一种臭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878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臭气处理装置,包括氨气吸收塔、生物滴滤塔以及风机;氨气吸收塔内由前到后设置第一臭气进口、氨气吸收喷淋系统、氨气吸收填料层、第一臭气出口;氨气吸收塔内下部设置第一循环液储液槽;生物滴滤塔内部空间中生长着化能自养型的硫杆菌;生物滴滤塔内由下而上设置第二循环液储液槽、第二臭气进口、紫外灯管阵列、生物反应填料层、生物反应喷淋系统、第二臭气出口。本装置处理臭气环保卫生,无二次污染;而且处理效率高,建设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同时本装置将生物滴滤塔中产生的硫酸用于氨气吸收塔中氨气的去除过程中,减少了药剂的添加,降低了运行费用。本装置采用紫外灯阵列,有利于生物滴滤塔中生物菌的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臭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恶臭气体已成为公认的世界六大危害之一,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常见的臭气处理装置和设备中:化学处理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试剂,且消耗能源大,设备占地面积大,有二次污染的危害;活性炭处理脱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生物方法处理臭气的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臭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吸收塔、生物滴滤塔以及风机;所述氨气吸收塔内由前到后依次设置第一臭气进口、氨气吸收喷淋系统、氨气吸收填料层、第一臭气出口;所述氨气吸收塔内下部设置第一循环液储液槽;所述第一循环液储液槽通过第一循环管和氨气吸收喷淋系统相连通;所述生物滴滤塔内部空间中生长着化能自养型的硫杆菌;所述生物滴滤塔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第二循环液储液槽、第二臭气进口、紫外灯管阵列、生物反应填料层、生物反应喷淋系统、第二臭气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吸收塔、生物滴滤塔以及风机;所述氨气吸收塔内由前到后依次设置第一臭气进口、氨气吸收喷淋系统、氨气吸收填料层、第一臭气出口;所述氨气吸收塔内下部设置第一循环液储液槽;所述第一循环液储液槽通过第一循环管和氨气吸收喷淋系统相连通;所述生物滴滤塔内部空间中生长着化能自养型的硫杆菌;所述生物滴滤塔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第二循环液储液槽、第二臭气进口、紫外灯管阵列、生物反应填料层、生物反应喷淋系统、第二臭气出口;所述第二循环液储液槽通过第二循环管和生物反应吸收喷淋系统相连通;所述第一臭气出口与第二臭气进口通过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臭气出口和风机通过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吸收塔、生物滴滤塔以及风机;所述氨气吸收塔内由前到后依次设置第一臭气进口、氨气吸收喷淋系统、氨气吸收填料层、第一臭气出口;所述氨气吸收塔内下部设置第一循环液储液槽;所述第一循环液储液槽通过第一循环管和氨气吸收喷淋系统相连通;所述生物滴滤塔内部空间中生长着化能自养型的硫杆菌;所述生物滴滤塔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第二循环液储液槽、第二臭气进口、紫外灯管阵列、生物反应填料层、生物反应喷淋系统、第二臭气出口;所述第二循环液储液槽通过第二循环管和生物反应吸收喷淋系统相连通;所述第一臭气出口与第二臭气进口通过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臭气出口和风机通过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液储液槽通过酸液输送管与第一循环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二循环液储液槽相连通的补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液储液槽设置pH计和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温湿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健周阳邱会东夏小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特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