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呼吸式酸雾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86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化工设施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呼吸式酸雾吸收器,包括罐体、隔板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连接有盖板,罐体的下部储存有中和液,且所述隔板的下端伸入所述中和液内,且所述罐体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位于所述中和液之内,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所述右腔室的上部与所述罐体的外部连通,第三管道的一端伸入中和液中,另一端与右腔室的上部连通,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左腔室的上部和第一管道连通,且所述罐体的侧面设置有连通右腔室的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酸雾吸收器,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使用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呼吸式酸雾吸收器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施的
,尤其是一种新型呼吸式酸雾吸收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行业,盐酸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工行业中。通过高耐压罐储存盐酸时,存在成本高,爆炸危害大等缺陷,而利用常压罐储存的盐酸在车间储存和输送过程中,为了保证储罐内部压力稳定,需向与外界有一定气体交换。盐酸易挥发,储罐内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中,盐酸会逸散到外界,造成环境污染,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在盐酸储罐上需有酸雾吸收器,传统的酸雾吸收器采用吸气和呼气两个分开罐体结构,结构复杂且占用较大的工作空间。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的酸雾吸收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呼吸式酸雾吸收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呼吸式酸雾吸收器,包括罐体、将罐体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的隔板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连接有盖板,所述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底部连通,所述罐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呼吸式酸雾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将罐体(1)分割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的隔板(9)以及设置在罐体(1)上的进料口(4)和出料口(12),且所述进料口(4)和出料口(12)均连接有盖板,所述左腔室(6)和右腔室(13)的底部连通,所述罐体(1)的下部储存有中和液(2),且所述隔板(9)的下端伸入所述中和液(2)内,且所述罐体(1)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7)的下端位于所述右腔室(13)的中和液之内,上端位于罐体(1)的外部,所述第二管道(8)用于将所述右腔室(13)上部的空腔与所述罐体(1)的外部连通,且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呼吸式酸雾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将罐体(1)分割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的隔板(9)以及设置在罐体(1)上的进料口(4)和出料口(12),且所述进料口(4)和出料口(12)均连接有盖板,所述左腔室(6)和右腔室(13)的底部连通,所述罐体(1)的下部储存有中和液(2),且所述隔板(9)的下端伸入所述中和液(2)内,且所述罐体(1)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7)的下端位于所述右腔室(13)的中和液之内,上端位于罐体(1)的外部,所述第二管道(8)用于将所述右腔室(13)上部的空腔与所述罐体(1)的外部连通,且所述第三管道(3)的一端与左腔室(6)连接并伸入中和液(2)中,另一端与右腔室(13)上部的空腔连通,所述第四管道(5)的两端分别与左腔室(6)上部的空腔和第一管道(7)连通,且所述罐体(1)的侧面设置有连通右腔室(13)的溢流口(11),所述中和液(2)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峰苏玉庆王文英李学伟刁功科郑学东常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豫鑫木糖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