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71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可解决现有的对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充分、全面的说明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机理的技术问题。通过记录电池失效前容量Q0和失效后容量Q1;把电池剪开,重新注入电解液后,抽真空再次封装,测试重注液电池容量Q2以及重注液后电池深度放电容量Q3;在充满惰性气体下拆解电池,通过原子吸收测试负极失效前、后锂含量分别为Wn0%和Wn1%;在充满惰性气体中组装成正极扣电,测试失效前、后正极稳定克容量分别为C0和C1;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影响因素容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清楚、直观地得到各个因素对锂离子电池失效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失效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对电池进行改善,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以及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或者储存过程中会出现一定概率的失效,包括极化增大、正负极材料损坏、电解液消耗、析锂、可脱嵌锂损失等,严重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一致性、可靠性、安全性。对锂离子电池失效进行准确诊断快速找寻引起失效的主要因素,对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和技术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目前有关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例如阻抗法、电压容量微分法、拆解分析法等较为单一。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机理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已公开的失效分析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充分、全面的说明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机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可解决现有的对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充分、全面的说明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机理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记录电池失效前容量Q0和失效后容量Q1,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失效前是指电池化成分容后;(2)用陶瓷剪刀从电池一边剪开,重新注入电解液后,抽真空再次封装;充分静置后,测试重注液电池容量Q2以及重注液后电池深度放电容量Q3;(3)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拆解电池,取出负极,通过原子吸收测试负极失效前、后锂含量分别为Wn0%和Wn1%;(4)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组装成正极扣电,测试失效前、后正极稳定克容量分别为C0和C1;(5)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各个因素影响容量。进一步的,Q0、Q1、Q2测试工步为:以1C倍率充电至截止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再转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停止,静置1h以上,再以1C倍率将电池放电至规定下限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循环3周,三周的平均值即为Q0、Q1、Q2。进一步的,步骤(2)中重新注液前需将电池以0.04C倍率放电至空电。进一步的,步骤(2)中深度放电容量测试工步:以1C倍率充电至截止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再转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停止,静置1h以上,再以1C倍率将电池放电至规定下限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再0.1C恒流放电至至下限电压,接着0.01C恒流放电至下限电压,0.01C恒流放电循环3次,1C、0.1C、0.01C放电的总和记为Q3。进一步的,步骤(3)中拆解前将电池以0.04C倍率放电至空电:进一步的,步骤(4)正极克容量测试工步:以0.1C倍率充电至截止电压停止,静置10min以上,再转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停止,静置10min以上,再以0.1C倍率将电池放电至规定下限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循环5周,正极稳定克容量取后四周平均值。进一步的,步骤(5)各个影响影响容量计算公式如下:(1)总容量损失ΔQ=Q1-Q0;(2)极化影响容量=Q3-Q2;(3)电解液影响容量=Q2-Q1;(4)正极结构破坏影响容量=(C0-C1)*正极活性物质质量/1000;(5)负极副产物影响容量=(Wn1%-Wn0%)*负极涂布质量/Li*F;其中L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g/mol,F为法拉第常数,F=96438C/mol或F=26.8Ah/mol。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能够综合极化、电解液、材料、副反应等多个因素全面分析锂离子电池失效机理,通过计算能够得到各个因素影响大小,从而直观、准确地找到锂离子电池失效主要因素。综上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能够清楚、直观地得到各个因素对锂离子电池失效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失效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对电池进行改善,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以及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循环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失效前、后正极克容量曲线;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各成分影响容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记录电池失效前容量Q0和失效后容量Q1,所述失效前是指电池化成分容后;S200、用陶瓷剪刀从电池一边剪开,重新注入电解液后,抽真空再次封装,静置后,测试重注液电池容量Q2以及重注液后电池深度放电容量Q3;S300、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拆解电池,取出负极,通过原子吸收测试负极失效前、后锂含量分别为Wn0%和Wn1%;S400、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组装成正极扣电,测试失效前、后正极稳定克容量分别为C0和C1;S500、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影响因素容量。所述Q0、Q1、Q2测试工步分别为:以1C倍率充电至截止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再转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停止,静置1h以上,再以1C倍率将电池放电至设定下限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循环3周,三周的平均值即为Q0、Q1、Q2。其中,所述S200中重新注液前将电池以0.04C倍率放电至空电。其中,所述步骤S200中深度放电容量测试工步:以1C倍率充电至截止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再转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停止,静置1h以上,再以1C倍率将电池放电至规定下限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再0.1C恒流放电至至下限电压,接着0.01C恒流放电至下限电压,0.01C恒流放电循环3次,1C、0.1C、0.01C放电的总和记为Q3。其中,所述S300中拆解前将电池以0.04C倍率放电至空电。其中,所述S400中正极克容量测试工步:以0.1C倍率充电至截止电压停止,静置10min以上,再转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停止,静置10min以上,再以0.1C倍率将电池放电至规定下限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循环5周,正极稳定克容量取后四周平均值。其中,所述S500影响影响容量计算方法如下:(1)总容量损失ΔQ=Q1-Q0;(2)极化影响容量=Q3-Q2;(3)电解液影响容量=Q2-Q1;(4)正极结构破坏影响容量=(C0-C1)*正极活性物质质量/1000;(5)负极副产物影响容量=(Wn1%-Wn0%)*负极涂布质量/Li*F;其中L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g/mol,F为法拉第常数,F=96438C/mol或F=26.8Ah/mol。以下具体举例说明:实施例1如图2、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用电池均为铁锂叠片软包电池,所注电解液为配套铁锂电解液。其中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极片的尺寸为12.3cm*9.3cm,容量约为6.8Ah。(1)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0、记录电池失效前容量Q0和失效后容量Q1,所述失效前是指电池化成分容后;/nS200、用陶瓷剪刀从电池一边剪开,重新注入电解液后,抽真空再次封装,静置后,测试重注液电池容量Q2以及重注液后电池深度放电容量Q3;/nS300、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拆解电池,取出负极,通过原子吸收测试负极失效前、后锂含量分别为Wn0%和Wn1%;/nS400、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组装成正极扣电,测试失效前、后正极稳定克容量分别为C0和C1;/nS500、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影响因素容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记录电池失效前容量Q0和失效后容量Q1,所述失效前是指电池化成分容后;
S200、用陶瓷剪刀从电池一边剪开,重新注入电解液后,抽真空再次封装,静置后,测试重注液电池容量Q2以及重注液后电池深度放电容量Q3;
S300、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拆解电池,取出负极,通过原子吸收测试负极失效前、后锂含量分别为Wn0%和Wn1%;
S400、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组装成正极扣电,测试失效前、后正极稳定克容量分别为C0和C1;
S500、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影响因素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0、Q1、Q2测试工步分别为:
以1C倍率充电至截止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再转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停止,静置1h以上,再以1C倍率将电池放电至设定下限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循环3周,三周的平均值即为Q0、Q1、Q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0中重新注液前将电池以0.04C倍率放电至空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中深度放电容量测试工步:
以1C倍率充电至截止电压停止,静置1h以上,再转恒压充电至电流≤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素霞吴浩代娟李丽娟吴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