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含咬嘴、通气机构、吹气机构、吸气机构,所述通气机构包含一号通气管、二号通气管、三号通气管、四号通气管,所述吹气机构包含一号套管、吹气挡板、一号固定板,所述吸气机构包含二号套管、吸气挡板、二号固定板,一号通气管的右端套设有咬嘴,一号通气管的左端套设在一号套管内,四号通气管的左端套设在二号套管内,一号套管内设有呼气挡板,二号套管内设有吸气挡板,既可训练呼气,又可训练吸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呼吸疾病,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病和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以及肺切除手术后的病人需要肺功能康复训练,通过物理锻炼的方法来辅助治疗,呼吸训练是肺康复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而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器功能较单一,只能呼气或吸气,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既可训练呼气,又可训练吸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咬嘴、通气机构、吹气机构、吸气机构,所述通气机构包含一号通气管、二号通气管、三号通气管、四号通气管,一号通气管的右端套设有咬嘴,所述一号通气管由右至左贯通设有二号通气管和三号通气管,二号通气管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的右端贯通连接,三号通气管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贯通连接;所述三号通气管与四号通气管之间的一号通气管中设有一号单向阀,三号通气管与四号通气管之间的四号通气管中设有二号单向阀,三号通气管左侧的一号通气管中设有二号单向阀,三号通气管左侧的四号通气管中设有一号单向阀;所述吹气机构包含一号套管、吹气挡板、一号固定板,一号套管的左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固定板,一号套管的右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限位圈,所述的一号通气管的左端穿设过一号限位圈后,设于一号套管内,所述一号限位圈的左侧设有吹气挡板,吹气挡板的外周壁与一号套管的内周壁活动抵触设置,吹气挡板的上下两侧均插设有一号导向杆,一号导向杆的左端均固定设置在一号固定板的右侧壁上,一号导向杆的右端均插设在一号弹簧的左端内,一号弹簧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吹气挡板的右侧壁上,一号弹簧的右端固定设置在一号限位圈的左侧壁上;所述吸气机构包含二号套管、吸气挡板、二号固定板,二号套管的左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固定板,二号套管的右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限位圈,所述的四号通气管的左端穿设过二号限位圈后,设于二号套管内,所述二号限位圈的左侧设有吸气挡板,吸气挡板的外周壁与二号套管的内周壁活动抵触设置,吸气挡板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设置有二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的左端活动穿设在二号固定板中,所述二号导向杆上套设有二号弹簧,二号弹簧的左端固定设置在二号固定板的右侧壁上,二号弹簧的右端固定设置在吸气挡板的左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咬嘴上套设有一次性薄膜,且一号通气管的右端与咬嘴之间设有阻菌棉。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套管的右端套设有一号橡胶套,二号套管的右端套设有二号橡胶套,一号通气管插设在一号橡胶套中,四号通气管插设在二号橡胶套中。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号通气管为透明管,三号通气管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滤网,滤网的外周壁与三号通气管的内周壁固定连接,上下两个滤网之间设有浮球,三号通气管上设有三号刻度标识层。进一步地,所述吹气挡板的左侧设有指示板,指示板的外周壁与一号套管的内周壁活动抵触设置,两个一号导向杆分别穿设在指示板的上下两侧,所述一号固定板上插设有“U”形连接杆,“U”形连接杆下侧的右端固定设置在指示板的左侧壁中间,“U”形连接杆上侧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该连接块与指示板呈同一垂直面设置,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滑块上,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滑轨固定设置在一号套管的上表面上,滑块的右端上插设有一号手拧,一号手拧穿过滑块后旋接在滑轨上,一号套管的上表面的后侧设有一号刻度标识层。进一步地,所述二号导向杆上设有二号刻度标识层,且二号导向杆上套设有指示块,指示块上插设有二号手拧,二号手拧穿过指示块后旋接在二号导向杆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既可训练呼气,又可训练吸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结构放大图。图4是图1中C部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二号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吸气时的状态图。图8是本技术中呼气时的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咬嘴1、通气机构2、一号通气管2-1、二号通气管2-2、三号通气管2-3、四号通气管2-4、一号单向阀2-5、二号单向阀2-6、滤网2-7、三号刻度标识层2-8、浮球2-9、吹气机构3、一号套管3-1、吹气挡板3-2、一号固定板3-3、一号限位圈3-4、一号导向杆3-5、一号弹簧3-6、一号橡胶套3-7、指示板3-8、“U”形连接杆3-9、连接块3-10、滑块3-11、滑轨3-12、一号手拧3-13、一号刻度标识层3-14、吸气机构4、二号套管4-1、吸气挡板4-2、二号固定板4-3、二号限位圈4-4、二号导向杆4-5、二号弹簧4-6、二号橡胶套4-7、二号刻度标识层4-8、指示块4-9、二号手拧4-10、一次性薄膜5、阻菌棉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咬嘴1、通气机构2、吹气机构3、吸气机构4,所述通气机构2包含一号通气管2-1、二号通气管2-2、三号通气管2-3、四号通气管2-4,一号通气管2-1的右端套设有咬嘴1,所述一号通气管2-1由右至左贯通设有二号通气管2-2和三号通气管2-3,二号通气管2-2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的右端贯通连接,三号通气管2-3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贯通连接;所述咬嘴1上套设有一次性薄膜5,可确保咬嘴1的卫生,一号通气管2-1的右端与咬嘴1之间设有阻菌棉6,将阻挡细菌进入一号通气管2-1内;所述的三号通气管2-3为透明管,三号通气管2-3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滤网2-7,滤网2-7的外周壁与三号通气管2-3的内周壁焊接固定,上下两个滤网2-7之间设有浮球2-9(浮球2-9的直接远远小于三号通气管2-3的直径),三号通气管2-3上设有三号刻度标识层2-8;所述三号通气管2-3与四号通气管2-4之间的一号通气管2-1中设有一号单向阀2-5,三号通气管2-3与四号通气管2-4之间的四号通气管2-4中设有二号单向阀2-6,三号通气管2-3左侧的一号通气管2-1中设有二号单向阀2-6,三号通气管2-3左侧的四号通气管2-4中设有一号单向阀2-5,一号单向阀2-5与二号单向阀2-6的方向相反;所述吹气机构3包含一号套管3-1、吹气挡板3-2、一号固定板3-3,一号套管3-1的左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固定板3-3,一号套管3-1的右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限位圈3-4,所述的一号通气管2-1的左端穿设过一号限位圈3-4后,设于一号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咬嘴(1)、通气机构(2)、吹气机构(3)、吸气机构(4),所述通气机构(2)包含一号通气管(2-1)、二号通气管(2-2)、三号通气管(2-3)、四号通气管(2-4),一号通气管(2-1)的右端套设有咬嘴(1),所述一号通气管(2-1)由右至左贯通设有二号通气管(2-2)和三号通气管(2-3),二号通气管(2-2)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的右端贯通连接,三号通气管(2-3)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贯通连接;/n所述三号通气管(2-3)与四号通气管(2-4)之间的一号通气管(2-1)中设有一号单向阀(2-5),三号通气管(2-3)与四号通气管(2-4)之间的四号通气管(2-4)中设有二号单向阀(2-6),三号通气管(2-3)左侧的一号通气管(2-1)中设有二号单向阀(2-6),三号通气管(2-3)左侧的四号通气管(2-4)中设有一号单向阀(2-5);/n所述吹气机构(3)包含一号套管(3-1)、吹气挡板(3-2)、一号固定板(3-3),一号套管(3-1)的左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固定板(3-3),一号套管(3-1)的右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限位圈(3-4),所述的一号通气管(2-1)的左端穿设过一号限位圈(3-4)后,设于一号套管(3-1)内,所述一号限位圈(3-4)的左侧设有吹气挡板(3-2),吹气挡板(3-2)的外周壁与一号套管(3-1)的内周壁活动抵触设置,吹气挡板(3-2)的上下两侧均插设有一号导向杆(3-5),一号导向杆(3-5)的左端均固定设置在一号固定板(3-3)的右侧壁上,一号导向杆(3-5)的右端均插设在一号弹簧(3-6)的左端内,一号弹簧(3-6)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吹气挡板(3-2)的右侧壁上,一号弹簧(3-6)的右端固定设置在一号限位圈(3-4)的左侧壁上;/n所述吸气机构(4)包含二号套管(4-1)、吸气挡板(4-2)、二号固定板(4-3),二号套管(4-1)的左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固定板(4-3),二号套管(4-1)的右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限位圈(4-4),所述的四号通气管(2-4)的左端穿设过二号限位圈(4-4)后,设于二号套管(4-1)内,所述二号限位圈(4-4)的左侧设有吸气挡板(4-2),吸气挡板(4-2)的外周壁与二号套管(4-1)的内周壁活动抵触设置,吸气挡板(4-2)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设置有二号导向杆(4-5),二号导向杆(4-5)的左端活动穿设在二号固定板(4-3)中,所述二号导向杆(4-5)上套设有二号弹簧(4-6),二号弹簧(4-6)的左端固定设置在二号固定板(4-3)的右侧壁上,二号弹簧(4-6)的右端固定设置在吸气挡板(4-2)的左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咬嘴(1)、通气机构(2)、吹气机构(3)、吸气机构(4),所述通气机构(2)包含一号通气管(2-1)、二号通气管(2-2)、三号通气管(2-3)、四号通气管(2-4),一号通气管(2-1)的右端套设有咬嘴(1),所述一号通气管(2-1)由右至左贯通设有二号通气管(2-2)和三号通气管(2-3),二号通气管(2-2)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的右端贯通连接,三号通气管(2-3)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贯通连接;
所述三号通气管(2-3)与四号通气管(2-4)之间的一号通气管(2-1)中设有一号单向阀(2-5),三号通气管(2-3)与四号通气管(2-4)之间的四号通气管(2-4)中设有二号单向阀(2-6),三号通气管(2-3)左侧的一号通气管(2-1)中设有二号单向阀(2-6),三号通气管(2-3)左侧的四号通气管(2-4)中设有一号单向阀(2-5);
所述吹气机构(3)包含一号套管(3-1)、吹气挡板(3-2)、一号固定板(3-3),一号套管(3-1)的左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固定板(3-3),一号套管(3-1)的右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限位圈(3-4),所述的一号通气管(2-1)的左端穿设过一号限位圈(3-4)后,设于一号套管(3-1)内,所述一号限位圈(3-4)的左侧设有吹气挡板(3-2),吹气挡板(3-2)的外周壁与一号套管(3-1)的内周壁活动抵触设置,吹气挡板(3-2)的上下两侧均插设有一号导向杆(3-5),一号导向杆(3-5)的左端均固定设置在一号固定板(3-3)的右侧壁上,一号导向杆(3-5)的右端均插设在一号弹簧(3-6)的左端内,一号弹簧(3-6)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吹气挡板(3-2)的右侧壁上,一号弹簧(3-6)的右端固定设置在一号限位圈(3-4)的左侧壁上;
所述吸气机构(4)包含二号套管(4-1)、吸气挡板(4-2)、二号固定板(4-3),二号套管(4-1)的左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固定板(4-3),二号套管(4-1)的右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限位圈(4-4),所述的四号通气管(2-4)的左端穿设过二号限位圈(4-4)后,设于二号套管(4-1)内,所述二号限位圈(4-4)的左侧设有吸气挡板(4-2),吸气挡板(4-2)的外周壁与二号套管(4-1)的内周壁活动抵触设置,吸气挡板(4-2)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设置有二号导向杆(4-5),二号导向杆(4-5)的左端活动穿设在二号固定板(4-3)中,所述二号导向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