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呼吸疾病,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病和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以及肺切除手术后的病人需要肺功能康复训练,通过物理锻炼的方法来辅助治疗,呼吸训练是肺康复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而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器功能较单一,只能呼气或吸气,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既可训练呼气,又可训练吸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咬嘴、通气机构、吹气机构、吸气机构,所述通气机构包含一号通气管、二号通气管、三号通气管、四号通气管,一号通气管的右端套设有咬嘴,所述一号通气管由右至左贯通设有二号通气管和三号通气管,二号通气管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的右端贯通连接,三号通气管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贯通连接;所述三号通气管与四号通气管之间的一号通气管中设有一号单向阀,三号通气管与四号通气管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咬嘴(1)、通气机构(2)、吹气机构(3)、吸气机构(4),所述通气机构(2)包含一号通气管(2-1)、二号通气管(2-2)、三号通气管(2-3)、四号通气管(2-4),一号通气管(2-1)的右端套设有咬嘴(1),所述一号通气管(2-1)由右至左贯通设有二号通气管(2-2)和三号通气管(2-3),二号通气管(2-2)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的右端贯通连接,三号通气管(2-3)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贯通连接;/n所述三号通气管(2-3)与四号通气管(2-4)之间的一号通气管(2-1)中设有一号单向阀(2-5),三号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咬嘴(1)、通气机构(2)、吹气机构(3)、吸气机构(4),所述通气机构(2)包含一号通气管(2-1)、二号通气管(2-2)、三号通气管(2-3)、四号通气管(2-4),一号通气管(2-1)的右端套设有咬嘴(1),所述一号通气管(2-1)由右至左贯通设有二号通气管(2-2)和三号通气管(2-3),二号通气管(2-2)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的右端贯通连接,三号通气管(2-3)的下端与四号通气管(2-4)贯通连接;
所述三号通气管(2-3)与四号通气管(2-4)之间的一号通气管(2-1)中设有一号单向阀(2-5),三号通气管(2-3)与四号通气管(2-4)之间的四号通气管(2-4)中设有二号单向阀(2-6),三号通气管(2-3)左侧的一号通气管(2-1)中设有二号单向阀(2-6),三号通气管(2-3)左侧的四号通气管(2-4)中设有一号单向阀(2-5);
所述吹气机构(3)包含一号套管(3-1)、吹气挡板(3-2)、一号固定板(3-3),一号套管(3-1)的左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固定板(3-3),一号套管(3-1)的右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限位圈(3-4),所述的一号通气管(2-1)的左端穿设过一号限位圈(3-4)后,设于一号套管(3-1)内,所述一号限位圈(3-4)的左侧设有吹气挡板(3-2),吹气挡板(3-2)的外周壁与一号套管(3-1)的内周壁活动抵触设置,吹气挡板(3-2)的上下两侧均插设有一号导向杆(3-5),一号导向杆(3-5)的左端均固定设置在一号固定板(3-3)的右侧壁上,一号导向杆(3-5)的右端均插设在一号弹簧(3-6)的左端内,一号弹簧(3-6)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吹气挡板(3-2)的右侧壁上,一号弹簧(3-6)的右端固定设置在一号限位圈(3-4)的左侧壁上;
所述吸气机构(4)包含二号套管(4-1)、吸气挡板(4-2)、二号固定板(4-3),二号套管(4-1)的左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固定板(4-3),二号套管(4-1)的右端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限位圈(4-4),所述的四号通气管(2-4)的左端穿设过二号限位圈(4-4)后,设于二号套管(4-1)内,所述二号限位圈(4-4)的左侧设有吸气挡板(4-2),吸气挡板(4-2)的外周壁与二号套管(4-1)的内周壁活动抵触设置,吸气挡板(4-2)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设置有二号导向杆(4-5),二号导向杆(4-5)的左端活动穿设在二号固定板(4-3)中,所述二号导向杆(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