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旭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70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U型底架、载重箱和转接拉带,所述U型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载重箱,所述载重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载重铅块,所述载重铅块的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拉带。该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通过载重铅块、转接拉带和握柄环的设置,通过患者对握柄环的用力抽拉使用,能够对患者自身胸腔进行扩张锻炼,进而提高肺活量的锻炼效果,有效的解决仅仅通过深呼吸锻炼的训练方式,通过拉力弹簧、座椅板和滚筒的设置,通过患者双脚对气囊垫的平行蹬持,对腿部起到力度锻炼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体质精神,间接的辅助了患者肺活量的有效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呼吸锻炼
,具体为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众所周知,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是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病患康复过程中,对病患肺活量进行辅助训练,使病患更好进行康复的辅助装置,其在肺活量训练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医疗中对于肺活量的训练器,多是仅仅通过深呼吸来进行锻炼,亦或者通过使用辅助工具进行重复吹气操作的锻炼方式,以上方式缺少对患者身体体质的锻炼,锻炼效果差,以及现有的训练器材,使用功能过于单一,锻炼肺活量的见效过慢,因此,现提出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U型底架,所述U型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载重箱,所述载重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载重铅块,所述载重铅块的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拉带,所述转接拉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柄环,所述握柄环的一侧设置有气囊垫,所述气囊垫靠近U型底架的底部设置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合挂筒,所述联合挂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座椅板。可选的,所述U型底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垫,所述防滑底垫和U型底架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四个。可选的,所述U型底架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有座椅板,所述紧固螺栓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块。可选的,所述气囊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板,所述气囊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脚垫。可选的,所述拉力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力弹簧平行设置在U型底架的内侧壁,所述拉力弹簧和U型底架设置有收拢块。可选的,所述座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筒,所述延伸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柄,所述延伸筒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垫,所述座椅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滚筒。(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通过载重铅块、转接拉带和握柄环的设置,连接绳通过对载重铅块两侧的贯穿连接,配合连接绳和转接拉带的固定连接,在转接拉带以贯穿在U型底架中的连接方式与握柄环连接,使得患者对握柄环的用力抽拉使用,能够对患者自身胸腔进行扩张锻炼,进而提高肺活量的锻炼效果,有效的解决仅仅通过深呼吸锻炼的训练方式。2、该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通过拉力弹簧、座椅板和滚筒的设置,U型底架和座椅板通过拉力弹簧的两端进行固定连接,在患者坐在座椅板上,通过双脚对气囊垫的平行蹬持,以及滚筒对座椅板提供的平移滑动功能,使得患者双脚对气囊垫施力使用,对患者腿部起到力度锻炼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体质精神,间接的辅助了患者肺活量的有效锻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载重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U型底架;2、载重箱;3、载重铅块;4、连接绳;5、转接拉带;6、握柄环;7、气囊垫;8、拉力弹簧;9、联合挂筒;10、座椅板;11、防滑底垫;12、紧固螺栓;13、连接支板;14、延伸筒;15、握柄;16、海绵垫;17、滚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U型底架1,U型底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垫11,防滑底垫11和U型底架1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四个,防滑底垫11对该装置与地面的支撑接触起到防滑固定的作用,避免患者在锻炼时,出现位置偏移的使用情况,U型底架1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2,紧固螺栓12能够对座椅板10在U型底架1的滑动位置起到固定卡控的作用,既能够保证患者在训练腿部时,对座椅板10的固定使用,更是方便不同身高患者对该装置的适用调整,紧固螺栓12的一端贯穿有座椅板10,紧固螺栓12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块;为了保证对紧固螺栓12的便捷使用效果,通过橡胶块的设置,在紧固螺栓12进行调节使用时,橡胶块能够使操作者对紧固螺栓12的握持使用起到舒适防滑的作用,避免紧固螺栓12材质光滑,不易对此进行调节的情况,U型底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载重箱2,载重箱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载重铅块3,载重铅块3的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绳4,连接绳4的以分叉的形式对载重铅块3的两侧进行贯穿固定,能够保证对载重铅块3平衡提动效果,并且连接绳4的一端安装有贯穿杆,使得连接绳4对载重铅块3的贯穿方式更加稳定,连接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拉带5,转接拉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柄环6,握柄环6的一侧设置有气囊垫7,气囊垫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板13,气囊垫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脚垫,气囊垫7靠近U型底架1的底部设置有拉力弹簧8;为了保证患者在锻炼使用时的舒适性,通过气囊垫7和防滑脚垫的设置,气囊垫7能够有效缓冲患者双腿在回力过程的震动情况,防滑脚垫能够保证患者双脚对气囊垫7表面的稳定贴合,拉力弹簧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拉力弹簧8平行设置在U型底架1的内侧壁,拉力弹簧8和U型底架1设置有收拢块,拉力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合挂筒9,避免拉力弹簧8对座椅板10的直接接触,容易对患者腿部造成误伤情况,联合挂筒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座椅板10,座椅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筒14,延伸筒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柄15,延伸筒14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垫15,提高患者在座椅板10的坐持位置固定性,保证患者的舒适使用效果,座椅板10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滚筒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载重箱2的两侧开设有预留槽,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锻炼接受程度,对载重铅块3的使用量调节提供便捷操作的空间。综上所述,该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使用时,通过载重铅块3、转接拉带5和握柄环6的设置,连接绳4通过对载重铅块3两侧的贯穿连接,配合连接绳4和转接拉带5的固定连接,在转接拉带5以贯穿在U型底架1中的连接方式与握柄环6连接,使得患者对握柄环6的用力抽拉使用,能够对患者自身胸腔进行扩张锻炼,进而提高肺活量的锻炼效果,有效的解决仅仅通过深呼吸锻炼的训练方式,通过拉力弹簧8、座椅板9和滚筒17的设置,U型底架1和座椅板10通过拉力弹簧8的两端进行固定连接,在患者坐在座椅板10上,通过双脚对气囊垫7的平行蹬持,以及滚筒17对座椅板10提供的平移滑动功能,使得患者双脚对气囊垫7施力使用,对患者腿部起到力度锻炼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体质精神,间接的辅助了患者肺活量的有效锻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U型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底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载重箱(2),所述载重箱(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载重铅块(3),所述载重铅块(3)的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绳(4),所述连接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拉带(5),所述转接拉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柄环(6),所述握柄环(6)的一侧设置有气囊垫(7),所述气囊垫(7)靠近U型底架(1)的底部设置有拉力弹簧(8),所述拉力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合挂筒(9),所述联合挂筒(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座椅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U型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底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载重箱(2),所述载重箱(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载重铅块(3),所述载重铅块(3)的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绳(4),所述连接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拉带(5),所述转接拉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柄环(6),所述握柄环(6)的一侧设置有气囊垫(7),所述气囊垫(7)靠近U型底架(1)的底部设置有拉力弹簧(8),所述拉力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合挂筒(9),所述联合挂筒(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座椅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底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垫(11),所述防滑底垫(11)和U型底架(1)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旭卉
申请(专利权)人:董旭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