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包括装有生理盐水的盐水袋1、增压泵2和灌注管3,所述灌注管3与增压泵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盐水袋1和增压泵2之间设有具有两个进水管路和一个出水管路的Y型管4,所述Y型管4的进水管路用于与盐水袋1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与增压泵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能跟随内部水位下降而将该出水管路堵住和能跟随内部水位上升而打开该出水管路的自停装置5。在盐水袋中的溶液用完时,自停装置5能断开Y型管4的出水管路,防止空气进入增压泵2而被泵送到人体内,使用安全,而采用Y型管时,则便于轮换更替盐水袋,进行持续灌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在诸如澎宫的一些需要往体内灌注的手术中,通常采用的灌注装置由盐水袋、增压泵和灌注管组成,其中盐水袋通过管路与增压泵进水口连接,灌注管连接在增压泵的出水口上,生理盐水从盐水袋流出并经增压泵增压后灌注到人体内,在灌注过程中,当盐水袋中的生理盐水快用完时,通常需要专门的医务人员盯着,以便及时切换新的生理盐水或关停,防止生理盐水用完时进入空气,而被增压泵抽吸后灌入人体内。本技术就是基于情况而做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且能自停的灌注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包括盐水袋1、增压泵2和灌注管3,所述灌注管3与增压泵2的出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袋1和增压泵2之间设有具有两个进水管路和一个出水管路的Y型管4,所述Y型管4的进水管路用于与盐水袋1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与增压泵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能跟随内部水位下降而将该出水管路堵住和能跟随内部水位上升而打开该出水管路的自停装置5。如上所述的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停装置5包括能储存溶液的储液管51,所述储液管51上下端分别与Y型管4的出水管路连接从而接通Y型管4的出水管路,所述储液管51内设有在水位下降时能跟随水位降落而将储液管51的下端管口堵住的浮阀。如上所述的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阀为浮球52,所述储液管51的下端设有圆锥面511,所述浮球52降落时与圆锥面511配合断开Y型管4的出水管路。如上所述的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阀包括浮体53、密封件55和浮动轴54,所述浮体53和密封件55固定连接在浮动轴54的两端,所述储液管51下端口上方固定有套设在浮动轴54外侧并能供浮动轴54上下活动的限位轴套56,所述浮体53和密封件55分别位于限位轴套56的上下两侧,所述浮体53用于将整个浮阀浮起在在溶液中,所述密封件55用于跟随浮阀下降时将储液管51的下端管口堵住,所述限位轴套56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561,所述浮体53和密封件55与储液管51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具有两个进水管路和一个出水管路的Y型管4,在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上设置能储存溶液的储液管51,在储液管51内设置浮阀,在使用时,Y型管4的进水管路与盐水袋1连接,出水管路与增压泵2的进水口连接,盐水袋1中溶液流进储液管51中,并将浮阀浮起使Y型管4的出水管路接通从而连通盐水袋1和增压泵2,在排出空气后,启动增压泵2从盐水袋1中抽吸溶液,并增压后进行灌注。在盐水袋中的溶液用完时,储液管51中储存的溶液继续供向增压泵2,液面逐渐降低带动浮阀降落,当浮阀降落到储液管51底部时,浮阀将储液管51的下端管口堵住,断开Y型管4的出水管路,防止空气进入增压泵2而被泵送到人体内,使用安全,避免需要专人看护。而由于自停装置5的自停功能,采用Y型管时,当一个盐水袋用完,另一个盐水袋没用完时,增压泵2从储液管51中抽吸溶液,用完一端的进水管路进入空气时也只能进入储液管51的液面上方,无法从储液管51的下端口进入增压泵2,而这时另一个盐水袋继续供应溶液,保持增压泵2的持续正常抽吸,可以从容的在用完一端的进水管路上更换新的盐水袋进行供液,以便轮换更替盐水袋,进行持续灌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中自停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图3是本技术中自停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包括装有生理盐水的盐水袋1、增压泵2和灌注管3,所述灌注管3与增压泵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盐水袋1和增压泵2之间设有具有两个进水管路和一个出水管路的Y型管4,所述Y型管4的进水管路用于与盐水袋1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与增压泵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能跟随内部水位下降而将该出水管路堵住和能跟随内部水位上升而打开该出水管路的自停装置5。所述自停装置5包括能储存溶液的储液管51,所述储液管51上下端分别与Y型管4的出水管路连接从而接通Y型管4的出水管路,所述储液管51内设有在水位下降时能跟随水位降落而将储液管51的下端管口堵住的浮阀。如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阀为浮球52,所述储液管51的下端设有圆锥面511,所述浮球52降落时与圆锥面511配合断开Y型管4的出水管路。在使用时,Y型管4的进水管路与盐水袋1连接,出水管路与增压泵2的进水口连接,盐水袋1中溶液流进储液管51中,并将浮球52浮起,Y型管4的出水管路接通从而连通盐水袋1和增压泵2,储液管51储满溶液,启动增压泵2从盐水袋1中抽吸溶液,并增压后进行灌注。在盐水袋中的溶液用完时,储液管51中储存的溶液继续供向增压泵2,液面逐渐降低带动浮球52降落,在浮球52随液面降落到圆锥面511上时,浮球52被吸压在圆锥面511上从而堵住Y型管4的出水管路,防止空气进入增压泵2而被泵送到人体内,使用安全,避免需要专人看护。而由于自停装置5的自停功能,采用Y型管时,当一个盐水袋用完,另一个盐水袋没用完时,增压泵2抽吸的是储液管51中的溶液,用完一端的进水管路进入空气时也只能进入储液管51的液面上方,无法从储液管51的下端口进入增压泵2,而这时另一个盐水袋继续供应溶液,保持增压泵2的持续正常抽吸,可以从容的在用完一端的进水管路上更换新的盐水袋进行供液。如图3所示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阀包括浮体53、密封件55和浮动轴54,所述浮体53和密封件55固定连接在浮动轴54的两端,所述储液管51下端口上方固定有套设在浮动轴54外侧并能供浮动轴54上下活动的限位轴套56,所述浮体53和密封件55分别位于限位轴套56的上下两侧,所述浮体53用于将整个浮阀浮起在在溶液中,所述密封件55用于跟随浮阀下降时将储液管51的下端管口堵住,密封件55优选软吸盘,所述限位轴套56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561,所述浮体53和密封件55与储液管51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在使用时,盐水袋1中溶液流进储液管51中,通过将浮体53浮起而带动密封件55浮起,Y型管4的出水管路接通从而连通盐水袋1和增压泵2,在密封件55浮起抵在限位轴套56时,该浮阀停在该位置,储液管51继续进入溶液直至储液管灌满,启动增压泵2从盐水袋1中抽吸溶液,并增压后进行灌注。在盐水袋中的溶液用完时,储液管51中储存的溶液继续供向增压泵2,液面降低到浮体53处时带动该浮体53和密封件55、浮动轴54一起降落,在密封件55降落到储液管51的底部时抵压在储液管51的底部上从而将储液管51的下端管口堵住,断开Y型管4的出水管路,这时储液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包括盐水袋(1)、增压泵(2)和灌注管(3),所述灌注管(3)与增压泵(2)的出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袋(1)和增压泵(2)之间设有具有两个进水管路和一个出水管路的Y型管(4),所述Y型管(4)的进水管路用于与盐水袋(1)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与增压泵(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能跟随内部水位下降而将该出水管路堵住和能跟随内部水位上升而打开该出水管路的自停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包括盐水袋(1)、增压泵(2)和灌注管(3),所述灌注管(3)与增压泵(2)的出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袋(1)和增压泵(2)之间设有具有两个进水管路和一个出水管路的Y型管(4),所述Y型管(4)的进水管路用于与盐水袋(1)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与增压泵(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Y型管(4)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能跟随内部水位下降而将该出水管路堵住和能跟随内部水位上升而打开该出水管路的自停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停的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停装置(5)包括能储存溶液的储液管(51),所述储液管(51)上下端分别与Y型管(4)的出水管路连接从而接通Y型管(4)的出水管路,所述储液管(51)内设有在水位下降时能跟随水位降落而将储液管(51)的下端管口堵住的浮阀。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超,赵海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博爱医院,许超,赵海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