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艳霞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59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至少包括腔体以及位于所述腔体内的子腔体,所述腔体内相对所述子腔体的一侧设置有能够绕所述腔体的轴心转动的圆盘,并且所述圆盘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子腔体内的药液离开所述子腔体的注射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通过第一杆体能够分别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之后可以推动或者拉动第一推杆或者第二推杆,从而操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子腔体或者第二子腔体内的液体快速推出,也可以通过第一杆体控制液体注射的速度,能够在麻醉剂的半衰期时间内及时注入有效量剂的麻醉剂,维持病人在术中的麻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手术中,麻醉不仅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能够使得手术顺利的进行。目前,临床上通过先注射部分麻醉剂,通过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病人的麻醉情况,在麻醉效果减退时,及时注射新的麻醉剂,保证手术过程中,病人一直处于麻醉状态,但是这种手动补药费时费力,还可能因为补药不及时,造成病人未完成手术的情况下清醒,从而导致手术无法进行。此外,在手术中,经常需要不同种类的麻醉药剂混合使用,例如,氯胺酮和咪唑安定组合、芬太尼和咪唑安定的组合等,因此如果需要注射至少两种不同种类麻醉剂时,还要重新更换注射设备,或者重新使用另一个注射设备进行注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125942A)公开了一种自动给药的持续性麻醉剂注射设备,所述储药罐的内腔被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控制盒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电路,所述左腔室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细软管与第一针头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右腔室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至少包括腔体(1)以及位于所述腔体(1)内的子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内相对所述子腔体(2)的一侧设置有能够绕所述腔体(1)的轴心转动的圆盘(3),并且所述圆盘(3)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腔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子腔体(2)内的药液离开所述子腔体(2)的注射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至少包括腔体(1)以及位于所述腔体(1)内的子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内相对所述子腔体(2)的一侧设置有能够绕所述腔体(1)的轴心转动的圆盘(3),并且所述圆盘(3)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腔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子腔体(2)内的药液离开所述子腔体(2)的注射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机构(4)至少包括彼此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杆体(41)以及第二杆体(42),其中,
所述第一杆体(41)按照贯穿所述圆盘(3)的方式与所述圆盘(3)连接,所述第二杆体(42)按照能够沿所述子腔体(2)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嵌套于所述子腔体(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腔体(2)至少包括第一子腔体(21)以及第二子腔体(22),其中,
所述第一子腔体(21)以及第二子腔体(22)按照彼此相对所述腔体(1)的轴心呈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3)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杆体(41)穿过的开口(31),所述开口(31)的几何中心按照能够随所述圆盘(3)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子腔体(21)或第二子腔体(22)的轴心彼此重合的方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42)至少包括第一推杆(421)和第二推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艳霞沈琼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葛艳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