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576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其包含一梯形放置块本体,自所述放置块本体的斜面向内部开设有若干复帽孔,所述各复帽孔向下倾斜设置,且互相平行,呈矩阵排布,所述各复帽孔的孔口处安装有定位胶垫,所述定位胶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外缘设置荧光区域,上述结构中复帽孔的开口端向上倾斜,便于针头的插入,降低了插入难度,使护理人员可以实现单手复帽操作,而孔口处的定位胶垫可以实现针帽的牢靠定位,同时本结构中增加了荧光区域,使护理人员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仍可以进行单手回套,避免双手回套所带来的针头污染和针刺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
技术介绍
针刺伤是指因操作各种注射针、穿刺针、缝针等引发的意外针尖扎伤,从而造成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深部损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其高发生率和造成护士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已不容忽视,已成为当今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职业性危害之一。根据规定,完成治疗后,工作人员不允许双手复帽,而目前,针帽大多呈开口端大,封闭端小的柱体形状,将针帽封闭端向下,开口端向上竖直放置时重心不稳,不利用医护人员单手回套针帽,而将针帽横躺放置,单手回套针帽时医务人员操作难度大,不得不弯腰侧头才能完成;又因针帽开口小,开口紧贴操作台面,尤其是在医务人员紧张,疲惫,夜间或不熟练的状态下,极易污染无菌针头,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感染风险;而在为传染病人注射后,因单手回套针帽难度大、未第一时间完成针帽回套又极易导致带传染源的针头污染其他物品或刺伤他人。基于上述背景中所存在的问题,急需一种创新的技术以克服目前所存在的针帽开口端竖直向上放置时重心不稳,针帽横躺放置单手回套针帽操作难度大,回套时无菌针头时易被操作台面污染,使用后针头污染其他物品和刺伤他人、针帽滚动、光线较弱时候单手复帽操作难度大、针帽型号多样而复帽器结构单一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本技术的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包含一梯形放置块本体,自所述放置块本体的斜面向内部开设有若干复帽孔;所述各复帽孔向下倾斜设置,且互相平行;所述各复帽孔的孔口处安装有定位胶垫,所述定位胶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外缘设置荧光区域。同时本技术的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还应具有如下结构特点。进一步的,所述复帽孔至少设置有3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复帽孔层、第二复帽孔层以及第三复帽孔层,每一层所在的复帽孔的孔深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帽孔层中的第一复帽孔的孔深小于所述第二复帽孔层中的第二复帽孔,第二复帽孔层中的所述第二复帽孔的孔深小于第三层复帽孔层中的第三复帽孔。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为十字形孔结构,所述荧光区域设置在十字形孔的外缘。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块本体顶面和底面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所述放置块本体顶面设置有磨刀区域和非磨刀区域,所述磨刀区域设置在所述放置块本体顶面四周并围绕所述非磨刀区域,所述磨刀区域铺设有磨刀石,所述非磨刀区域表面向其内部开有安瓶放置孔,所述安瓶放置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等间距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胶垫底部设置有中空卡接柱,所述中空卡接柱外直径不小于所述复帽孔的内径;所述中空卡接柱卡置于所述复帽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块本体底端向外延伸出一敞口矩形形成物品放置区。进一步的,所述物品放置区通过第一竖隔板分成左右两个腔体,左侧腔体为第一放置区,右侧的腔体通过第一横隔板分成第二放置区和第三放置区。进一步的,所述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的底部四角位置与垂直于该底部的背面四角位置均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顶端与所述放置块本体的底部、所述放置块本体的背面相连接,所述吸盘设置为圆形。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块本体的侧壁挖设有把手,所述复帽孔所在平面设置有标签区域。承上所述,本技术所产生技术效果如下所述。1、上述结构中复帽孔的开口端向上倾斜,便于针头的插入,降低了插入难度,使护理人员可以实现单手复帽操作;2、复帽孔孔口处的定位胶垫可以实现针帽的牢靠定位;3、同时本结构中增加了荧光区域,使护理人员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仍可以进行单手回套,避免双手回套所带来的针头污染和针刺伤;4、本结构中设置有不同孔深的复帽孔,能实现多种型号针帽的放置,整体结构携带方便,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的定位胶垫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的定位胶垫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的定位胶垫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为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本技术所述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包含一梯形放置块本体1,自所述放置块本体1的斜面向内部开设有若干复帽孔2;所述各复帽孔2向下倾斜设置,且互相平行;进一步的,为实现多种型号针帽的统一放置,本技术中将所述复帽孔2至少设置有3层,其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复帽孔层、第二复帽孔层以及第三复帽孔层,每一层所在的复帽孔2的孔深相同,同时所述第一复帽孔层中的第一复帽孔21的孔深小于所述第二复帽孔层中的第二复帽孔22,第二复帽孔层中的所述第二复帽孔22的孔深小于第三复帽孔层中的第三复帽孔23,同时在每一层复帽孔2的一侧设置有标签区域8,供以标记针帽型号信息或其他提示等,上述所述若干复帽孔2呈矩阵排布,且所述复帽孔2的开口端向上倾斜,便于针头的插入,降低了插入难度,使护理人员可以实现单手复帽操作。同时,请一并参阅图3、图4及图5,本技术的所述各复帽孔2的孔口处安装有定位胶垫3,所述定位胶垫3开设有定位孔31,其中所述定位孔31为十字形孔结构,所述定位胶垫3底部设置有中空卡接柱33,所述中空卡接柱33外直径不小于所述复帽孔2的内径;所述中空卡接柱33卡置于所述复帽孔2内,如上所述,在所述复帽孔2和所述定位胶垫3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很好的实现不同型号针帽的牢靠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胶垫3可选择耐老化、弹性好的胶垫材质,例如满足医疗器械所要求的天然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使得针帽通过定位孔极易插放在复帽孔中,同时,本技术中还增加了荧光区域32,所述荧光区域32设置在十字形孔的外缘,该结构使护理人员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仍可以进行单手回套,避免双手回套所带来的针头污染和针刺伤。为了进一步增强本技术的实际使用范围,使复帽器达到一途多用的效果,本技术中还增加了如下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放置块本体1顶面和底面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所述放置块本体1顶面设置有磨刀区域4和非磨刀区域41,所述磨刀区域4设置在所述放置块本体1顶面四周并围绕所述非磨刀区域41,所述磨刀区域4铺设有磨刀石,所述非磨刀区域41表面向其内部开有安瓶放置孔42,所述安瓶放置孔4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等间距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块本体1斜面与所述放置块本体1底部连接处向外延伸出一敞口矩形形成物品放置区5,所述物品放置区5通过第一竖隔板51分成左右两个腔体,左侧腔体为第一放置区511,右侧的腔体通过第一横隔板52分成第二放置区512和第三放置区5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梯形放置块本体(1),自所述放置块本体(1)的斜面向内部开设有若干复帽孔(2);/n所述各复帽孔(2)向下倾斜设置,且互相平行;/n所述各复帽孔(2)的孔口处安装有定位胶垫(3),所述定位胶垫(3)开设有定位孔(31),所述定位孔(31)外缘设置为荧光区域(32)。/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梯形放置块本体(1),自所述放置块本体(1)的斜面向内部开设有若干复帽孔(2);
所述各复帽孔(2)向下倾斜设置,且互相平行;
所述各复帽孔(2)的孔口处安装有定位胶垫(3),所述定位胶垫(3)开设有定位孔(31),所述定位孔(31)外缘设置为荧光区域(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帽孔(2)至少设置有3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复帽孔层、第二复帽孔层以及第三复帽孔层,每一层所在的复帽孔(2)的孔深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帽孔层中的第一复帽孔(21)的孔深小于所述第二复帽孔层中的第二复帽孔(22),第二复帽孔层中的所述第二复帽孔(22)的孔深小于第三复帽孔层中的第三复帽孔(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1)为十字形孔结构,所述荧光区域(32)设置在十字形孔的外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型号便携单手复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本体(1)顶面和底面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所述放置块本体(1)顶面设置有磨刀区域(4)和非磨刀区域(41),所述磨刀区域(4)设置在所述放置块本体(1)顶面四周并围绕所述非磨刀区域(41),所述磨刀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蕊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