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肠补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571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肠补液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以及配合安装在注射器本体下方的连接管;所述注射器本体外表面配合安装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流量调节卡环的设置,可控制灌液流速;通过设置了固定装置,在为注射器本体提供支撑的同时,也方便医护人员或患者观察液体输入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肠补液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肠补液装置。
技术介绍
急性胰腺炎早期可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体液分布异常,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临床出现心率加快、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早期液体复苏对于改善组织氧合和微循环灌注具有关键性作用,不仅有助于保护胰腺的灌注,而且可以增加肾脏和心脏的灌注,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后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经静脉补液是容量复苏最常用方法,但其存在增加心肺功能损伤和腹腔高压发生率的弊端,静脉液体复苏同时给予直肠灌肠补液可以更好的做到早期液体复苏,避免相关并发症。因此,经直肠补液既可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又可防止过度输液,是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补液策略。目前关于直肠补液的速度尚无明确的标准,正常情况下,直肠容量超过200mL可产生便意,直肠补液速度过快,可导致液体在肠内保留时间短,吸收不完全及补液完毕后药液很快排出等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当直肠补液灌注速度较快时,对肠壁产生压力较大,使患者腹胀便意感明显,同时,如果大量液体流入速度过快,会刺激肠道使肠蠕动增加,引起排便反射或液体外溢,从而使液体在肠腔内的存留时间缩短,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目前的直肠补液,多采用肛管连接灌液袋,使灌液袋内的液体流入患者肛门内,在此过程中,使用血管钳控制灌液袋内液体流出,不能调节液体流出速度,而且,灌液量也不能进行实时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直肠补液装置,通过流量调节卡环的设置,可控制灌液流速;通过设置了固定装置,在为注射器本体提供支撑的同时,也方便医护人员或患者观察液体输入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直肠补液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以及配合安装在注射器本体下方的连接管;所述注射器本体外表面配合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注射器本体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锥形导管,所述连接管外表面配合安装有流量调节卡环;所述注射器本体下底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直管,所述连接管右侧面垂直安装有与连接直管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直管;所述固定装置包括L型支撑架以及滑动安装在L型支撑架前侧面的紧固机构;所述L型支撑架包括横向支撑板以及垂直安装在横向支撑板后侧面的竖向支撑板,所述竖向支撑板顶面开有十字滑槽,所述十字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十字连接杆,所述十字连接杆远离十字滑槽的一端垂直安装有连接杆机构;所述连接杆机构包括垂直连接的支撑连接杆和升降支撑杆,所述升降支撑杆远离支撑连接杆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紧固连接杆,所述紧固连接杆顶面与紧固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杆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连接环,所述升降连接环下方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远离升降连接环的一端与横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紧固机构包括放置底板,所述放置底板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两个同心弧形环,两个同心弧形环之间形成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弧形挡板机构,所述放置底板顶面中央开有与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直管的直径,所述放置底板顶面边缘远离同心弧形环的一端开有取物槽,所述取物槽与放置凹槽相连通;所述弧形挡板机构包括弧形紧固板以及垂直安装在弧形紧固板后侧面的L型转杆,所述L型转杆远离弧形紧固板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竖向拉杆。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调节卡环包括转动连接的固定杆和转动卡杆,所述固定杆远离转动卡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固定杆,所述调节固定杆下底面均布有与转动卡杆相配合的连接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十字连接杆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远离十字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连接盖,所述弹簧连接盖下底面与竖向支撑板顶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流量调节卡环的设置,可控制灌液流速;通过设置了固定装置,在为注射器本体提供支撑的同时,也方便医护人员或患者观察液体输入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6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7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种直肠补液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1以及配合安装在注射器本体1下方的连接管2;注射器本体1外表面配合安装有固定装置3。如图2所示,连接管2一端与注射器本体1配合连接,连接管2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锥形导管21,锥形导管21为软性塑料材质,避免使用时给病人带来不适感连接管2外表面配合安装有流量调节卡环22;注射器本体1下底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直管11,连接管2右侧面垂直安装有与连接直管1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直管23。如图3所示,固定装置3包括L型支撑架31以及滑动安装在L型支撑架31前侧面的紧固机构32。如图4所示,L型支撑架31包括横向支撑板311以及垂直安装在横向支撑板311后侧面的竖向支撑板312,竖向支撑板312顶面开有十字滑槽313,十字滑槽313内滑动安装有十字连接杆314,十字连接杆314远离十字滑槽313的一端垂直安装有连接杆机构315。如图5所示,连接杆机构315包括垂直连接的支撑连接杆3151和升降支撑杆3152,升降支撑杆3152远离支撑连接杆3151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紧固连接杆3153,紧固连接杆3153顶面与紧固机构32固定连接,升降支撑杆3152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连接环3154,升降连接环3154下方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3155,液压升降杆3155远离升降连接环3154的一端与横向支撑板311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紧固机构32包括放置底板321,放置底板321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两个同心弧形环322,两个同心弧形环322之间形成弧形滑槽323,弧形滑槽323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弧形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肠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本体(1)以及配合安装在注射器本体(1)下方的连接管(2);/n所述注射器本体(1)外表面配合安装有固定装置(3);/n所述连接管(2)一端与注射器本体(1)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2)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锥形导管(21),所述连接管(2)外表面配合安装有流量调节卡环(22);/n所述注射器本体(1)下底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直管(11),所述连接管(2)右侧面垂直安装有与连接直管(1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直管(23);/n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L型支撑架(31)以及滑动安装在L型支撑架(31)前侧面的紧固机构(32);/n所述L型支撑架(31)包括横向支撑板(311)以及垂直安装在横向支撑板(311)后侧面的竖向支撑板(312),所述竖向支撑板(312)顶面开有十字滑槽(313),所述十字滑槽(313)内滑动安装有十字连接杆(314),所述十字连接杆(314)远离十字滑槽(313)的一端垂直安装有连接杆机构(315);/n所述连接杆机构(315)包括垂直连接的支撑连接杆(3151)和升降支撑杆(3152),所述升降支撑杆(3152)远离支撑连接杆(3151)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紧固连接杆(3153),所述紧固连接杆(3153)顶面与紧固机构(3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杆(3152)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连接环(3154),所述升降连接环(3154)下方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3155),所述液压升降杆(3155)远离升降连接环(3154)的一端与横向支撑板(311)固定连接;/n所述紧固机构(32)包括放置底板(321),所述放置底板(321)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两个同心弧形环(322),两个同心弧形环(322)之间形成弧形滑槽(323),所述弧形滑槽(323)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弧形挡板机构(324),所述放置底板(321)顶面中央开有与放置凹槽(3211),所述放置凹槽(321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直管(23)的直径,所述放置底板(321)顶面边缘远离同心弧形环(322)的一端开有取物槽(3212),所述取物槽(3212)与放置凹槽(3211)相连通;/n所述弧形挡板机构(324)包括弧形紧固板(3241)以及垂直安装在弧形紧固板(3241)后侧面的L型转杆(3242),所述L型转杆(3242)远离弧形紧固板(3241)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竖向拉杆(32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肠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本体(1)以及配合安装在注射器本体(1)下方的连接管(2);
所述注射器本体(1)外表面配合安装有固定装置(3);
所述连接管(2)一端与注射器本体(1)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2)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锥形导管(21),所述连接管(2)外表面配合安装有流量调节卡环(22);
所述注射器本体(1)下底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直管(11),所述连接管(2)右侧面垂直安装有与连接直管(1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直管(23);
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L型支撑架(31)以及滑动安装在L型支撑架(31)前侧面的紧固机构(32);
所述L型支撑架(31)包括横向支撑板(311)以及垂直安装在横向支撑板(311)后侧面的竖向支撑板(312),所述竖向支撑板(312)顶面开有十字滑槽(313),所述十字滑槽(313)内滑动安装有十字连接杆(314),所述十字连接杆(314)远离十字滑槽(313)的一端垂直安装有连接杆机构(315);
所述连接杆机构(315)包括垂直连接的支撑连接杆(3151)和升降支撑杆(3152),所述升降支撑杆(3152)远离支撑连接杆(3151)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紧固连接杆(3153),所述紧固连接杆(3153)顶面与紧固机构(3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杆(3152)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连接环(3154),所述升降连接环(3154)下方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3155),所述液压升降杆(3155)远离升降连接环(3154)的一端与横向支撑板(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袁修银韦秀红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