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包括收纳箱、引流软管、负压机和引流瓶,所述收纳箱内腔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为第一放置槽,所隔板的左侧为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负压机,所述第二放置槽内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固定放置槽,所述固定放置槽内放置有引流瓶;通过设置的限位杆、限位块、卡接槽和卡块等结构,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引流瓶与负压机对接的引流软管通过伸缩杆顶部的限位块进行固定放置,同时利用限位杆和铰链可以有效的对与患者引流处对接的引流软管进行固定放置,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无法对引流软软管进行固定放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
技术介绍
负压引流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引流方式,主要是利用气压差的原理对液体或固液混合物进行吸取和引导,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加快患者的恢复,而对于咳嗽痰多的患者,则需要利用负压引流装置帮助患者将痰吸引出体外。目前大部分的负压吸痰引流装置在使用时都需要用到引流软管,而由于大部分的引流软管长短不一,且较为柔软,在使用时无法将引流软管固定放置,容易造成污染影响美观,同时由于引流软管在使用完后都是需要取下进行消毒清洗的,引流软管的对接口在长时间的插拔后容易出现脱落和固定不稳的现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固定且稳固的引流软对接头和方便对引流软管进行固定放置的固定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其具有方便固定且稳固的引流软对接头和方便对引流软管进行固定放置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包括收纳箱、引流软管、负压机和引流瓶,所述收纳箱内腔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为第一放置槽,所隔板的左侧为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负压机,所述第二放置槽内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固定放置槽,所述固定放置槽内放置有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对接头,所述负压机顶部的左侧也固定连通有第一对接头,所述收纳箱左侧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铰链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左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更加方便稳固的对引流软管进行放置,无需医护人员用手一直拿着引流软管,使医护人员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海绵凸球,所述固定放置槽的大小与引流瓶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引流瓶外表面的左侧沿垂直方向设置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利用刻度线更加准确的确定引流瓶中引入液体的计量,同时利用海绵凸球对引流瓶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隔板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开槽,该开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块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利用伸缩杆调节支撑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大小与引流软管相适配,所述卡接槽靠近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两个所述收纳槽靠近底部的位置均通过弹簧铰链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大小与收纳槽的大小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引流软管可以利用卡接槽进行固定放置,同时利用卡接槽两侧的卡块对引流软管进行限位。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与收纳箱连接处的铰链上设置有紧固螺栓,使限位杆在调节好角度后可以将其固定住,所述限位杆的左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限位杆的卡接槽内滑动卡接有三节限位杆,三节所述限位杆的左侧均开设有卡接槽,且最小的那一节限位杆上开设的卡接槽与引流软管的大小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杆可以更好对引流软管进行放置,也是该限位杆能适应不同长度的引流软管。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软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接头,所述第二对接头与第一对接头相适配,所述第二对接头靠近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对接头靠近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可以利用螺纹杆和螺纹槽在对接时进行固定,使其对接更加稳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限位杆、限位块、卡接槽和卡块等结构,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引流瓶与负压机对接的引流软管通过伸缩杆顶部的限位块进行固定放置,同时利用限位杆和铰链可以有效的对与患者引流处对接的引流软管进行固定放置,同时利用限位杆的多节结构设计,使该限位杆能适应不同长度的引流软管,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也是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无法对引流软软管进行固定放置的问题;2、通过设置的第一对接头、第二对接头、螺纹杆、螺纹槽和把手等结构,使引流软管在对接时更加方便和稳固,有效的了防止了对接头在长时间插拔后连接不稳固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对接头在长时间插拔后会出现连接不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整体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对接头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限位块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限位杆俯视展开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01、收纳箱;02、第一放置槽;03、第二放置槽;04、负压机;05、固定块;06、固定放置槽;07、引流瓶;08、瓶盖;09、隔板;10、铰链;11、限位杆;12、限位块;13、引流软管;14、第一对接头;15、第二对接头;16、把手;17、螺纹杆;18、螺纹槽;19、卡接槽;20、卡块;21、收纳槽;22、弹簧铰链;23、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如图1和7所示,包括收纳箱01、引流软管13、负压机04和引流瓶07,收纳箱01内腔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09,隔板09的右侧为第一放置槽02,隔板09的左侧为第二放置槽03,第一放置槽02内固定安装有负压机04,第二放置槽03内设置有固定块05,固定块05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固定放置槽06,固定放置槽06内放置有引流瓶07,引流瓶07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08,瓶盖08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对接头14,负压机04顶部的左侧也固定连通有第一对接头14,收纳箱01左侧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铰链10连接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左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更加方便稳固的对引流软管13进行放置,无需医护人员用手一直拿着引流软管13,使医护人员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如图1所示,固定放置槽0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海绵凸球,固定放置槽06的大小与引流瓶07的大小相适配,引流瓶07外表面的左侧沿垂直方向设置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利用刻度线更加准确的确定引流瓶07中引入液体的计量,同时利用海绵凸球对引流瓶07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如图1所示,隔板09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开槽,该开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3,伸缩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块12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利用伸缩杆23调节支撑的高度;如图1所示,限位块12的顶部开设有卡接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包括收纳箱(01)、引流软管(13)、负压机(04)和引流瓶(07),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01)内腔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09),所述隔板(09)的右侧为第一放置槽(02),所隔板(09)的左侧为第二放置槽(03),所述第一放置槽(02)内固定安装有负压机(04),所述第二放置槽(03)内设置有固定块(05),所述固定块(05)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固定放置槽(06),所述固定放置槽(06)内放置有引流瓶(07),所述引流瓶(07)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08),所述瓶盖(08)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对接头(14),所述负压机(04)顶部的左侧也固定连通有第一对接头(14),所述收纳箱(01)左侧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铰链(10)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左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包括收纳箱(01)、引流软管(13)、负压机(04)和引流瓶(07),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01)内腔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09),所述隔板(09)的右侧为第一放置槽(02),所隔板(09)的左侧为第二放置槽(03),所述第一放置槽(02)内固定安装有负压机(04),所述第二放置槽(03)内设置有固定块(05),所述固定块(05)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固定放置槽(06),所述固定放置槽(06)内放置有引流瓶(07),所述引流瓶(07)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08),所述瓶盖(08)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对接头(14),所述负压机(04)顶部的左侧也固定连通有第一对接头(14),所述收纳箱(01)左侧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铰链(10)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左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放置槽(0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海绵凸球,所述固定放置槽(06)的大小与引流瓶(07)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引流瓶(07)外表面的左侧沿垂直方向设置有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痰引流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09)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开槽,该开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3),所述伸缩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胡梅,周美叶,翁银晨,俞苗苗,张晓玲,王培培,杨玉蓉,
申请(专利权)人:许胡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