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时成专利>正文

腹壁伤口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55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壁伤口引流袋,包括底盘和引流袋,底盘中心具有一通孔实现伤口渗液排出,引流袋袋的袋体前片和袋体后片的外周边缘密封连接,袋体内部形成渗液收集腔,袋体后片的PVC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管道,硅球引流管的引流管穿过引流管道,在渗液收集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硅球引流管穿过的引流通道,硅球引流管的一端穿过引流管道并通过盘体上的通孔收集伤口渗液,另一端穿过引流通道连通至渗液收集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腹壁伤口引流袋能够极大减少换药频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时间,能够保证病人的休息时间,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壁伤口引流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腹壁伤口引流袋。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尚无针对大手术术后伤口渗液多的相关引流袋,多用多层纱布或者棉垫包扎,常需要多次换药,严重影响病人的休息时间以及增加病人术后的痛苦,也增加医生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腹壁伤口引流袋,能够极大减少换药频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时间,能够保证病人的休息时间,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腹壁伤口引流袋,包括:底盘,包括与腹壁造口贴合的盘体,盘体中心具有一通孔实现伤口渗液排出,引流袋,与底盘连接在一起,包括用于收集渗液的袋体,袋体包括由PVC膜制成的袋体前片和袋体后片,袋体前片和袋体后片的外周边缘密封连接,袋体内部形成渗液收集腔,袋体后片的PVC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管道,硅球引流管的引流管穿过引流管道,在渗液收集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硅球引流管穿过的引流通道,硅球引流管的一端穿过引流管道并通过盘体上的通孔收集伤口渗液,另一端穿过引流通道连通至渗液收集腔。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底盘的盘体为平面片状结构,盘体表面具有多圈刻度线。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引流袋的袋体前片与盘体连接处设置有倒刺卡勾,盘体上具有供倒刺卡勾安装的倒刺勾卡槽,倒刺勾卡槽与倒刺卡勾匹配设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引流袋袋体前片的倒刺卡勾安装在盘体上的倒刺勾卡槽内实现引流袋与底盘的锁紧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盘体外形呈圆形,袋体后片的PVC膜上设置有一个引流管道,硅球引流管的引流管穿过引流管道,在渗液收集腔内设置有一个供硅球引流管穿过的引流通道。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盘体外形呈长椭圆形,其中长直径的大小为20~40cm。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袋体后片的PVC膜两侧均设置有引流管道,硅球引流管的引流管穿过引流管道,在渗液收集腔的两侧还设置有对应供硅球引流管穿过的引流通道。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引流袋内引流通道的管径大小与硅球引流管的管径大小匹配设置,硅球引流管通过自粘性胶带进行粘接固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与引流袋的渗液收集腔相连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伤口渗液通过引流接口流入引流腔,再通过引流管道内的引流通道流入渗液收集腔,最后通过排污管道进行排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腹壁伤口引流袋能够极大减少换药频率,一方面减少病人的痛苦时间,能够保证病人的休息时间,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腹壁伤口引流袋在伤口较小时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腹壁伤口引流袋在伤口较小时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腹壁伤口引流袋在伤口较小时底盘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腹壁伤口引流袋在伤口较大时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腹壁伤口引流袋在伤口较大时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腹壁伤口引流袋在伤口较大时底盘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0、底盘,110、盘体,120、倒刺勾卡槽,130、刻度线,140、通孔,200、袋体,210、袋体前片,220、袋体后片,230、渗液收集腔,240、引流管道,250、硅球引流管,251、自粘性胶带,260、引流通道,270、倒刺卡勾,280、排污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腹壁伤口引流袋,包括底盘100以及与底盘100连接在一起的引流袋200,底盘100与引流袋200配合使用,可以用于处理腹壁伤口的渗液。底盘100包括与腹壁造口贴合的盘体110,盘体110为平面片状结构,盘体110表面具有多圈刻度线130,盘体110中心具有一通孔140用于实现伤口渗液的排出,沿着盘体110表面的刻度线指示画出腹壁伤口的形状,然后在底盘100上剪出适合伤口尺寸和形状的通孔,再将其贴合在腹壁皮肤上。引流袋200与底盘100连接在一起,包括用于收集渗液的袋体,袋体包括由PVC膜制成的袋体前片210和袋体后片220,袋体前片210和袋体后片220的外周边缘密封连接,袋体内部形成渗液收集腔230。引流袋200的袋体前片210与盘体110连接处设置有倒刺卡勾270,盘体110上具有供倒刺卡勾270安装的倒刺勾卡槽120,倒刺勾卡槽120与倒刺卡勾270匹配设置,从而实现引流袋与底盘的配合使用。引流袋袋体前片210的倒刺卡勾270安装在盘体110上的倒刺勾卡槽150内实现引流袋200与底盘100的锁紧连接。袋体后片220的PVC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管道240,硅球引流管250的引流管穿过引流管道240,在渗液收集腔23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硅球引流管250穿过的引流通道260,引流通道260的管径大小与硅球引流管250的管径大小匹配设置,硅球引流管250通过自粘性胶带251进行粘接固定。硅球引流管250的一端穿过引流管道240并通过盘体110上的通孔140收集伤口渗液,另一端穿过引流通道260连通至渗液收集腔230。当腹壁伤口较小时,采用如图1~3所示的腹壁式引流袋,此时盘体110外形呈圆形。此时在袋体后片220的PVC膜上设置有一个引流管道240,硅球引流管250的引流管穿过引流管道240,在渗液收集腔230内设置有一个供硅球引流管250穿过的引流通道260。伤口较小时,渗液较少,伤口渗液直接通过引流袋200上袋体后片220的引流管道240进行渗液收集,再通过硅球引流管250流入渗液收集腔230内部,当渗液收集腔230内部渗液过多时直接打开排污管道280上的塞子将渗液排掉。当经历大手术之后,腹壁伤口比较大,此时采用如图4~6所示的腹壁式引流袋,此时盘体110外形可呈椭圆形,其中长直径的大小为20~40cm。腹壁伤口比较大在盘体110中央还设置有弧度凸起,方便用纱布将空隙填塞压实,达到良好止血目的。此时在袋体后片220的PVC膜两侧均设置有引流管道240,硅球引流管250的引流管穿过引流管道240,在渗液收集腔230的两侧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壁伤口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盘,包括与腹壁造口贴合的盘体,盘体中心具有一通孔实现伤口渗液排出,/n引流袋,与底盘连接在一起,包括用于收集渗液的袋体,袋体包括由PVC膜制成的袋体前片和袋体后片,袋体前片和袋体后片的外周边缘密封连接,袋体内部形成渗液收集腔,/n袋体后片的PVC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管道,硅球引流管的引流管穿过引流管道,在渗液收集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硅球引流管穿过的引流通道,/n硅球引流管的一端穿过引流管道并通过盘体上的通孔收集伤口渗液,另一端穿过引流通道连通至渗液收集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壁伤口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包括与腹壁造口贴合的盘体,盘体中心具有一通孔实现伤口渗液排出,
引流袋,与底盘连接在一起,包括用于收集渗液的袋体,袋体包括由PVC膜制成的袋体前片和袋体后片,袋体前片和袋体后片的外周边缘密封连接,袋体内部形成渗液收集腔,
袋体后片的PVC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管道,硅球引流管的引流管穿过引流管道,在渗液收集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硅球引流管穿过的引流通道,
硅球引流管的一端穿过引流管道并通过盘体上的通孔收集伤口渗液,另一端穿过引流通道连通至渗液收集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伤口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底盘的盘体为平面片状结构,盘体表面具有多圈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伤口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引流袋的袋体前片与盘体连接处设置有倒刺卡勾,盘体上具有供倒刺卡勾安装的倒刺勾卡槽,倒刺勾卡槽与倒刺卡勾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壁伤口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引流袋袋体前片的倒刺卡勾安装在盘体上的倒刺勾卡槽内实现引流袋与底盘的锁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娜罗时成樊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罗时成任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