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55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连接装置,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提供一种既能够连接引流管与引流瓶,又能够收集渗出体液的引流连接装置。引流连接装置包括接液袋和连接件;接液袋包括袋体、粘性贴、接头套和密封环,袋体上具有第一袋体口和第二袋体口,粘性贴上设置有接液口,粘性贴与袋体连接,接液口与第一袋体口位置对应,接头套与第二袋体口对应设置并与袋体连接,密封环安装在接头套上的密封环槽内;连接件包括柔性连接管、硬质接头和限位结构,硬质接头穿过接头套,密封环使硬质接头与接头套间密封,限位结构限制硬质接头相对于接头套轴向移动,硬质接头一端与位于接液袋外部的柔性连接管连接,硬质接头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流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引流管和引流瓶的引流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引流管用于插入人体引流出病人体液,引流瓶用于容纳这些体液,引流瓶需要与引流管连接使用。如图1所示,常见引流管输出接头是带有外螺纹的接头,常见的引流瓶的输入接头是表面凹凸不平的锥形接头,因此引流管与引流瓶常常不能直接连接,需要一个连接装置。连接装置通常包括硬质接头和柔性管,硬质接头上设置内螺纹与引流管输出接头连接,柔性管套依靠自身弹性收缩套在引流瓶的输入接头上实现连接。引流时,由于病人身体上的引流口与引流管间常常难以实现密封,导致病人体液容易从引流管插入处渗出,渗出的体液造成污染,影响病人周边环境,需要护理人员经常进行清洁。如果有一种既能够连接引流管与引流瓶,又能够收集渗出体液的引流连接装置将极大地方便引流操作,保护病人周边环境,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够连接引流管与引流瓶,又能够收集渗出体液的引流连接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引流连接装置包括接液袋和连接件;接液袋包括袋体、粘性贴、接头套和密封环,袋体上具有第一袋体口和第二袋体口,粘性贴上设置有接液口,粘性贴与袋体连接,接液口与第一袋体口位置对应,接头套与第二袋体口对应设置并与袋体连接,密封环安装在接头套上的密封环槽内;连接件包括柔性连接管、硬质接头和限位结构,硬质接头穿过接头套,密封环使硬质接头与接头套间密封,限位结构限制硬质接头相对于接头套轴向移动,硬质接头一端与位于接液袋外部的柔性连接管连接,硬质接头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进一步的是: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套以及设置在硬质接头上的限位凸缘、接头配合段和接头连接齿,限位套上设置有限位套配合孔和限位套连接槽,限位套套装在硬质接头上,限位套配合孔与接头配合段过盈配合,接头连接齿嵌入限位套连接槽,限位凸缘和限位套分别位于接头套两端。进一步的是:柔性连接管包括硬质的连接管头和柔性的连接管主体,连接管头与硬质接头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是:袋体上设置有放液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接液袋套在引流管上,将粘性贴粘在病人皮肤上,粘性贴环绕引流口;再手持硬质接头接近引流管接头,另一手拿住引流管接头和接头套,旋转硬质接头将硬质接头与引流管接头连接;再将柔性连接管与引流瓶接头连接。连接件起到连接引流管与引流瓶传导液体的作用。引流口处渗出液体通过接液口进入接液袋,可防止液体漏出污染周边环境,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引流连接件结构图;图2是引流连接装置主视图;图3是连接件处放大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中标记为:接液袋1、袋体11、第一袋体口111、第二袋体口112、粘性贴12、接液口121、接头套13、密封环14、连接件2、硬质接头21、连接螺纹211、柔性连接管22、连接管主体221、连接管头222、限位结构23、限位套231、限位凸缘232、接头配合段233、接头连接齿234、限位套配合孔235、限位套连接槽236、引流管3、引流瓶接头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引流连接装置包括接液袋1和连接件2;接液袋1包括袋体11、粘性贴12、接头套13和密封环14,袋体11上具有第一袋体口111和第二袋体口112,粘性贴12上设置有接液口121,粘性贴12与袋体11连接,接液口121与第一袋体口111位置对应,接头套13与第二袋体口112对应设置并与袋体11连接,密封环14安装在接头套13上的密封环槽内;连接件2包括柔性连接管22、硬质接头21和限位结构23,硬质接头21穿过接头套13,密封环14使硬质接头21与接头套13间密封,限位结构23限制硬质接头21相对于接头套13轴向移动,硬质接头21一端与位于接液袋1外部的柔性连接管22连接,硬质接头2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211。使用时将接液袋1套在引流管3上,将粘性贴12粘在病人皮肤上,粘性贴12环绕引流口;再手持硬质接头21接近引流管接头,另一手拿住引流管接头和接头套13,旋转硬质接头21将硬质接头21与引流管接头连接;再将柔性连接管22与引流瓶接头4连接。连接件2起到连接引流管22与引流瓶传导液体的作用。引流口处渗出液体通过接液口121进入接液袋1,可防止液体漏出污染周边环境。若将袋体11直接与连接件2连接,虽然也能起到连接和接液的作用,但连接件2与引流管连接时需要接液袋1也要旋转,操作较为不便。本技术,设置了接头套13和密封环14使得连接件2可单独旋转实现连接,同时也可避免漏液。此外,通过合理设置限位结构23,连接件2还可拆下单独使用。限位结构23具体结构优选如下:限位结构23包括限位套231以及设置在硬质接头21上的限位凸缘232、接头配合段233和接头连接齿234,限位套231上设置有限位套配合孔235和限位套连接槽236,限位套231套装在硬质接头21上,限位套配合孔235与接头配合段233过盈配合,接头连接齿234嵌入限位套连接槽236,限位凸缘232和限位套231分别位于接头套13两端。限位套配合孔235与接头配合段233过盈配合可在一定受力范围内保证限位套231不脱落,限位套231与限位凸缘232起到限制硬质接头21相对于接头套13轴向移动的作用。接头连接齿234嵌入限位套连接槽236起到传递扭矩的作用,旋转限位套231带动硬质接头21旋转可将硬质接头21与引流管拧紧。用力拔限位套231可使限位套231与硬质接头21脱离,从而可以将连接件2移出接液袋1,此时连接件2可单独使用,适用于体液渗漏不明显的场合。柔性连接管22的具体结构优选如下:柔性连接管22包括硬质的连接管头222和柔性的连接管主体221,连接管头222与硬质接头21螺纹连接。为了能够放出接液袋1内液体,增加本技术使用时间,袋体11上设置有放液口。放液口应能够封闭,避免泄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引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液袋(1)和连接件(2);接液袋(1)包括袋体(11)、粘性贴(12)、接头套(13)和密封环(14),袋体(11)上具有第一袋体口(111)和第二袋体口(112),粘性贴(12)上设置有接液口(121),粘性贴(12)与袋体(11)连接,接液口(121)与第一袋体口(111)位置对应,接头套(13)与第二袋体口(112)对应设置并与袋体(11)连接,密封环(14)安装在接头套(13)上的密封环槽内;连接件(2)包括柔性连接管(22)、硬质接头(21)和限位结构(23),硬质接头(21)穿过接头套(13),密封环(14)使硬质接头(21)与接头套(13)间密封,限位结构(23)限制硬质接头(21)相对于接头套(13)轴向移动,硬质接头(21)一端与位于接液袋(1)外部的柔性连接管(22)连接,硬质接头(2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211)。/n

【技术特征摘要】
1.引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液袋(1)和连接件(2);接液袋(1)包括袋体(11)、粘性贴(12)、接头套(13)和密封环(14),袋体(11)上具有第一袋体口(111)和第二袋体口(112),粘性贴(12)上设置有接液口(121),粘性贴(12)与袋体(11)连接,接液口(121)与第一袋体口(111)位置对应,接头套(13)与第二袋体口(112)对应设置并与袋体(11)连接,密封环(14)安装在接头套(13)上的密封环槽内;连接件(2)包括柔性连接管(22)、硬质接头(21)和限位结构(23),硬质接头(21)穿过接头套(13),密封环(14)使硬质接头(21)与接头套(13)间密封,限位结构(23)限制硬质接头(21)相对于接头套(13)轴向移动,硬质接头(21)一端与位于接液袋(1)外部的柔性连接管(22)连接,硬质接头(2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上锦南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