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通过拍照获取待测量电缆和测量条的图像;基于所述图像中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以及预设电缆的RGB值与电缆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测量电缆的类型;获取所述图像中所述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比值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基于所述边缘轨迹获取所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弯曲半径;根据所述弯曲半径与所述直径的比值判断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通过拍照、识别、拟合的技术路径,快速实现不同粗细电缆弯曲半径的测量和与标准规范的快速比对,提高弯曲半径测量的一致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航天器总装集成
,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电缆网是航天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各分系统、各舱段的纽带和桥梁。一个好的电缆网实施包括走向合理、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固定牢靠等要素。若弯曲半径小于规范要求,将造成电缆弯曲位置应力过大,影响电缆内部信号的传输,设置影响航天器的研制可靠性。由于航天器电缆类型众多(高频、低频、LVDS、总线)、粗细不一(最细的电缆分支直径小于5mm,最粗的大小主束直径高达100mm)、颜色不一(白、黑、蓝)、走向复杂,电缆弯曲半径的测量一般采用直尺测量的方式进行,直尺测量完毕后需要采用拟合换算的方式才能最终得到弯曲半径,效率相对低下、测量误差因人而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拍照获取待测量电缆以及缠绕在所述待测量电缆非弯曲部分上测量条的图像;基于所述图像中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以及预设电缆的RGB值与电缆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测量电缆的类型;获取所述图像中所述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色带所形成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基于所述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比值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在获取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边缘轨迹时,基于所述边缘轨迹获取所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弯曲半径;基于所述弯曲半径与所述直径的比值判断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图像中黑白标准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色带所形成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b和轴向尺寸a,所述黑白标准测量条中白色部分和黑色部分的宽度均为5mm;基于公式D=5*b/a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在一实施例中,在未获取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边缘轨迹时,在电缆弯曲部的边缘依次拾取至少三个点,通过所述至少三个点拟合成一个圆,测量所述圆的直径得到所述弯曲半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图像识别模块,通过拍照获取待测量电缆以及缠绕在所述待测量电缆非弯曲部分上测量条的图像;电缆类型识别模块,基于所述图像中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以及预设电缆的RGB值与电缆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测量电缆的类型;电缆直径测量模块,获取所述图像中所述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色带所形成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基于所述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比值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电缆弯曲半径拟合模块,在获取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边缘轨迹时,基于所述边缘轨迹获取所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弯曲半径;电缆弯曲半径比对模块,基于所述弯曲半径与所述直径的比值判断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图像中黑白标准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色带所形成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b和轴向尺寸a,所述黑白标准测量条中白色部分和黑色部分的宽度均为5mm;基于公式D=5*b/a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在一实施例中,在未获取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边缘轨迹时,在电缆弯曲部的边缘依次拾取至少三个点,通过所述至少三个点拟合成一个圆,测量所述圆的直径得到所述弯曲半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拍照获取待测量电缆和测量条的图像;基于所述图像中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以及预设电缆的RGB值与电缆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测量电缆的类型;获取所述图像中所述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比值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基于所述边缘轨迹获取所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弯曲半径;根据所述弯曲半径与所述直径的比值判断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通过拍照、识别、拟合的技术路径,快速实现不同粗细电缆弯曲半径的测量和与标准规范的快速比对,提高弯曲半径测量的一致性和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直径测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黑白标准测量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弯曲部的边缘轨迹拟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电缆弯曲部的边缘依次拾取至少三个点拟合成一个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电缆网是航天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各分系统、各舱段的纽带和桥梁。一个好的电缆网实施包括走向合理、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固定牢靠等要素。若弯曲半径小于规范要求,将造成电缆弯曲位置应力过大,影响电缆内部信号的传输,设置影响航天器的研制可靠性。由于航天器电缆类型众多、粗细不一、颜色不一、走向复杂,电缆弯曲半径的测量一般采用直尺测量的方式进行,直尺测量完毕后需要采用拟合换算的方式才能最终得到弯曲半径,效率相对低下、测量误差因人而异。在电缆铺设过程中,如何提高弯曲半径测量的一致性和效率将成为本申请的改进方向,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在待测量电缆非弯曲部分上缠绕测量条,通过拍照获取待测量电缆以及测量条的图像,由图像获取电缆的类型、直径和弯曲半径;基于所述弯曲半径与所述直径的比值判断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在步骤110中,通过拍照获取待测量电缆以及缠绕在所述待测量电缆非弯曲部分上测量条的图像;在步骤120中,基于所述图像中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以及预设电缆的RGB值与电缆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测量电缆的类型;在步骤130中,获取所述图像中所述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色带所形成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在步骤140中,基于所述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比值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在步骤150中,在获取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边缘轨迹时,基于所述边缘轨迹获取所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弯曲半径;在步骤160中,基于所述弯曲半径与所述直径的比值判断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通过拍照获取待测量电缆以及缠绕在所述待测量电缆非弯曲部分上测量条的图像;/n基于所述图像中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以及预设电缆的RGB值与电缆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测量电缆的类型;/n获取所述图像中所述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色带所形成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n基于所述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比值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n在获取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边缘轨迹时,基于所述边缘轨迹获取所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弯曲半径;/n基于所述弯曲半径与所述直径的比值判断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拍照获取待测量电缆以及缠绕在所述待测量电缆非弯曲部分上测量条的图像;
基于所述图像中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以及预设电缆的RGB值与电缆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测量电缆的类型;
获取所述图像中所述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色带所形成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
基于所述环形圈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比值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
在获取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边缘轨迹时,基于所述边缘轨迹获取所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弯曲半径;
基于所述弯曲半径与所述直径的比值判断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图像中黑白标准测量条的RGB值与所述待测量电缆的RGB值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色带所形成的环形圈的径向尺寸b和轴向尺寸a,所述黑白标准测量条中白色部分和黑色部分的宽度均为5mm;
基于公式D=5*b/a计算所述电缆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未获取到待测量电缆弯曲部的边缘轨迹时,在电缆弯曲部的边缘依次拾取至少三个点,通过所述至少三个点拟合成一个圆,测量所述圆的直径得到所述弯曲半径。
4.一种航天器电缆弯曲半径的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刘广通,隆昌宇,张伟,方志开,孟少华,张洁,樊友高,冯雷,王冬梅,张志龙,蔡伟,夏丹,侯隽,张诚,樊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