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素霞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双重腹水超滤带膜外接头回输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546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重腹水超滤带膜外接头回输管路,包括膜外接头(1)、回输导管(2)、转动泵管(3)、回输接头(4)、螺旋套(5)、管夹(6)和腹腔穿刺针连接件(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一体式的双重腹水超滤带膜外接头的回输导管,代替了以前需要拆开多套管路来安装此管路的过程,解决了由于安装管路时需要断开、连接的复杂操作以及严格无菌环节,而经常出现的安装错误、反复安插、污染管路等问题;可直接与腹腔穿刺针相连,转动泵管的直径和长短与双重腹水超滤机的转动泵相互匹配,通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重腹水超滤带膜外接头回输管路
本技术涉及医药学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双重腹水超滤带膜外接头回输管路。
技术介绍
我国肝炎多发,现今随着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疾病的迅速发展,由于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腹胀明显,同时合并腹水患者不断增多。因此,采用双重治疗则适用于肝硬化大量顽固性腹水的患者,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双重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简称腹水超滤,是利用仪器、滤器等装置将腹水从患者腹腔引出,在单纯腹水超滤的前提下,把准备回输的腹水再次过滤,就是经过第二次过滤,因此叫双重,即通过滤膜将腹水中的水分子以及分子量小于45000道尔顿的炎性因子过滤后弃去,将分子量较大的蛋白回输至患者腹腔;此方法可清除腹腔多余水分减轻腹腔压力,减少患者蛋白丢失,提高血浆渗透压,降低对肾血管的直接压迫,增加肾血控制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恢复对利尿剂的反应;目前该技术纯熟,发展迅速。由于患者病情反复、复杂,合并腹水后出现感染腹水或血性腹水的情况越来越多,虽然,该技术已日渐成熟,但在该治疗管路的安装过程中,因膜外接头和回输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重腹水超滤带膜外接头回输管路,包括膜外接头(1)、回输导管(2)、转动泵管(3)、回输接头(4)、螺旋套(5)、管夹(6)和腹腔穿刺针连接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输导管(2)首端设有膜外接头(1),所述膜外接头(1)上设置有膜外接头盖帽(1-1),膜外接头(1)的接口端直径大于腹水分离器旁路端接头的直径,可直接与腹水分离器旁路端接头相连,其连接方式为螺旋密封拧紧,连接后的回输导管(2)应达到密封要求;在回输导管(2)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转动泵管(3),所述转动泵管(3)与双重腹水超滤机转动泵连接;所述回输导管(2)末端为腹水回输端,与腹腔穿刺针相连,管路长短与治疗过程需要适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重腹水超滤带膜外接头回输管路,包括膜外接头(1)、回输导管(2)、转动泵管(3)、回输接头(4)、螺旋套(5)、管夹(6)和腹腔穿刺针连接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输导管(2)首端设有膜外接头(1),所述膜外接头(1)上设置有膜外接头盖帽(1-1),膜外接头(1)的接口端直径大于腹水分离器旁路端接头的直径,可直接与腹水分离器旁路端接头相连,其连接方式为螺旋密封拧紧,连接后的回输导管(2)应达到密封要求;在回输导管(2)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转动泵管(3),所述转动泵管(3)与双重腹水超滤机转动泵连接;所述回输导管(2)末端为腹水回输端,与腹腔穿刺针相连,管路长短与治疗过程需要适宜;在回输导管(2)末端设置有回输接头(4),所述回输接头(4)上端部设置有螺旋套(5),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素霞
申请(专利权)人:刘素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