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53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基板(1)和翅片,多个翅片在基板(1)上间隔设置,各翅片上分别设置有过流孔,翅片与气流的来向呈预设夹角,沿着气流的来向,翅片包括最先与气流接触的首端翅片(2)以及最后与气流接触的末端翅片(3),位于首端翅片(2)上的过流孔为首端过流孔(4),位于末端翅片(3)上的过流孔为末端过流孔(5),在首端过流孔(4)和末端过流孔(5)之间的过流孔为中间过流孔(6),中间过流孔(6)均位于首端过流孔(4)和末端过流孔(5)的中心连线上。根据本申请的散热器,能够打破散热器的翅片表面的层流状态,改善翅片间以及翅片周围的空气流场,增强发热元器件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
本申请涉及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智能化与集成化的普及,众多的电子元器件发热量较大,却又集中紧凑的安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为了保证元器件长期可靠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增加散热装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的散热方式有:采用散热翅片对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或者采用风扇与翅片组合的方式进行散热,但是由于翅片与发热元器件摆放位置以及风在翅片间的风场的影响,导致散热器散热效率低,翅片表面处于层流状态,空气流速低,换热量不足,发热模块的温度持续高温运行,对设备使用影响很大,对于元器件的可靠性也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能够打破散热器的翅片表面的层流状态,改善翅片间以及翅片周围的空气流场,增强发热元器件的散热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和翅片,多个翅片在基板上间隔设置,各翅片上分别设置有过流孔,翅片与气流的来向呈预设夹角,沿着气流的来向,翅片包括最先与气流接触的首端翅片以及最后与气流接触的末端翅片,位于首端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翅片,多个所述翅片在所述基板(1)上间隔设置,各所述翅片上分别设置有过流孔,所述翅片与气流的来向呈预设夹角,沿着气流的来向,所述翅片包括最先与气流接触的首端翅片(2)以及最后与气流接触的末端翅片(3),位于所述首端翅片(2)上的过流孔为首端过流孔(4),位于所述末端翅片(3)上的过流孔为末端过流孔(5),在所述首端过流孔(4)和所述末端过流孔(5)之间的过流孔为中间过流孔(6),所述中间过流孔(6)均位于所述首端过流孔(4)和所述末端过流孔(5)的中心连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翅片,多个所述翅片在所述基板(1)上间隔设置,各所述翅片上分别设置有过流孔,所述翅片与气流的来向呈预设夹角,沿着气流的来向,所述翅片包括最先与气流接触的首端翅片(2)以及最后与气流接触的末端翅片(3),位于所述首端翅片(2)上的过流孔为首端过流孔(4),位于所述末端翅片(3)上的过流孔为末端过流孔(5),在所述首端过流孔(4)和所述末端过流孔(5)之间的过流孔为中间过流孔(6),所述中间过流孔(6)均位于所述首端过流孔(4)和所述末端过流孔(5)的中心连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线与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1,



其中第一平面为同时垂直于所述翅片的迎风面和所述基板(1)的板面的平面,Z1为首端过流孔(4)的中心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该第二平面为平行于第一平面,经过热源区域(7)且与首端过流孔(4)的中心之间距离最小的平面,Z2为首端过流孔(4)的中心与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该第三平面为平行于第一平面,经过热源区域(7)且与首端过流孔(4)的中心之间距离最大的平面,t为θ1的取值角度,L为首端翅片(2)的迎风侧与热源区域(7)之间的距离,D为过流孔的有效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有过流孔在沿着中心连线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重合图形,该重合图形与中心连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最大距离为D2,其中D∈[D1,D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有过流孔在沿着中心连线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重合图形,该重合图形具有重心G,过流孔的有效径值D位于重心G与重合图形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线与所述基板(1)的板面之间的夹角为θ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肖彪何林卢浩贤赵一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