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9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包括:筒体;调节臂,所述调节臂包括:芯部件,所述芯部件与所述调节臂共轴设置,所述芯部件为软管;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臂的第一端;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夹持部件与所述筒体连接;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其优点在于,将调节臂弯曲成任意形状,使得调节臂贴合人体曲线或者调节筒体与体表皮肤之间的距离,无须使用者手持艾灸筒,适用于各种场合;夹持装置与调节臂进行球形万向连接,能够整筒体的角度,提高艾灸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
本技术涉及艾灸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
技术介绍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使用艾灸装置进行艾灸治疗时,将艾条或艾柱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进行熏烤,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人体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功效;而且艾灸治疗见效快,经济实惠,无毒副作用。在使用艾灸筒进行治疗时,由于艾灸筒体积较大,需要使用夹持装置夹持后,将艾灸筒对准体表皮肤上的穴位。然而由于夹持装置的长度和位置固定,导致艾灸筒仅能在有限角度范围进行调节,导致使用范围较小。此外,在使用时,由于艾灸时间过长,导致使用者需要长时间握持夹持装置,加重体力消耗,影响艾灸效果。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进行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解放使用者,减少使用者体力消耗,提高艾灸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包括:筒体;调节臂,所述调节臂包括:芯部件,所述芯部件与所述调节臂共轴设置,所述芯部件为软管;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臂的第一端;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夹持部件与所述筒体连接;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进行连接。优选地,所述芯部件由金属材料或聚酯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调节臂还包括:壁部件,所述壁部件覆盖在所述芯部件的外部。优选地,所述调节臂还包括:第三连接部件,所述第三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臂的第二端。优选地,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调节臂的所述第三连接部件连接。优选地,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球形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球形凸起;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球形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球形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臂包括:复数个子调节臂,所述子调节臂包括:子芯部件,所述子芯部件与所述子调节臂共轴设置,所述子芯部件为软管;第一子连接部件,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子调节臂的第一端;第二子连接部件,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子调节臂的第二端;在相邻两个所述子调节臂中,一所述子调节臂的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件和另一所述子调节臂的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子芯部件为金属软管。优选地,所述子调节臂还包括:子壁部件,所述子壁部件覆盖在所述子芯部件的外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件为球形凹槽,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件为球形凸起;或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件为球形凸起,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件为球形凹槽。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通过将调节臂弯曲成任意形状,使得调节臂能够贴合人体曲线或者调节筒体与体表皮肤之间的距离,无须使用者手持艾灸筒,减轻使用负担,适用于各种场合;夹持装置与调节臂进行球形万向连接,能够进一步调整筒体的角度,进一步提高艾灸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筒体的一视角下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筒体的另一视角下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调节臂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调节臂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筒体的一视角下的爆炸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筒体的另一视角下的爆炸图。图1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筒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调节臂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子调节臂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子调节臂的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筒体100;进风孔101;接灰部件102;固定部件103;过滤部件104;出风孔105;调节臂200;芯部件201;壁部件202;第一连接部件203;第三连接部件204;子调节臂205;子芯部件206;子壁部件207;第一子连接部件208;第二子连接部件209;夹持装置300;夹持部件301;第二连接部件302;锁定装置400;锁定部件401;第四连接部件4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包括筒体100、调节臂200和夹持装置300,夹持装置300设置在调节臂200的第一端,夹持装置300与筒体100连接,调节臂200能够进行任意弯折。如图2~3所示,筒体100包括进风孔101、接灰部件102和固定部件103,进风孔101设置在筒体100的外壁并靠近筒体100的第一端,接灰部件102设置在筒体100的内部,固定部件103设置在筒体100的第二端。进风孔101为复数个,并且以筒体100的轴向方向为中心环绕对称地设置在筒体100的第一端的外壁,用于使空气通过进风孔101进入筒体100的内部,并从筒体100的第一端进入并向筒体100的第二端流动。接灰部件102设置在筒体100的内部,接灰部件102设置在进风孔101与筒体100的第二端之间。进一步地,接灰部件102为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或碳素材料制成。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n调节臂,所述调节臂包括:/n芯部件,所述芯部件与所述调节臂共轴设置,所述芯部件为软管;/n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臂的第一端;/n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n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夹持部件与所述筒体连接;/n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
调节臂,所述调节臂包括:
芯部件,所述芯部件与所述调节臂共轴设置,所述芯部件为软管;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臂的第一端;
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夹持部件与所述筒体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还包括:
壁部件,所述壁部件覆盖在所述芯部件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还包括:
第三连接部件,所述第三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臂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调节臂的所述第三连接部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角度调节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角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舒为曹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灸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