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腔冲洗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单根管冲洗操作不便,且冲洗流量无法调节控制的问题,包括固定座、活塞、扳手、蓄液瓶和冲洗管,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并螺旋转动配合安装有蓄液瓶,所述蓄液瓶的内腔中设置有抽取管,抽取管的顶部螺纹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螺栓固定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腔中设置有流通管,流通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壳与所述冲洗管相连。利用冲洗器控制蓄液瓶内冲洗液,将通过抽取管流通至流通管内,流通管内的冲洗液通过冲洗管喷出,冲洗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用性强,保证了利用冲洗器对鼻腔冲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冲洗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鼻腔冲洗器。
技术介绍
当前耳鼻喉科的临床工作中,鼻腔的冲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操作。它操作简单,患者不适感较小,可以起到清洁和治疗的作用。当患者有慢性、急性鼻部疾病或者行鼻部手术后,可以通过鼻腔的冲洗达到清洗湿润杀菌、消炎、抗过敏的作用,使鼻腔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目前临床给患者冲洗鼻腔的装置很简陋,医护人员一般手握一根水管,接着操作后端的注射器对患者鼻腔进行冲洗,上述方式,虽然能够达到冲洗目的,但因装置简易,导致医护人员手握不便,影响操作使用,且冲洗的流量大小无法调节控制,影响了患者的冲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根管冲洗操作不便,且冲洗流量无法调节控制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鼻腔冲洗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鼻腔冲洗器,包括固定座、活塞、扳手、蓄液瓶和冲洗管,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并螺旋转动配合安装有蓄液瓶,所述蓄液瓶的内腔中设置有抽取管,抽取管的顶部螺纹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螺栓固定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腔中设置有流通管,流通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壳与所述冲洗管相连,并且安装壳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通过连管与所述流通管连接的固定管;所述流通管的内腔中配合连接有转板,且转板的上部焊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流通管延伸至安装壳的外部;所述固定管的内腔中设置有活塞,且活塞的一端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扳手上,所述活塞的另一端焊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焊接在筛网上。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外部螺栓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且固定块之间螺纹固定有连杆,连杆插接在所述扳手上。优选的,所述活塞配合安装在所述固定管的内腔中,且所述筛网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固定管靠近所述流通管的一端开设螺纹孔,并固定安装有连管,连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流通管上,流通管、连管和固定管相互贯通。优选的,所述流通管与所述冲洗管采用螺纹配合方式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抽取管的上部开设有水孔,且水孔与抽取管和流通管相互贯通。优选的,所述蓄液瓶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转板的竖截面呈圆形状,且转板配合安装在所述流通管的内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利用冲洗器控制蓄液瓶内冲洗液,将通过抽取管流通至流通管内,流通管内的冲洗液通过冲洗管喷出,冲洗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用性强,保证了利用冲洗器对鼻腔冲洗的效果。2、本技术,利用转板与流通管管壁的摩擦连接,可以调整转板的位置角度,对流通管的冲洗液流通空间进行调整,可以起到控制喷洗液流量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腔冲洗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腔冲洗器的蓄液瓶、抽取管和固定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腔冲洗器的固定杆、液压杆和活塞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连管、3流通管、4安装壳、5转板、6转杆、7固定管、8冲洗管、9固定块、10连杆、11扳手、12液压杆、13活塞、14弹簧、15筛网、16抽取管、17蓄液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鼻腔冲洗器,包括固定座1、活塞13、扳手11、蓄液瓶17和冲洗管8,固定座1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并螺旋转动配合安装有蓄液瓶17,蓄液瓶17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蓄液瓶17的内腔中设置有抽取管16,抽取管16的顶部螺纹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顶部螺栓固定有安装壳4,安装壳4的内腔中设置有流通管3,固定座1靠近抽取管16的上部开设有水孔,且水孔与抽取管16和流通管3相互贯通,流通管3的一端穿过安装壳4与冲洗管8相连,流通管3与冲洗管8采用螺纹配合方式连接。具体的,利用固定座1与蓄液瓶17的螺旋转动配合的连接关系,可以方便的将蓄液瓶17从固定座1上转动下来,对蓄液瓶17内进行冲洗液的添加,并且利用蓄液瓶17上设置的刻度线,可以控制对冲洗液的添加量;进一步的,利用冲洗器控制蓄液瓶17内冲洗液,将通过抽取管16流通至流通管3内,流通管3内的冲洗液通过冲洗管8喷出,冲洗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用性强,保证了利用冲洗器对鼻腔冲洗的效果。其中,安装壳4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通过连管2与流通管3连接的固定管7,固定管7靠近流通管3的一端开设螺纹孔,并固定安装有连管2,连管2的一端连接在流通管3上,流通管3、连管2和固定管7相互贯通,在流通管3上连接有一个单向阀,在抽取管16上也设置有一个单向阀;固定管7的内腔中设置有活塞13,且活塞13的一端连接有液压杆12,液压杆12的一端安装在扳手11上,活塞13的另一端焊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焊接在筛网15上,安装壳4的外部螺栓固定有两个固定块9,且固定块9之间螺纹固定有连杆10,连杆10插接在扳手11上,活塞13配合安装在固定管7的内腔中,且筛网15螺栓固定在固定管7的内壁。具体的,在利用冲洗器时,按压扳手11使其绕连杆10转动,使扳手11推动液压杆12和活塞13的运动,活塞13对弹簧14进行挤压在固定管7的内腔中活动,在单向阀均处于开启的状态下,活塞13被扳手11带动向外侧方向移动,可以使蓄液瓶17内冲洗液,通过抽取管16流通至流通管3和连管2的位置处,之后按压扳手11,将流通管3和连管2内的冲洗液喷出,后续通过冲洗管8完成对鼻腔的喷洗,循环往复,利用冲洗器可以进行连续冲洗液的喷出;进一步的,在冲洗器使用结束后,可以将冲洗管8从流通管3上旋转下来,进行一次性冲洗管8的更换,保证冲洗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交叉感染;再进一步的,在固定座1上开设有出气孔,固定管7和固定壳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在冲洗器运转时,可以喷气瓶内的进气和出气,通过进气孔吸入的空气用来保持冲洗器的内部压力。其中,流通管3的内腔中配合连接有转板5,且转板5的上部焊接有转杆6,转杆6的一端穿过流通管3延伸至安装壳4的外部,转板5的竖截面呈圆形状,且转板5配合安装在流通管3的内腔中。具体的,通过手动握持转杆6,带动转板5在流通管3内转动,并且利用转板5与流通管3管壁的摩擦连接,可以调整转板5的位置角度,对流通管3的冲洗液流通空间进行调整,可以起到控制喷洗液流量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腔冲洗器,包括固定座(1)、活塞(13)、扳手(11)、蓄液瓶(17)和冲洗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并螺旋转动配合安装有蓄液瓶(17),所述蓄液瓶(17)的内腔中设置有抽取管(16),抽取管(16)的顶部螺纹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螺栓固定有安装壳(4),所述安装壳(4)的内腔中设置有流通管(3),流通管(3)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壳(4)与所述冲洗管(8)相连,并且安装壳(4)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通过连管(2)与所述流通管(3)连接的固定管(7);/n所述流通管(3)的内腔中配合连接有转板(5),且转板(5)的上部焊接有转杆(6),转杆(6)的一端穿过所述流通管(3)延伸至安装壳(4)的外部;/n所述固定管(7)的内腔中设置有活塞(13),且活塞(13)的一端连接有液压杆(12),液压杆(12)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扳手(11)上,所述活塞(13)的另一端焊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焊接在筛网(1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冲洗器,包括固定座(1)、活塞(13)、扳手(11)、蓄液瓶(17)和冲洗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并螺旋转动配合安装有蓄液瓶(17),所述蓄液瓶(17)的内腔中设置有抽取管(16),抽取管(16)的顶部螺纹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螺栓固定有安装壳(4),所述安装壳(4)的内腔中设置有流通管(3),流通管(3)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壳(4)与所述冲洗管(8)相连,并且安装壳(4)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通过连管(2)与所述流通管(3)连接的固定管(7);
所述流通管(3)的内腔中配合连接有转板(5),且转板(5)的上部焊接有转杆(6),转杆(6)的一端穿过所述流通管(3)延伸至安装壳(4)的外部;
所述固定管(7)的内腔中设置有活塞(13),且活塞(13)的一端连接有液压杆(12),液压杆(12)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扳手(11)上,所述活塞(13)的另一端焊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焊接在筛网(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4)的外部螺栓固定有两个固定块(9),且固定块(9)之间螺纹固定有连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云春,沈莉,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