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水两用螺旋管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7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种海水淡水两用螺旋管式冷凝器,主要包括集管压紧盖(1)、压紧环(2)、集管定位座(3)、集管(4)、螺旋管(5)、壳体(6)、排液阀(7)、支座(8)、进汽管座(9)和出液管座(10),其特征在于:壳体(6)是两端为圆球面的封闭中空圆柱体,在壳体(6)的两端安装有集管(4),集管(4)采用钛合金管,用光滑的钛合金管无间隙并行卷成两种直径的螺旋管(5),以同轴相互套叠,径向间距前后一致,两个螺旋管(5)的两端与两个集管(4)焊接成一体固定在壳体(6)之中,两个集管(4)端口焊接有集管定位座(3),集管定位座(3)再与壳体(6)焊接为一体,集管定位座(3)上套有压紧环(2)和集管压紧盖(1),壳体(6)底部焊接有排液阀(7),壳体(6)的顶部焊接有进汽管座(9),沿着壳体(6)底部园柱面的切线方向焊接着出液管座(10),壳体(6)底部焊有支座(8)。(*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冷凝器,特别是一种可采用腐蚀性强的海水为冷媒的海水淡水两用螺旋管式冷凝器,属于制冷工程中的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式冷凝器性能特点各有所长,但对于作业于海洋、海岸或用于海船、以海水或海水淡水交替作为冷媒的制冷装置,上述冷凝器均反映出所存在缺陷。海水具有腐蚀作用,上述应用场合下的冷凝器只能采用耐海水腐蚀材料制作,否则,现有的各式冷凝器在很短时间内将会腐蚀而锈烂失效。耐海水腐蚀材料如钛合金管的焊接技术要求特殊,现有冷凝器结构如壳管式、壳板式焊接缝口过多,焊接加工量大,如果换用耐海水腐蚀材料制作,必然增加焊接的难度,降低冷凝器的强度和可靠性。在已有技术中,海上工作的制冷系统需要采用闭式冷却系统,让淡水在冷凝器及管路中形成封闭循环,靠另一套海水循环系统对淡水进行冷却,以至管路复杂,部件繁多,维修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冷凝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可用淡水又可用海水作冷媒的海水淡水两用螺旋管式冷凝器,为沿海或其它地区的各类制冷装置提供结构紧凑合理、使用方便的耐海水腐蚀的冷凝器。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集管压紧盖、压紧环、集管定位座、集管、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捷潘公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