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棒,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握把,壳体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套装在外壳体内,电机固定安装在中空的内壳体内,偏心配重块安装在电机轴上,内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握把连接固定,外壳体的两端与握把连接或者外壳体与内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内、外壳结构,增加了按摩棒的使用寿命;在壳体的两侧均使用握把提高了按摩棒的实用性;使握把与内、外壳连接,提高了振动传递的效率;结构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棒,属于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和身体保健,对天然疗法的追求显著增加。按摩器、按摩椅、按摩床等医疗器械发展迅速。振动按摩棒可以通过振动按摩身体的经络、穴位及身体的疼痛部位来缓解身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进而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增强体质的作用。现有按摩棒多分为两种。一种是点接触,通过触点打击身体部位来达到按摩的作用;另一种是滚轮式,通过滚轮在身体表面滚动来达到按摩的作用。点接触可以反复击打身体部位,可以调节频率,控制击打力度来较好地实现按摩功能,缺点是击打部位较小;滚轮式则通过滚轮在身体上滚动,可以大面积的往复滚动。现有产品中缺乏一种结构简单、振动强度大、可以具有较大振动面积的按摩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摩棒,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按摩棒与人体采用线接触或面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且振动强度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摩棒,包括壳体、握把、电机、偏心配重块,偏心配重块安装在电机轴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握把,壳体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套装在外壳体内,电机固定安装在中空的内壳体内,内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握把连接固定,外壳体的两端与握把连接或者外壳体与内壳体连接。由于电机带动内壳体振动,外壳体与内壳体连接可以将振动传动到外壳体;或者由于内壳体与握把连接,将外壳体与握把连接,也可以使振动有效的传递到外壳体。优选地:外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握把通过定位销连接,且外壳体的两侧面分别与握把的侧面接触,即外壳体的左侧面与左握把的右侧面接触,外壳体的右侧面与右握把的左侧面接触。由于外壳体套装在内壳体上,限制了外壳体径向的自由度,同时通过定位销限制其周向的自由度,并通过外壳体的两侧面分别与握把的侧面接触限制其轴向的自由度,达到将外壳体固定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内壳体的振动传递到外壳体上。优选地:左握把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位于外壳体内。第一凸起部恰好嵌入外壳体内,对外壳体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并提高振动传递的效率。优选地:内壳体左端设置有挡板,第一凸起部与挡板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使得内壳体与左握把固定连接。优选地:外壳体的两侧面分别与握把的侧面接触,外壳体的长度大于内壳体的长度。通过紧固螺钉的拧紧,使得外壳体被夹紧在握把两侧面之间,使内壳体、握把、外壳体连接为一整体,提高了振动传递的效率。优选地:右握把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套装在外壳体内。第二凸起部恰好嵌入外壳体内,对外壳体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并提高振动传递的效率。优选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套装在内壳体内。第三凸起部恰好嵌入内壳体内,对内壳体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并提高振动传递的效率。优选地:内壳体中设置有第一空腔,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空腔内。优选地:内壳体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上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上凹槽,下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下凹槽,第一空腔由第一上凹槽、第一下凹槽组成。优选地:还包括电路控制板、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电路控制板与电机电连接,电路控制板、可充电电池设置在中空的握把或者内壳体内。优选地:握把内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电路控制板设置在第二空腔内,可充电电池设置在第三空腔内。优选地:握把上设置有充电孔、握把上设置有电源控制开关。优选地:握把上套装有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套。优选地:中空握把在远离壳体的一侧的侧面设置有封盖,封盖与握把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内、外壳结构,增加了按摩棒的使用寿命;在壳体的两侧均使用握把提高了按摩棒的实用性;使握把与内、外壳连接,提高了振动传递的效率;振动、按摩面积大,结构简单、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按摩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右握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上握把与下握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左握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内壳体与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右握把与内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右握把与外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名称如下:1、左握把;2、紧固螺钉A;3、定位销;4、外壳体;5、内壳体;6、偏心配重块;7、电机;8、紧固螺钉B;9、电路控制板;10、可充电电池;11、右握把;12、右封盖;13、左封盖;14、紧固螺钉C;15、紧固螺钉D。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按摩棒,包括壳体、左握把1、右握把11、电机7、偏心配重块6、左封盖13、右封盖12,偏心配重块6安装在电机7轴上,壳体包括外壳体4与内壳体5,内壳体5套装在外壳体4内,内壳体5、外壳体4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知的任何形状。外壳体4可以采用木质材料或硬质塑料制作而成,内壳体5由硬质塑料制作而成,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内壳体5由上壳体、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紧固螺钉C14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上凹槽,下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下凹槽,第一上凹槽与第一下凹槽相对应,第一上凹槽为第一空腔的上部、第一下凹槽为第一空腔的下部。电机7固定设置在第一空腔内。中空的右握把11的外部形状与外壳体4的外部形状一致,右握把1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外部形状与外壳体4的内部形状一致,第二凸起部嵌入在在外壳体4内,右握把11与外壳体4的右侧面通过一个以上的定位销3连接固定,且右握把11与外壳体4的右侧面接触。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的外部形状与内壳体5的内部形状一致,第三凸起部嵌入在内壳体5内,内壳体5与第三凸起部通过紧固螺钉B8固定连接。圆形的右握把11由半圆形上握把和半圆形下握把组成,上握把与下握把通过紧固螺钉D15固定连接。上握把的内侧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二上凹槽、第三上凹槽,下握把的内侧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二下凹槽、第三下凹槽,第二上凹槽与第二下凹槽相对应,第三上凹槽与第三下凹槽相对应,第二上凹槽、第二下凹槽形成第二空腔,第三上凹槽、第三下凹槽形成第三空腔。电路控制板9固定设置在第二空腔内,可充电电池10固定设置在第三空腔内。右握把11上设置有充电孔、电源控制开关。当然电路控制板9、可充电电池10也可以设置在内壳体5或左握把1内,充电孔、电源控制开关也可以设置在左握把1上。中空的右握把11的右侧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右封盖12的左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右封盖12与右握把1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并起到隔绝外部灰尘进入中空右握把11内的作用。中空的左握把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外部形状与外壳体4的内部形状一致,左握把1的的外部形状与外壳体4的外部形状一致,第一凸起部嵌入在外壳体4内,左握把1与外壳体4的左侧面通过一个以上的定位销3连接固定,且左握把1与外壳体4的左侧面接触。内壳体5的左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棒,包括壳体、电机、偏心配重块,偏心配重块安装在电机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握把,壳体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套装在外壳体内,电机固定安装在中空的内壳体内,内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握把连接固定,外壳体的两端与握把连接或者外壳体与内壳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棒,包括壳体、电机、偏心配重块,偏心配重块安装在电机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握把,壳体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套装在外壳体内,电机固定安装在中空的内壳体内,内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握把连接固定,外壳体的两端与握把连接或者外壳体与内壳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外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握把通过定位销连接,且外壳体的两侧面分别与握把的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左握把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嵌入在外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内壳体左端设置有挡板,第一凸起部与挡板通过紧固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外壳体的两侧面分别与握把的侧面接触,外壳体的长度大于内壳体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右握把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嵌入在外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嵌入内壳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健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