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足底保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足部按摩仪,包括:壳体,其上设有两个鞋型热敷凹槽;按摩支撑板,其上设有多个按摩突起点,多个按摩突起点穿过鞋型热敷凹槽;足底振动按摩装置,其用于驱动按摩支撑板上下振动;石墨烯发热层,两个鞋型热敷凹槽的底部均设有一石墨烯发热层;拱形足背按摩带,其两端分别横跨两个鞋型热敷凹槽后固定于对应的壳体的侧部上;鞋套,每个鞋套各放置于一个鞋型热敷凹槽内,鞋套的鞋垫内嵌设有一药层;足背按摩器,两个足背按摩器各设于一个鞋型热敷凹槽对应的拱形足背按摩带的内侧。该设备以石墨烯发热膜作为发热源对药层加热,更好地将药效发挥,同时结合足底和足背进行按摩,使得理疗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足部按摩仪
本技术属于足底保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足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足底按摩器的盆底有序的按摩突头配合高频振动反复搓动足底穴位反射区能帮助人体血液循环和代谢作用进行调节,经常性使用具有消除疲劳,舒经活络加强血液循环,强化五胜功能激活免疫功能等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足底按摩器还具备加热功能,但大部分产品一般采用电阻丝进行发热,电阻丝需要的发热电压较大,通常采用市电加电源适配器提供电源,市电电压较大,存在安全隐患,且辐射也较大。进一步的,市场上的足底按摩器也引入了结合加热药物结合对足底做保健热疗,但是大多采用蒸汽或者水浴的方式,蒸汽或者水浴较容易导电,且市电电压较大,导致安全隐患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足部按摩仪,采用石墨烯发热膜作为发热源,无需采用市电供电,克服市电电压较大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石墨烯加热使用时具备良好的保健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足部按摩仪,包括:壳体,其上设有两个鞋型热敷凹槽,每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内均设有多个穴位按摩通孔;按摩支撑板,其上设有多个按摩突起点,该按摩支撑板设于所述鞋型热敷凹槽的下方,多个所述按摩突起点各穿过一个所述穴位按摩通孔;足底振动按摩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按摩支撑板上下振动;石墨烯发热层,两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的底部均设有一所述石墨烯发热层;拱形足背按摩带,其两端分别横跨两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后固定于对应的壳体的侧部上;可调节松紧带,其连接于所述拱形足背按摩带与所述壳体之间以调节所述可调节松紧带的松紧度;鞋套,每个所述鞋套各放置于一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内,所述鞋套的鞋垫内嵌设有一药层;及足背按摩器,两个该足背按摩器各设于一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对应的所述拱形足背按摩带的内侧。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调节松紧带由松紧带及卡扣组成,所述松紧带固定于所述拱形足背按摩带的外侧,两个所述卡扣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各安装于一个所述卡扣上以调节松紧度。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足底振动按摩装置包括:振动轴、振动臂及振动电机,所述振动轴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振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按摩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振动臂的一端铰接于壳体的内侧,所述振动轴的另一端通过振动支撑轮抵于所述振动臂上,所述振动臂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所述振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偏心主动轮并与所述从动轮啮合以由所述振动电机驱动所述按摩支撑板上下振动。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足背按摩器包括:支架、内环按摩球组、外环按摩球组及按摩电机,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拱形足背按摩带的内侧,所述内环按摩球组和外环按摩球组依次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按摩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旋转。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单片机、旋转调节开关、三个加热继电器、按摩开关、电机继电器、直流变压器及电池,所述旋转调节开关的三个输出端口各与所述单片机的一个端口连接;三个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各与所述单片机的一个端口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直流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直流变压器的三个输出端各通过一个所述加热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所述石墨烯发热层连接,所述按摩开关和电机继电器的线圈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一个端口连接,所述按摩电机和振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单片机为51单片机。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为12V电池。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为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开设有对应多个所述按摩突起点的多个通孔。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石墨烯足部按摩仪,使用时将脚穿上带有药层的鞋套,将脚放置于鞋型热敷凹槽内,通过可调节松紧带使拱形足背按摩带压紧脚背,启动石墨烯发热层对药层进行加热,启动足背按摩器对足背的环穴进行按摩,启动足底振动按摩装置带动按摩突起点对脚底的穴位进行按压,借此,使得穴位按压能够结合加热药物同时作用,药力能够经过脚底的毛孔进行吸收,效果更佳,且石墨烯具有高热导率,高强度性,以石墨烯作为导热材料,仪器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更快,更均匀,能够发射对人体有利的远红外线,具有极好的理疗效果。2.本技术中足背按摩器采用双环按摩球组对壮医足背环穴进行按摩,能够起到更好的理疗效果。3.本技术引入三级加热,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温度加热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石墨烯足部按摩仪的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拱形足背按摩带的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鞋套的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足底振动按摩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石墨烯足部按摩仪的电路原理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鞋型热敷凹槽,3-按摩突起点,4-拱形足背按摩带,5-可调节松紧带,6-鞋套,61-药层,7-足背按摩器,71-支架,72-内环按摩球组,73-外环按摩球组,8-石墨烯发热层,9-按摩支撑板,10-振动轴,11-振动支撑轮,12-支架,13-振动臂,14-从动轮,15-偏心主动轮,16-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4所示,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足部按摩仪,包括:壳体1、按摩支撑板9、足底振动按摩装置、石墨烯发热层8、拱形足背按摩带4、可调节松紧带5、鞋套6、足背按摩器7、单片机C51、旋转调节开关S2、三个加热继电器K2、K3、K4、按摩开关S1、电机继电器K1、直流变压器T1及电池16;壳体1上设有两个并排的鞋型热敷凹槽2,每个鞋型热敷凹槽2内均设有多个穴位按摩通孔;按摩支撑板9上设有多个按摩突起点3,按摩支撑板9设于鞋型热敷凹槽2的下方,多个按摩突起点3各穿过一个穴位按摩通孔延伸到鞋型热敷凹槽2内,足底振动按摩装置包括:振动轴10、振动臂13及振动电机M2,振动轴10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于壳体1内,振动轴10的一端连接按摩支撑板9的底部,振动臂13的一端铰接于壳体1的内侧的支架12上,振动轴10的另一端通过振动支撑轮11抵于振动臂上,振动臂13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14,振动电机M2的驱动轴上设有偏心主动轮15并与从动轮14啮合以由振动电机M2驱动偏心主动轮15、从动轮14转动,从而带动振动臂13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按摩支撑板9上下振动。两个鞋型热敷凹槽2的底部均设有一石墨烯发热层8,石墨烯发热层8优选为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8开设有对应多个按摩突起点3的多个通孔。拱形足背按摩带4的两端分别横跨两个鞋型热敷凹槽2后固定于对应的壳体1的侧部上;可调节松紧带5由松紧带及卡扣组成,松紧带固定于拱形足背按摩带4的外侧,两个卡扣分别固定于壳体1的一侧,松紧带的两端各安装于一个卡扣上以调节松紧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足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其上设有两个鞋型热敷凹槽,每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内均设有多个穴位按摩通孔;/n按摩支撑板,其上设有多个按摩突起点,该按摩支撑板设于所述鞋型热敷凹槽的下方,多个所述按摩突起点各穿过一个所述穴位按摩通孔;/n足底振动按摩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按摩支撑板上下振动;/n石墨烯发热层,两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的底部均设有一所述石墨烯发热层;/n拱形足背按摩带,其两端分别横跨两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后固定于对应的壳体的侧部上;/n可调节松紧带,其连接于所述拱形足背按摩带与所述壳体之间以调节所述可调节松紧带的松紧度;/n鞋套,每个所述鞋套各放置于一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内,所述鞋套的鞋垫内嵌设有一药层;以及/n足背按摩器,两个该足背按摩器各设于一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对应的所述拱形足背按摩带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足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上设有两个鞋型热敷凹槽,每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内均设有多个穴位按摩通孔;
按摩支撑板,其上设有多个按摩突起点,该按摩支撑板设于所述鞋型热敷凹槽的下方,多个所述按摩突起点各穿过一个所述穴位按摩通孔;
足底振动按摩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按摩支撑板上下振动;
石墨烯发热层,两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的底部均设有一所述石墨烯发热层;
拱形足背按摩带,其两端分别横跨两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后固定于对应的壳体的侧部上;
可调节松紧带,其连接于所述拱形足背按摩带与所述壳体之间以调节所述可调节松紧带的松紧度;
鞋套,每个所述鞋套各放置于一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内,所述鞋套的鞋垫内嵌设有一药层;以及
足背按摩器,两个该足背按摩器各设于一个所述鞋型热敷凹槽对应的所述拱形足背按摩带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足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松紧带由松紧带及卡扣组成,所述松紧带固定于所述拱形足背按摩带的外侧,两个所述卡扣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各安装于一个所述卡扣上以调节松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足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振动按摩装置包括:振动轴、振动臂及振动电机,所述振动轴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振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按摩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振动臂的一端铰接于壳体的内侧,所述振动轴的另一端通过振动支撑轮抵于所述振动臂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章桓,吉忻,蒙皓阳,农彬,蓝毓营,蒋敏捷,韦玉兰,冷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