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颈椎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47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临床用颈椎治疗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常规颈椎治疗装置不便携带的问题,包括基座和按摩机构,所述基座包括弧形托座,弧形托座的后端连接有两个弧形条,两个弧形条左右对称,所述每个弧形条的后端连接有一个弧形连接件,每个弧形连接件的内壁通过尼龙粘扣与按摩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两个头部垫,每个头部垫的下端面设有魔术贴刺面,每个头部垫的上端面设有魔术贴毛面,基座的上端面设有同样的魔术贴毛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床用颈椎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临床用颈椎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人正不断的增多,现有的颈椎治疗装置多为较大的锻炼器材,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不便携带,不能根据需求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因此,颈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时间问题不能坚持治疗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轻便且结构巧妙的颈椎治疗装置就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用颈椎治疗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颈椎治疗装置不便携带的问题,便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治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基座和按摩机构,所述基座包括弧形托座,弧形托座的后端连接有两个弧形条,两个弧形条左右对称,所述每个弧形条的后端连接有一个弧形连接件,每个弧形连接件的内壁通过尼龙粘扣与按摩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两个头部垫,每个头部垫的下端面设有魔术贴刺面,每个头部垫的上端面设有魔术贴毛面,基座的上端面设有同样的魔术贴毛面。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棉布套,棉布套内设有记忆棉。优选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弧形壳体,弧形壳体内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可在腔体内上下滑动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壳体的前壁设有多个条形孔,每个条形孔内设有一个可在条形孔内前后滑动的滑板,每个滑板的前端固定有多个按摩球,每个滑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杆,弧形块上下滑动形成按摩球前后滑动的结构。优选的,所述弧形壳体内壁的后侧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销杆;所述弧形块的后端开设有一个可与销杆配合的滑槽,圆盘转动,销杆与滑槽配合形成弧形块上下滑动的结构。优选的,所述弧形壳体的后侧设有尼龙粘扣刺面,每个弧形连接件的内侧设有尼龙粘扣毛面,尼龙粘扣刺面与尼龙粘扣毛面相互配合形成按摩机构与基座可拆卸的连接机构。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颈椎治疗装置不便携带的问题,便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治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按摩机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弧形块与销杆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图4和图5给出,本技术包括基座5和按摩机构16,按摩机构16可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按摩治疗,所述基座5包括弧形托座8,弧形托座8用来承托患者的头部,弧形托座8的后端连接有两个弧形条7,两个弧形条7均向内凸出用来夹持患者的颈部,两个弧形条7左右对称,所述每个弧形条7的后端连接有一个弧形连接件6,每个弧形连接件6的内壁通过尼龙粘扣与按摩机构16可拆卸连接,尼龙粘扣为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做过多叙述;为了实现对患者的颈部进行牵引,所述基座5的上端设有两个头部垫3,每个头部垫3的下端面设有魔术贴刺面,每个头部垫3的上端面设有魔术贴毛面,基座5的上端面设有同样的魔术贴毛面,将头部垫3依次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然后再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基座5上,头部垫3可对头部进行向上的承托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颈部进行牵引。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基座5包括棉布套,棉布套内设有记忆棉,头部垫3的材质与基座5的材质相同。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和图4给出,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所述按摩机构16包括弧形壳体1,弧形壳体1内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可在腔体内上下滑动的弧形块10,所述弧形壳体1的前壁设有多个条形孔11,每个条形孔11内设有一个可在条形孔11内前后滑动的滑板9,每个滑板9的前端固定有多个按摩球2,每个滑板9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杆4,弧形块10上下滑动形成按摩球2前后滑动的结构。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由图3和图4给出,为了实现弧形块10上下滑动,所述弧形壳体1内壁的后侧设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圆盘13,圆盘13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销杆15;所述弧形块10的后端开设有一个可与销杆15配合的滑槽14,圆盘13转动,销杆15与滑槽14配合形成弧形块10上下滑动的结构。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由图3和图4给出,为了实现按摩机构16与基座5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形壳体1的后侧设有尼龙粘扣刺面,每个弧形连接件6的内侧设有尼龙粘扣毛面,尼龙粘扣刺面与尼龙粘扣毛面相互配合形成按摩机构16与基座5可拆卸的连接机构。本技术使用时,为了实现对患者的颈部进行牵引,所述基座5的上端设有两个头部垫3,每个头部垫3的下端面设有魔术贴刺面,每个头部垫3的上端面设有魔术贴毛面,基座5的上端面设有同样的魔术贴毛面,将头部垫3依次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然后再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基座5上,头部垫3可对头部进行向上的承托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颈部进行牵引,弧形托座8的后端连接有两个弧形条7,两个弧形条7均向内凸出用来夹持患者的颈部,两个弧形条7左右对称,所述每个弧形条7的后端连接有一个弧形连接件6,每个弧形连接件6的内壁通过尼龙粘扣与按摩机构16可拆卸连接,为了实现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按摩治疗,弧形壳体1的后侧设有尼龙粘扣刺面,每个弧形连接件6的内侧设有尼龙粘扣毛面,尼龙粘扣刺面与尼龙粘扣毛面相互配合形成按摩机构16与基座5可拆卸的连接机构,按摩机构16可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按摩治疗。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颈椎治疗装置不便携带的问题,便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治疗。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临床用颈椎治疗装置,包括基座(5)和按摩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包括弧形托座(8),弧形托座(8)的后端连接有两个弧形条(7),两个弧形条(7)左右对称,所述每个弧形条(7)的后端连接有一个弧形连接件(6),每个弧形连接件(6)的内壁通过尼龙粘扣与按摩机构(16)可拆卸连接;/n所述基座(5)的上端设有两个头部垫(3),每个头部垫(3)的下端面设有魔术贴刺面,每个头部垫(3)的上端面设有魔术贴毛面,基座(5)的上端面设有同样的魔术贴毛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临床用颈椎治疗装置,包括基座(5)和按摩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包括弧形托座(8),弧形托座(8)的后端连接有两个弧形条(7),两个弧形条(7)左右对称,所述每个弧形条(7)的后端连接有一个弧形连接件(6),每个弧形连接件(6)的内壁通过尼龙粘扣与按摩机构(16)可拆卸连接;
所述基座(5)的上端设有两个头部垫(3),每个头部垫(3)的下端面设有魔术贴刺面,每个头部垫(3)的上端面设有魔术贴毛面,基座(5)的上端面设有同样的魔术贴毛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颈椎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包括棉布套,棉布套内设有记忆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颈椎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16)包括弧形壳体(1),弧形壳体(1)内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可在腔体内上下滑动的弧形块(10),所述弧形壳体(1)的前壁设有多个条形孔(11),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江波刘杏丽马亮亮赵朝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