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文权专利>正文

集束折叠式系列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7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折叠式家具,特别是集束折叠式管子家具的新型设计,包括折叠床、桌、扶手椅和椅的系列设计,此系列家具由可折叠支架,可折叠铰接件及柱梁等件组合而成,因而具有能迅速折叠并集成一束的共同特性,而且重量轻,折叠后体积小,便于使用和携带。(*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折叠式家具,特别是集束折叠式管子家具的新型设计,包括折叠床、桌、扶手椅和椅的设计。此系列家具由可折叠支架、可折叠铰接件及柱梁等组合而成,因而具有能迅速折叠并集成一束的共同特性,而且重量轻,折叠后体积小,便于使用和携带。有一种已公知的集束折叠床是铁木结构的具有交叉铰接支架的帆布床。但是这种床要用粗而重的硬木做骨架,折叠后的体积和重量都是比较大的。还有一种钢管折叠床只能折叠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扁平矩形体,体积仍然比较大。其折叠后的宽度仍等于床身的宽度,其长度为床身长度的二分之一。另一种钢管床是将钢管用特制接头套接而成,故拆卸和组装比较费工费时。此床拆卸后便成散件,零件容易散失。现有的钢管扶手椅折叠后体积仍然相当大,折叠后的长度等于靠背的长度,宽度等于椅子的宽度。现有折叠桌折叠后的宽度等于桌面宽度,它的交叉铰接的折叠脚比桌面长得多,折叠后伸出桌面一长截。折叠椅结构与折叠桌差不多,折叠后的体积也大。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系列轻便而且折叠后体积小的家具,为旅游、野营和家居乘凉提供便携的家具。这种新型家具折叠后的体积为它所有管子集成一束后所具有的体积,因而便于存放,而且折叠和铺开不用工具、紧固件或插接件连接,操作简单,便于使用。铺开折叠床和桌子的步序是1.纵向拉伸;2.横向拉伸;3.穿套横档。折叠过程则相反,先拆下横档,然后横向折叠,最后纵向折叠。折叠扶手椅只要提起靠背横梁和前脚横梁即能合拢。铺开和收拢折叠椅只要拉开和收拢椅脚和座面的斜撑连接活动圈即可。由于本新型家具的重量和折叠后体积都比已知的折叠式家具小,本新型成套家具可以很方便地放在汽车后行李厢、室内壁角门后等狭小空间内,携带使用的方便为其它家具所不及。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系列的结构。附附图说明图1是集束折叠式管子床的结构透视图。床面是用高强度纤维编织物套在纵梁⑤、和横档⑥上构成。骨架由金属或高强度复合材料管材制成。骨架由纵梁⑤、横档⑥和前中后三个由同样零件构成的可折叠支架组成。各组件用连接片铰接、铆接及焊接。可折叠支架由立柱①横梁②斜撑③连动片④构成。横档⑥穿过床面套管套在纵梁外端。附图2是集束折叠式四立柱管子桌结构透视图。桌面是用矩形截面的塑料管或木材长条以挠性带子连结而成。横档⑥塑料管或木条用螺钉固定在挠性带上,收藏时桌面可卷成一束,铺开时将横档⑥套在纵梁⑤外端上,桌面便固定在桌子的纵梁上。骨架由金属或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骨架由纵梁⑤横档⑥及前后二个可折叠支架组成。各组件用连接片铰接、铆接及焊接。可折叠支架由立柱①横梁②斜撑③连动片④构成。附图3是集束折叠式管子扶手椅骨架结构透视图。椅座面和靠背面是用高强度纤维编织物套在座面横梁和靠背管上构成。骨架是用金属或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扶手椅骨架由前脚①、后脚②、座面③、扶手④、靠背⑤等管件、杆件铰接及连接构成。椅的左部和右部用可折叠横梁铰接,其中后脚横梁⑦与座面中横梁⑧用二根连动杆铰接,以使纵向折叠与展开和横向折叠与展开能同时进行。折叠时只要提起前脚横梁⑥和靠背横梁⑨便能合拢。连接片是⑩。附图4是集束折叠式单立柱椅骨架结构透视图。它由具有两组弹性挡片的中心立管①和类似构造的座面的底脚可折叠支架构成。可折叠支架由平梁②和铰接与平梁中部的斜撑③构成。支架斜撑③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能顺立管轴向移动的活动套圈⑤上。支架平梁②的向心端铰接在中心立管的固定圈④上。当将活动套圈移动时则能使所有的支架同时收叠或展开。当支架平梁在展开的水平位置时,弹性挡片将活动套圈挡住,只有按下弹性挡片才能收叠支架。两座面支架平梁②外末端可插接或铰接靠背杆管⑥。用软索或折叠管连接座面平梁②的外末端以支撑座面编织物。靠背面是用编织物套在靠背管上构成。附图5是集束折叠式单立柱桌的骨架结构透视图。它由具有两组弹性挡片的中心立管①和类似构造的桌面和底脚可折叠支架构成。可折叠支架由平梁②和铰接于平梁中部的斜撑③构成。支架斜撑③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能顺立管轴向移动的活动套圈⑤上。支架平梁②的向心端铰接在中心立管的固定圈④上。当将活动套圈移动时能使所有的支架同时收叠或展开。当支架平梁在展开水平位置时,弹性挡片将活动套圈挡住,只有按下弹性挡片才能收叠支架。桌面支架平梁②外末端可铰接折叠管以支撑桌面。桌面用矩形截面的塑料管或木材等长条用挠性带子连结而成。横档⑥和矩形截面塑料管或木材长条用螺钉固定在挠性带上。横档⑥套在平梁②的外末端上。收藏时桌面可卷成一束。单立柱折叠桌造型简洁优美,又可造成各式多边形或园形桌面。本技术可用普通管材型材和铆钉通过锯、冲剪、锉、钻、焊、铆等简单加工方法在普通工场制造出来,无需配备复杂的加工机床设备。权利要求1.折叠床特别是集束折叠式管子床的骨架由纵梁⑤横档⑥和前中后三个同样结构的可折叠支架用连接片铰接、铆接及焊接组成,床面是编织物套在纵梁和横档上,其特征是可折叠支架由立柱①横梁②斜撑③连动片④构成,横档⑥穿过床面套在纵梁⑤上。2.折叠桌特别是集束折叠式四立柱管子桌的骨架由纵梁⑤横档⑥和前后两个同样结构的可折叠支架用连接片铰接、铆接及焊接组成。其特征是可折叠支架由立柱①横梁②斜撑③连动片④构成。横档⑥套在纵梁⑤上。3.按照权利要求2.的折叠桌,其特征是桌面是用矩形截面的塑料管或木材长条用挠性带子连结而成。横档⑥和塑料管(或木条)用螺钉固定在挠性带上,收藏时桌面可卷成一束。4.折叠椅特别是集束折叠式扶手椅的骨架由前脚①后脚②座面③扶手④靠背⑤各管件杆件铰接连接构成。椅座面及靠背面是编织物套在座面横梁⑧及靠背管⑤上。其特征是椅的左部管件和右部管件用可折叠横梁铰接,其中的后脚横梁⑦与座面中横梁⑧用二根连动杆铰接。折叠时只要提起前脚横梁⑥和靠背横梁⑨即可合拢,反之则展开。5.折叠椅特别是集束折叠式单立柱椅的骨架由具有二组弹性挡片的中心立管①,类似构造的座面和底脚可折叠支架构成。其特征是可折叠支架由平梁②和一端铰接于平梁中部的斜撑③构成。斜撑③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能顺立管①轴向移动的活动套圈⑤上。支架平梁②的向心端铰接在中心立管①的固定套圈④上。两座面平梁末端可铰接或插接靠背杆管⑥。用软索或折叠管连接座面平梁末端以支撑座面编织物,靠背面是编织物套在靠背管上构成。6.单立柱折叠桌特别是集束折叠式单立柱管子桌由具有二组弹性挡片的中心立管①、类似构造的桌面和底脚可折叠支架构成。其特征是可折叠支架由平梁②和一端铰接于平梁中部的斜撑③构成。斜撑③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能顺立管①轴向移动的活动套圈⑤上。支架平梁②的向心端铰接在中心立管①的固定圈④上。桌面用矩形截面的塑料管或木材等材料长条用挠性带子连结而成。横档⑥和矩形截面塑料管或木材长条用螺钉固定在挠性带上。收藏时桌面可卷成一束。横档⑥套在平梁②的外端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折叠式家具,特别是集束折叠式管子家具的新型设计,包括折叠床、桌、扶手椅和椅的系列设计,此系列家具由可折叠支架,可折叠铰接件及柱梁等件组合而成,因而具有能迅速折叠并集成一束的共同特性,而且重量轻,折叠后体积小,便于使用和携带。文档编号A47C4/00GK2117787SQ9221535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刘文权 申请人:刘文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床特别是集束折叠式管子床的骨架由纵梁⑤横档⑥和前中后三个同样结构的可折叠支架用连接片铰接、铆接及焊接组成,床面是编织物套在纵梁和横档上,其特征是:可折叠支架由立柱①横梁②斜撑③连动片④构成,横档⑥穿过床面套在纵梁⑤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