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用室外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0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热泵用室外换热器,在平行流动型热泵用室外换热器中,波纹状翅片在相对扁平管向通风方向的上游和下游凸出的部分上没有设置通常的百叶窗,即只在波纹状翅片的两端设置宽度短的小百叶窗。这种热泵用室外换热器能够解决:在现有结构的平行流动型换热器中,除霜时水的排放性较差,在冬季低温情况下长时间进行致热运行时,换热器存在结冰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式空调器(room air con)、箱式空调器(package air con)等平行流动型热泵用室外换热器
技术介绍
平行配置的多个扁平管和波纹状翅片在与通风相垂直的方向上交替层叠,每个扁平管的两端都连接到一对中空的联管箱上,针对这样一种平行流动型换热器,图3是换热器整体的立体图,图4是其一部分的放大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平行配置的多个扁平管1之间夹着与扁平管热连接的波纹状翅片2。波纹状翅片在通风方向上的深度FD大于上述扁平管在通风方向上的深度TD,与上述扁平管的风向上游端相比,上述波纹状翅片的风向上游端部分朝着风向上游方向突出。只在上述波纹状翅片的沿着通风方向距风向上游端一定长度的下游侧设置百叶窗3。通风空气4通过流入波纹状翅片2之间流过百叶窗3的间隙,同时,在通过波纹状翅片2时,空气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传给在扁平管1的多个小孔5中流动的蒸发性介质6。蒸发性介质6的流动方向在空调制冷运行时是图4中M的反方向,在致热运行时是图示的M方向。平行配置的扁平管1的两端连到上下中空联管箱11上,在那里形成蒸发性介质6的进出口。在换热器的左右端安装有端板12,用来保护波纹状翅片2。专利文献1特开平6-147785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当空调进行致热运行时,送给室外换热器的通风空气4是冷的,这时扁平管1作为蒸发器使用,通过波纹状翅片2从通风空气4中吸取冷凝潜热,这就使通风空气4从波纹状翅片2之间通过时进一步逐渐冷却。这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为过饱和状态,当扁平管1或波纹状翅片2的壁面温度为0℃以下时,过饱和水蒸气变成冰,在这些壁面上结霜,长时间的不断结霜就会堵塞通风道。这样当结霜在某种程度以上运行时,由于致热性能降低,会通过让制冷剂逆转来进行除霜运行。在除霜运行时,扁平管或波纹状翅片表面的霜融化,通过波纹状翅片上所具有的百叶窗向下方滴落。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由于仅在上述波纹状翅片的从风向上游端沿风向的一定长度的下游侧设置百叶窗3,因此在没有百叶窗的上游侧翅片上还滞留着从翅片上没有落下的水滴,这些滞留的水滴在从除霜运行恢复到致热运行时又结成冰,因此存在着在下次的除霜运行中这些冰不融化、最糟时还会使结成的冰不断长大这样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确保将除霜时残留在翅片上的水确实排到换热器外,而不会担心其结冰的平行流动型热泵用换热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平行流动型热泵用室外换热器是将平行配置的多个扁平管和波纹状翅片在与风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交替层叠而形成的热泵用室外换热器,其中,上述波纹状翅片在通风方向的深度(长度)大于上述扁平管在通风方向的深度(长度),上述波纹状翅片在相对扁平管向通风方向的上游和下游凸出的突出部分上、或在其的一部分上具有比上述波纹状翅片中央部分横向短的小百叶窗。采用以上结构,就能提供一种在除霜时翅片表面上不会残留水、确保水流掉、不担心结冰的平行流动型热泵用室外换热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热泵用室外换热器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热泵用室外换热器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和现有平行流动型热泵用室外换热器的整体立体图。图4是现有平行流动型热泵用室外换热器的局部立体图。图中1-扁平管,2-波纹状翅片,3-百叶窗,4-通风空气,5-扁平管内的小孔,6-蒸发性介质,11-中空联管箱,12-端板,31-小百叶窗,32-小百叶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立体图和整体立体图。在热泵用室外换热器中,在平行配置的多个扁平管1之间夹着通过与扁平管热连接的波纹状翅片2。各扁平管1垂直地立着,相对于扁平管1在通风方向的深度TD,波纹状翅片2在通风方向的深度FD更大。这里,通过使波纹状翅片2在通风方向的深度FD增大,能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在波纹状翅片2上设有百叶窗3。此外,在波纹状翅片2相对扁平管1向通风方向的上游和下游凸出的部分或其一部分上,只在波纹状翅片2的两端部分设置2个横向设置的宽度较窄的小百叶窗31。平行配置的扁平管1的两端连接到上下的中空联管箱11上,其形成蒸发性介质6的进出口。在换热器的左右端安装端板12,用来保护波纹状翅片2。通风空气4流过波纹状翅片2的过程中,通风空气热量被高效地传递(放热或吸热),使流过扁平管1的多个小孔5中的蒸发性介质6被加热(或冷却)。在小孔5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来促进传热的小凹凸。在空调器进行致热运行时,蒸发性介质6被加热蒸发在图1的M方向上流动。在具备结霜条件的空调致热运行中,当因在换热器上结霜而使换热器温度下降时,就进入除霜运行。进入除霜运行时,与空调致热运行的情况相反,蒸发性介质6在换热器中通过放热而冷凝。放出的热量使翅片表面的霜溶解变成水,由于波纹状翅片2具有相对扁平管1向通风方向上游和下游凸出的部分,而且在翅片的整个面上都设置了百叶窗3、31,因此在翅片表面上不会残留水,能确保水流走而不存在结冰问题。此外,由于在波纹状翅片2的相对扁平管1向其通风方向上游和下游凸出的部分或一部分上没有设置通常的百叶窗3,即只在波纹状翅片2的两端部分设置了小百叶窗31,因此使在除霜运行时相对扁平管1向翅片传热的路径不会受百叶窗3的阻碍而变少,从而缩短了除霜所需的时间。由于在横向上设置了两个小百叶窗31,热流在大小百叶窗之间的部分变窄,路径变长,同时在容易产生搭桥(bridge)现象的翅片两侧的折返部上,由于存在百叶窗而能有效地将积水去除。(实施例2)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立体图。在图2中,波纹状翅片2在相对扁平管1向通风方向上游和下游凸出的部分或一部分上,横向地设置一个窄宽度的小百叶窗32。如果采用以上结构,在发生结霜后进行除霜运行时,由于波纹状翅片2包括相对扁平管1向通风方向上游和下游凸出的部分,而且在翅片的整个面上都配置了百叶窗3、32,因此,翅片表面的霜溶解形成的水不会残留在翅片表面上,确保让其流下而不存在结冰问题。另外,由于波纹状翅片2在相对扁平管1向通风方向上游和下游凸出的部分或一部分上没有设置通常的百叶窗3,而是设置了比上述百叶窗短的小百叶窗32,因此使在除霜运行时相对扁平管1向翅片传热的路径较少地受到百叶窗3的阻碍,从而缩短了除霜时间。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波纹状翅片2虽然相对扁平管1向通风方向上游和下游凸出,但即使只向上游或下游凸出的情况,也不会有损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横向上只设置了一个小百叶窗32,因此翅片两侧的折返部成为传热的路径,使传热面更宽,路径更简单。另外,虽然搭桥(brige)的排水也有可能变差一些,但水滴容易滞留在翅片端部中央附近,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此处设置一个小百叶窗的情况比第一实施例去除积水的效果更好。(专利技术的效果)如果使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平行流动型热泵用换热器,由于波纹状翅片在相对扁平管向其通风方向的上游和下游凸出的部分或一部分上没有设置通常的百叶窗,只在波纹状翅片的两端部分设置小百叶窗,因此能确保翅片表面的霜溶解形成的水流下而不产生结冰问题。而且,使在除霜运行时相对扁平管向翅片传热的路径较少地受到百叶窗的阻碍,从而缩短了除霜时间。权利要求1.一种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用室外换热器,是将平行配置的多个扁平管和波纹状翅片在与通风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交替层叠而形成的热泵用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波纹状翅片在通风方向的深度大于上述扁平管在通风方向的深度,上述波纹状翅片在相对扁平管向通风方向的上 游及下游凸出的突出部分或其的一部分上、设有比上述波纹状翅片中央部分横向宽度短的小百叶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尾孝横山昭一山口成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