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长大隧道进行紧急救援站设计时,将排烟口设置于隧道拱顶,有利于利用“烟囱”效应排除有害气体。拱顶排烟道的结构关系复杂,施工难度高。在设计排烟道时,常设有若干竖直段排烟道与正洞拱顶直接贯通连接,竖直段排烟道通过其它排烟道与外界连通。在对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时,常在拱顶上方设有一段水平段排烟道,以水平段排烟道作为施工便道,将竖直段排烟道的施工轮廓在水平段排烟道所在隧道底部进行位置放样,从上而下进行开挖,进而组织若干竖直段排烟道的施工。竖直段排烟道的施工类似于竖井施工。目前,竖井施工可采用自上而下的钻爆法和自下而上的反井施工法。前者通过竖向运输从井口出渣,存在坠落安全风险,施工效率低;后者主要用于开阔的场地条件,且需要配备反井钻机设备,但隧道及排烟道的空间有限,大型设备难以进入。因此,将上述两种竖井段施工方法直接用于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存在一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水平段排烟道(1)的底部,测量放样出对应竖直段排烟道(2)的中心位置,以中心位置为基准,从内向外依次标记先导洞(3)的内圈位置以及所述竖直段排烟道(2)的开挖轮廓的外圈位置;/nS2.在内圈范围内人工开挖所述先导洞(3),将所述先导洞(3)与正洞贯通;施工时,在所述先导洞(3)的洞口端设置锁口圈梁(31),对所述先导洞(3)的已开挖部分设置护壁(32);/nS3.拆除所述锁口圈梁(31)及所述护壁(32),在所述开挖轮廓的外圈范围内,采用控制爆破法扩挖,从所述先导洞(3)出渣,将所述竖直段排烟道(2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水平段排烟道(1)的底部,测量放样出对应竖直段排烟道(2)的中心位置,以中心位置为基准,从内向外依次标记先导洞(3)的内圈位置以及所述竖直段排烟道(2)的开挖轮廓的外圈位置;
S2.在内圈范围内人工开挖所述先导洞(3),将所述先导洞(3)与正洞贯通;施工时,在所述先导洞(3)的洞口端设置锁口圈梁(31),对所述先导洞(3)的已开挖部分设置护壁(32);
S3.拆除所述锁口圈梁(31)及所述护壁(32),在所述开挖轮廓的外圈范围内,采用控制爆破法扩挖,从所述先导洞(3)出渣,将所述竖直段排烟道(2)与正洞贯通;在所述开挖轮廓的洞口端设置上部圈梁(23),对所述开挖轮廓的已开挖部分施作初期支护(21);
S4.在所述竖直段排烟道(2)与正洞的连接围岩处,设置下部圈梁(25);
S5.在正洞搭设施工台架,由下至上依次进行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及养护,对所述开挖轮廓进行衬砌(22)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洞(3)直径为1.8-2.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每开挖深度达0.8-1.3m,设置所述护壁(32)。
技术研发人员:龙杰,张涛,邸成,张伦,喻渝,朱勇,周跃峰,姜波,罗永刚,尹后继,陈锡武,王若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