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36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确定水平段的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根据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在均匀分段的原则下,确定每个酸压裂分段内储层物性最差的位置为封隔器的下入深度,一体化管柱为同时实现分段完井、分段改造、气举排液和生产的油管;在各酸压裂分段处安装封隔器,在相邻两个封隔器之间安装滑套;下入一体化管柱和水平井直井段的气举生产管柱;循环顶替出水平井内的泥浆,溶胀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坐封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通过向水平井内投入树脂球打开各酸压裂分段内的滑套,酸压裂作业后返排树脂球和酸岩反应残液,并实现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酸压改造是碳酸盐岩储层最重要的进攻性增产技术之一,尤其对于储层物性差、有效厚度薄、自然产能低的油气藏,水平井分段改造是最经济有效的增产方式。水平井分段改造技术在扩大裂缝沟通范围、增加酸液波及体积、提高单井产量和缩短投资回收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起源于北美地区的页岩气革命主要得益于水平井分段改造技术的进步。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分别占到约47%和60%,鉴于碳酸盐岩储层多发于有天然裂缝,储层物性较好,改造方式以基质酸化和常规酸压为主。随着世界油气开发的不断进行,低渗透、超低渗透、薄层碳酸盐岩储层也逐渐得到重视,但常规开发和改造方式的增产效果差、有效期段。但是,现有技术中,水平井的分段完井、分段改造、作业后人工举升投产过程需要分别进行,且需要在各自的过程中分别下入作业管柱,使得作业时间长、作业程序复杂、发生井下事故的可能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气举投产一体化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平井的分段完井、分段改造和人工举升投产过程作业时间长、作业程序复杂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确定水平井的水平段的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根据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在水平段的一体化管柱均匀分段的原则下,确定每个酸压裂分段内储层物性最差的位置为封隔器的下入深度,一体化管柱为同时实现分段完井、分段改造、气举排液和生产的油管;根据封隔器的下入深度,在一体化管柱的各酸压裂分段处安装封隔器,在相邻两个封隔器之间安装滑套;下入所述一体化管柱和水平井直井段的气举生产管柱;循环顶替出水平井内的泥浆,并溶胀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坐封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通过向水平井内投入不同直径、逐级增大的树脂球来逐级打开各酸压裂分段内的滑套,根据每段酸压裂施工参数完成各酸压裂分段的酸压裂作业;酸压裂作业后直接采用一体化管柱返排所述树脂球和酸岩反应残液,并实现生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平井的分段完井和分段改造过程作业时间长、作业程序复杂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确定水平井的水平段的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深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在水平段的一体化管柱均匀分段的原则下,确定每个酸压裂分段内储层物性最差的位置为封隔器的下入深度,一体化管柱为同时实现分段完井、分段改造、气举排液和生产的油管;下入设备,用于下入所述一体化管柱和水平井直井段的气举生产管柱,在所述一体化管柱的各酸压裂分段处根据封隔器的下入深度安装有封隔器,在相邻两个封隔器之间安装有滑套;泵注设备,用于循环顶替出所述水平井内的泥浆,并溶胀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坐封设备,用于坐封压差式悬挂封隔器;作业设备,用于通过向水平井内投入不同直径、逐级增大的树脂球来逐级打开各酸压裂分段内的滑套,根据每段酸压裂施工参数完成各酸压裂分段的酸压裂作业;返排设备,用于返排所述树脂球和酸岩反应残液,使得所述水平井投入生产,实现生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平井的分段完井和分段改造过程作业时间长、作业程序复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任意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平井的分段完井和分段改造过程作业时间长、作业程序复杂的技术问题。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了在水平井分段完井阶段下入一体化管柱,该一体化管柱为油管,使得在完井、改造以及生产时都可以使用该一体化管柱来完成,无需再针对分段完井、分段改造、气举生产等过程另外下入管柱。同时,采用一体化管柱后,在分段完井的同时为实现分段改造创造了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分别下入多趟管柱来实现完井及改造的过程。此外,在水平井分段完井及分段改造一体化实现后,可以直接采用该一体化管柱进行气举投产,减少了以往分别完井、改造及投产的施工程序,即实现了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投产一体化工艺,有利于大幅度节约作业时间和降低作业费用,同时,也减少了施工工序并降低了可能存在的作业风险,为开发低渗透、难动用薄层碳酸盐岩油气藏提供了有效手段。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段数优化对比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中测井解释结果及封隔器设计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根据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例如,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确定水平井的水平段的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根据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在水平段的一体化管柱均匀分段的原则下,以有效封隔储层为目的,确定每个酸压裂分段内储层物性最差的位置为封隔器的下入深度,一体化管柱为可以同时实现分段完井、分段改造、气举排液和生产的油管;步骤102:根据封隔器的下入深度,在一体化管柱的各酸压裂分段处安装封隔器,在相邻两个封隔器之间安装滑套;下入所述分段完井一体化管柱和水平井直井段的气举生产管柱;步骤104:循环顶替出水平井内的泥浆,并溶胀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步骤106:坐封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步骤108:通过向水平井内投入不同直径、逐级增大的树脂球来逐级打开各酸压裂分段内的滑套,根据每段酸压裂施工参数完成各酸压裂分段的酸压裂作业;步骤110:酸压裂作业后直接采用一体化管柱返排树脂球和酸岩反应残液,并实现生产。由图1所示的流程可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了在水平井分段完井阶段下入一体化管柱,该一体化管柱为油管,使得在完井、改造以及生产时都可以使用该一体化管柱来完成,无需再针对分段完井、分段改造、气举生产等过程另外下入管柱。同时,采用一体化管柱后,在分段完井的同时为实现分段改造创造了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分别下入多趟管柱来实现完井及改造的过程。此外,在水平井分段完井及分段改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确定水平井的水平段的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n根据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在水平段的一体化管柱均匀分段的原则下,确定每个酸压裂分段内储层物性最差的位置为封隔器的下入深度,所述一体化管柱为同时实现分段完井、分段改造、气举排液和生产的油管;/n根据封隔器的下入深度,在所述一体化管柱的各酸压裂分段处安装封隔器,在相邻两个封隔器之间安装滑套;下入所述一体化管柱和水平井直井段的气举生产管柱;/n循环顶替出水平井内的泥浆,并溶胀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n坐封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n通过向水平井内投入不同直径、逐级增大的树脂球来逐级打开各酸压裂分段内的滑套,根据每段酸压裂施工参数完成各酸压裂分段的酸压裂作业;/n酸压裂作业后直接采用一体化管柱返排所述树脂球和酸岩反应残液,并实现生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确定水平井的水平段的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
根据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在水平段的一体化管柱均匀分段的原则下,确定每个酸压裂分段内储层物性最差的位置为封隔器的下入深度,所述一体化管柱为同时实现分段完井、分段改造、气举排液和生产的油管;
根据封隔器的下入深度,在所述一体化管柱的各酸压裂分段处安装封隔器,在相邻两个封隔器之间安装滑套;下入所述一体化管柱和水平井直井段的气举生产管柱;
循环顶替出水平井内的泥浆,并溶胀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
坐封各酸压裂分段处的封隔器;
通过向水平井内投入不同直径、逐级增大的树脂球来逐级打开各酸压裂分段内的滑套,根据每段酸压裂施工参数完成各酸压裂分段的酸压裂作业;
酸压裂作业后直接采用一体化管柱返排所述树脂球和酸岩反应残液,并实现生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下入所述一体化管柱之前,完成通井、刮壁以及模拟通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顶替出所述水平井内的泥浆,包括:
依次向所述水平井内泵注高粘隔离液、盐水以及清水,通过高粘隔离液、盐水以及清水顶替所述水平井内的泥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坐封各酸压裂分段内的封隔器,包括:
对于遇油膨胀型封隔器,利用循环顶替到封隔器下入深度的柴油溶胀坐封遇油膨胀封隔器;
对于压差式悬挂封隔器,向所述水平井内投入预设尺寸的钢球到坐封球座,通过井口打压的方式,逐级增加一体化管柱内的压力值并稳压,坐封压差式悬挂封隔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树脂球的直径逐级增加,根据酸压裂分段数、投入树脂球的个数和所述一体化管柱的内径来确定相邻两级所述树脂球的直径尺寸差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返排所述树脂球,包括:
当所述树脂球为可溶性材料时,在完成每段酸压裂分段的酸压裂作业的最后阶段向所述水平井泵注溶解型介质,溶解所述树脂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返排所述树脂球,包括:
当所述树脂球为非可溶性材料且允许通过工具回收时,在对各酸压裂段分段完成酸压作业后或在生产过程中捞出所述树脂球。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水平井的直井段安装多级气举阀,通过环空注氮气气举的方式增加举升能量和单井产量,并返排所述树脂球和酸岩反应后的残液。


9.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改造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确定水平井的水平段的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
深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酸压裂分段数和裂缝间距,在水平段的一体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合文鄢雪梅崔明月张宝瑞赫安乐梁冲晏军孙玉平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