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a)确定待酸化注水井储层渗透率,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A;b)确定注水井累计注水量,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B;c)确定注水井投注时间,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C;d)确定注水井注入介质,不同注入介质对应不同系数D;e)确定注水井前期累计措施次数,不同次数对应不同系数E;f)确定酸化半径r,确定油层厚度h,确定储层孔隙度φ;g)建立注入酸体积模型V=(ABCDE)πφ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开采
,具体的涉及一种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酸化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油气井增产措施之一,能有效解除钻完井及生产过程中对储层造成的伤害,提高油气产量。常规酸化是按照一定顺序向储层中注入一定类型、浓度的酸液和添加剂组成的配方酸液,溶蚀地层岩石部分矿物或者孔隙、裂缝内的堵塞物,提高地层或裂缝渗透性,改善渗流条件,达到恢复或提高油气井产能的目的。但是,常规酸化施工作业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要求,要求现场配制所需酸液,然后进行前置液、处理液、后置液等施工程序。由于目前的施工工艺复杂、现场施工条件有限,设备运输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因此,研发形成了不动管柱在线酸化工艺技术,其酸液不需要现场配制,而且施工工艺简单,改造效果优异。但目前在酸液用量上仍然沿用常规的经验公式,未考虑注水井本身的井况、储层特征等方面,不能根据每口井的实际情况合理给出酸液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考虑了在线酸化施工过程中的井况、注水时间、注水介质、储层特征、措施次数等因素,最终确定酸液用量,使得在线酸化达到更好的酸化效果,提高采收率。一种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a)确定待酸化注水井储层渗透率,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A;b)确定注水井累计注水量,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B;c)确定注水井投注时间,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C;d)确定注水井注入介质,不同注入介质对应不同系数D;e)确定注水井前期累计措施次数,不同次数对应不同系数E;f)确定酸化半径r,确定油层厚度h,确定储层孔隙度φ;g)建立注入酸体积模型V=(ABCDE)πφr2h,确定最终酸液用量,并按照此用量进行在线酸化。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渗透率的级别划分以及对应的系数A包括:渗透率为10-50mD时,为低渗,A=0.8;渗透率为1-10mD时,为特低渗,A=1;渗透率为0.3-1.0mD时,为超低渗,A=1.2;渗透率为<0.3mD时,为致密储层,A=1.5。所述累计注水量即为该注水井的历史累计注水量。优选地,步骤b)中,对累计注水量按每5000方进行级别划分。更优选地,步骤b)中,累计注水量的级别划分以及对应的系B包括:累计注水量小于或等于5000方,B=1;累计注水量大于5000方而小于10000方,B=1.05;累计注水量大于或等于10000方而小于15000方,B=1.1;累计注水量大于或等于15000方而小于20000方,B=1.15;累计注水量大于或等于20000方而小于30000方,B=1.2;累计注水量大于或等于30000方,B=1.25。所述投注时间即为投注年限,指该井的历史投注年限。优选地,步骤c)中,不同投注时间的级别划分以及对应的系C包括:投注时间不到6个月,对应系数C=0.8;投注时间大于或等于6个月而少于1年,C=1;投注时间大于或等于1年而少于2年,C=1.1;投注时间大于或等于2年而少于4年,C=1.2;投注时间大于或等于4年,C=1.3。优选地,步骤d)中,不同注入介质对应不同系数D包括:注入介质为清水时,对应系数D=1;注入介质为采出水时,对应系数D=1.2。前期累计措施次数即为该注水井在此次在线酸化之前所进行过的措施累计次数。包括酸化、酸压、压裂等措施。优选地,步骤e)中,不同前期累计措施次数对应不同系数E包括:前期未进行过措施的,对应系数E=0.85;前期进行过一次措施的,对应系数E=1.0;前期进行过二次措施的,对应系数E=1.1;前期进行过三次措施的,对应系数E=1.2;前期进行过四次及以上措施的,对应系数E=1.5。优选地,步骤f)中,酸化半径为此次在线酸化所设定的酸化半径,且r=1.5m-4.0m;油层厚度为施工井的油层厚度h;储层孔隙度φ为施工井的孔隙度。本专利技术的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考虑了井况、注水时间、注水介质、储层特征、措施次数等因素,最终确定酸液用量,使得在线酸化达到更好的酸化效果,提高采收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口注水井在线酸化施工过程中酸液用量的优化方法。该井为姬塬油田长8层一口注水井,该井渗透率为0.56mD,属于超低渗透储层;累计注水量为13875方;投注时间为1年8个月;注入介质为清水;前期未进行过增注措施;设定其酸化半径为3米;该井油层厚度为8米;储层孔隙度为12%。拟对该井进行在线酸化施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注入酸体积公式V=(ABCDE)πφr2h进行计算。其中A=1.2、B=1.1、C=1.1、D=1、E=0.85;φ=12%,h=8,r=3,则V=1.2×1.1×1.1×1×0.85×3.14×0.12×9×8=33.48(m3)。故该井的在线酸化施工酸液用量为33.5方。该井在进行在线酸化施工后,注水压力由措施前的21.5MPa下降到16.2MPa,日注水量由2方增加到25方,满足配注要求,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效果较好。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口注水井在线酸化施工过程中酸液用量的优化方法。该井为靖安油田长2层一口注水井,该井渗透率为10.2mD,属于低渗透储层;累计注水量为25875方;投注时间为3年2个月;注入介质为采出水;前期进行过2次增注措施;设定其酸化半径为2.5米;该井油层厚度为10米;储层孔隙度为16%。拟对该井进行在线酸化施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注入酸体积公式V=(ABCDE)πφr2h进行计算。其中A=0.8、B=1.2、C=1.2、D=1.2、E=1.1;φ=16%,h=10,r=2.5,则V=0.8×1.2×1.2×1.2×1.1×3.14×0.16×6.25×10=47.75(m3)。故该井的在线酸化施工酸液用量为47.75方。该井在进行在线酸化施工后,注水压力由措施前的22.5MPa下降到18.8MPa,日注水量由3方增加到35方,满足配注要求,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效果较好。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a)确定待酸化注水井储层渗透率,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A;/nb)确定注水井累计注水量,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B;/nc)确定注水井投注时间,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C;/nd)确定注水井注入介质,不同注入介质对应不同系数D;/ne)确定注水井前期累计措施次数,不同次数对应不同系数E;/nf)确定酸化半径r,确定油层厚度h,确定储层孔隙度φ;/ng)建立注入酸体积模型V=(ABCDE)πφ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确定待酸化注水井储层渗透率,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A;
b)确定注水井累计注水量,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B;
c)确定注水井投注时间,并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系数C;
d)确定注水井注入介质,不同注入介质对应不同系数D;
e)确定注水井前期累计措施次数,不同次数对应不同系数E;
f)确定酸化半径r,确定油层厚度h,确定储层孔隙度φ;
g)建立注入酸体积模型V=(ABCDE)πφr2h,确定最终酸液用量,并按照此用量进行在线酸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渗透率的级别划分以及对应的系数A包括:渗透率为10-50mD时,为低渗,A=0.8;渗透率为1-10mD时,为特低渗,A=1;渗透率为0.3-1.0mD时,为超低渗,A=1.2;渗透率为<0.3mD时,为致密储层,A=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对累计注水量按每5000方进行级别划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水井在线酸化酸液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累计注水量的级别划分以及对应的系数B包括:累计注水量小于或等于5000方,B=1;累计注水量大于5000方而小于10000方,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慕立俊,巨亚锋,张随望,陆小兵,宋昭杰,隋蕾,邓志颖,王尔珍,王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