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自校正载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4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自校正载车板,该载车板由左边梁、右边梁、后挡板和浪板围合成一个矩形空间,所述矩形空间的中部设置有横向铺板、纵向铺板、辊杠和后端板,纵向铺板设置在矩形空间纵向靠近中间的位置,两侧辊杠设置在纵向铺板的两侧,横向铺板设置在矩形空间横向靠近中间的位置,通过横向铺板将纵向铺板和两侧辊杠从横向分开,辊杠和纵向铺板的一端与浪板连接,辊杠(6)和纵向铺板(5)的另一端与后端板(13)的固定端连接,后端板(1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还包括:和左右边框连接的矫正机构和推臂机构,所述矫正机构用于使先进入载车板的车轮相对载车板的位置居中,推臂机构用于使后进入载车板的车轮相对于载车板的位置居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省了停车时间,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自校正载车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载车板
,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自校正载车板。
技术介绍
现在的机械停车库是靠司机把车停正,有时要反复停几次才能把车停正,加之,驾驶技术较差的很难将车停正,非常耽误时间。因而,司机不愿意去升降升降横移机械库停车,导致市面大量升降横移机械库闲置。本技术可保证依次高效将车停正,缩短了停车时间,不受驾驶员驾驶技术的差别约束。目前的载车板上没有校正装置,靠司机自己把车停正,这个对大部分司机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有时停一次车司机要上下好几次才能把车停正,在存取车高峰期,需要排队等一两个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动力自校正载车板,缩短了停车的时间,提高了停车的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动力自校正载车板,包括左边梁、右边梁和固定在左边梁、右边梁之间的后挡板和浪板,左边梁、右边梁、后挡板和浪板围合成一个矩形空间,所述矩形空间的中部设置有横向铺板、纵向铺板、辊杠和后端板,纵向铺板设置在矩形空间纵向靠近中间的位置,两侧辊杠设置在纵向铺板的两侧,横向铺板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自校正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边梁(1)、右边梁(2)和固定在左边梁(1)、右边梁(2)之间的后挡板(4)和浪板(3),左边梁(1)、右边梁(2)、后挡板(4)和浪板(3)围合成一个矩形空间,所述矩形空间的中部设置有横向铺板(7)、纵向铺板(5)、辊杠(6)和后端板(13),纵向铺板(5)设置在矩形空间纵向靠近中间的位置,两侧辊杠(6)设置在纵向铺板(6)的两侧,横向铺板(7)设置在矩形空间横向靠近中间的位置,通过横向铺板将纵向铺板(5)和两侧辊杠(6)从横向分开,辊杠(6)和纵向铺板(5)的一端与浪板连接,辊杠(6)和纵向铺板(5)的另一端与后端板(13)的固定端连接,后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自校正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边梁(1)、右边梁(2)和固定在左边梁(1)、右边梁(2)之间的后挡板(4)和浪板(3),左边梁(1)、右边梁(2)、后挡板(4)和浪板(3)围合成一个矩形空间,所述矩形空间的中部设置有横向铺板(7)、纵向铺板(5)、辊杠(6)和后端板(13),纵向铺板(5)设置在矩形空间纵向靠近中间的位置,两侧辊杠(6)设置在纵向铺板(6)的两侧,横向铺板(7)设置在矩形空间横向靠近中间的位置,通过横向铺板将纵向铺板(5)和两侧辊杠(6)从横向分开,辊杠(6)和纵向铺板(5)的一端与浪板连接,辊杠(6)和纵向铺板(5)的另一端与后端板(13)的固定端连接,后端板(1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还包括:和左、右边梁连接的矫正机构和推臂机构,所述矫正机构用于使先进入载车板的车轮相对载车板的位置居中,推臂机构用于使后进入载车板的车轮相对于载车板的位置居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校正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板为翘板,所述翘板的固定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左边梁和右边梁连接,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在没有产生扭力时使所述翘板的自由端向上翘起倾斜于水平面;
所述推臂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推臂传动轴(14)和推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云胜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嘉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