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177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位监测装置,涉及车位检测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位检测装置防水性能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外壳体内设置有呈凸字形的内壳体,内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检测模块的空腔,内壳体的凸部螺纹连接有上盖,上盖与内壳体顶端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有凸起,内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与凸起卡接的凹槽,外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一,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形成排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弧形的上盖以及密封板,保证装置安装时具有好的密封性,通过通孔二、排水槽以及通孔一,将装置外部的水排到地底,提高装置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位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位检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汽车数量急剧增加,随之带来停车难的问题,实时获取车位的占用信息可以有效帮助引导城市交通,减少驾驶员寻找车位花费的时间,同时减少汽车在盲目寻找车位途中的能源消耗,节省时间、节约资源,车位检测主要采用超声波检测、红外线探测、图像识别和地磁检测等方式。车位检测器多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使用时埋于地面之下约1-2公分,由于塑料壳体在压力的作用下易老化发生形变,导致汽车检测器存在密封性不足,水或水汽进入外壳内,腐蚀内部PCB板上器件,导致地磁检测器失效。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519407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地埋式车位检测器,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检测器本体,所述检测器本体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下方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电子器件,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与外壳通过超声波焊接使密封盖与外壳之间形成密闭空间。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性差的问题,但密封盖与外壳通过超声波进行焊接,当密封盖破损时不能更换,而能拆卸的监测装置存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的车位监测装置,通过设置弧形的上盖以及密封板,保证装置安装时具有好的密封性,通过通孔二、排水槽以及通孔一,将装置外部的水排到地底,提高装置的防水性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位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和用于检测车位状态的检测模块,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呈凸字形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检测模块的空腔,所述内壳体的凸部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与内壳体顶端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设有凸起,所述内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与凸起卡接的凹槽,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一,所述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形成排水槽,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与间隙相配的通孔二,所述上盖的顶面为弧形,所述上盖上设有若干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通孔二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检测模块安装在内壳体的空腔内,当上盖与内壳体螺纹连接时,密封板位于内壳体凸部与上盖之间,且密封板上的凸起嵌入凹槽内,使密封板与内壳体卡接,使密封板牢固的位于内壳体与上盖之间,将放置检测模块的空腔密封,能对内壳体的空腔起到密封的作用,对放置在空腔内的检测模块起到保护作用,当遇到雨天时,上盖上的水沿着弧形的顶面向装置外围流动,通过引流槽的设置将水引流至通孔二内,通过第二外壳以及第一外壳之间的排水槽,将水从第一外壳底端的通孔一排出,防止水流入内壳体从而导致线路板等设备出现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壳体顶端的外围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以及上盖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盖挤压密封板时,形变的弹性件起到缓冲的作用,也对密封板及上盖产生一个作用力,使上盖与内壳体紧密连接,防止螺纹出现松动导致出现密封性不佳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壳体与第二外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若干根散热柱,所述散热柱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以及第二外壳的内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壳体与第二外壳之间留有间隙,且在间隙内设置与第二外壳和内壳体连接的散热柱,将装置内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柱传递到第二外壳上,当水流过第二外壳和第一外壳之间的排水槽时,也能快速的带走第二外壳上积蓄的热量,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外壳和内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密封胶,通过密封胶填补内壳体和上盖连接处的间隙,使装置具有更好的密封性,防止气态的水汽从缝隙中渗入内壳体内,从而提高对检测模块起到较好的防潮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若干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阵列粘接在第一外壳外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外壳外阵列设置加强筋,不仅能加强第一外壳的的强度,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第一外壳破裂导致出现密封性差的问题,也能增加第一外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装置更牢固的安装在地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的表面设有两道纵肋以及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纵肋以及横肋,不仅能加强加强筋的强度,也增加了加强筋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当监测装置埋入地下时,通过加强筋上的横肋和纵肋,增加加强筋与外部水泥的接触面积,使监测装置安装的更加牢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密封板与内壳体连接,保证放置检测模块的空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然后通过上盖与内壳体螺纹连接将密封板限制在内壳体和上盖之间,进一步加强装置内部的气密性,弹性件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弹性形变并通过密封板对上盖产生一个向外的作用力,对内壳体与上盖连接处的螺纹起到螺纹自锁的效果,防止由于外部震动导致上盖松动,从而影响装置的气密性,通过上盖使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向装置外围流动,并且通过设置引流槽,将装置表面的水引流到外壳一和外壳二之间的排水槽内,并从第一外壳底端的通孔一流入地底,防止装置内外积蓄大量的水,同时流经排水槽的水能带走内壳体通过散热柱积蓄在第二外壳上的热量,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空腔;4、密封板;5、上盖;6、通孔二;7、第一外壳;8、第二外壳;9、排水槽;10、通孔一;11、凸起;12、弹性件;13、散热柱;14、间隙;1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车位监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人们首先在呈凸字形的内壳体2凸部的外周壁上加工出外螺纹,然后在内壳体2凸部的顶端加工出环形的凹槽,并在凸部的中央加工出一个空腔3,接着将内壳体2的底端粘接在第二壳体的内部,然后将若干根圆柱状的散热柱13安装在内壳体2和第二外壳8之间,使散热柱13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2的外周壁以及第二外壳8的内壁粘接,接着人们通过铣刀在第一外壳7的底端开设出若干个通孔一10,然后将第二外壳8的底端粘接在第一外壳7内部的底面上组成外壳体1,使第一外壳7与第二外壳8之间形成排水槽9,且排水槽9与通孔一10连通,接着人们在上盖5的顶面开设若干条引流槽,然后通过铣刀在上盖5上开设出与通孔二6,且通孔二6与排水槽9连通,接着人们将树脂材质的密封胶填充在内壳体2与第二外壳8之间的间隙14内,然后人们将地磁传感器作为检测模块安装在内壳体2的空腔3内,接着将若干橡胶弹簧作为弹性件12粘接在内壳体2凸部顶端的外围上,然后将橡胶材质的密封板4放置在内壳体2凸部的顶端,使密封板4底端的凸起11嵌入到凸部的凹槽内,接着将上盖5与内壳体2螺纹连接,使密封板4通过上盖5与内壳体2相互挤压实现对空腔3的密封,然后将不锈钢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位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用于检测车位状态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呈凸字形的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的顶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检测模块的空腔(3),所述内壳体(2)的凸部螺纹连接有上盖(5),所述上盖(5)与内壳体(2)顶端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上设有凸起(11),所述内壳体(2)的顶端开设有与凸起(11)卡接的凹槽,所述外壳体(1)包括第一外壳(7)和第二外壳(8),所述第一外壳(7)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一(10),所述第二外壳(8)与第一外壳(7)之间形成排水槽(9),所述上盖(5)上开设有与间隙(14)相配的通孔二(6),所述上盖(5)的顶面为弧形,所述上盖(5)上设有若干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通孔二(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位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用于检测车位状态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呈凸字形的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的顶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检测模块的空腔(3),所述内壳体(2)的凸部螺纹连接有上盖(5),所述上盖(5)与内壳体(2)顶端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上设有凸起(11),所述内壳体(2)的顶端开设有与凸起(11)卡接的凹槽,所述外壳体(1)包括第一外壳(7)和第二外壳(8),所述第一外壳(7)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一(10),所述第二外壳(8)与第一外壳(7)之间形成排水槽(9),所述上盖(5)上开设有与间隙(14)相配的通孔二(6),所述上盖(5)的顶面为弧形,所述上盖(5)上设有若干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通孔二(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标沈春雷陈奕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君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