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框架的破坏机制密切相关,抗震设计规范提出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通常采用增大系数法来实现。然而,实际震害及研究表明,框架结构“柱铰”破坏机制比较普遍,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设计中忽略了现浇楼板对框架梁端抗弯承载力所起的贡献作用。实际上框架结构中,现浇楼板与梁共同浇注,参与了梁的受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框架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现浇楼板内的钢筋会使框架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增大20%~30%,甚至有些情况下会增大近1倍,这并不符合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解决现浇楼板会增大框架梁抗弯承载力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现浇楼板和框架梁,所述现浇楼板的四个角与框架梁的端部连接处设有L形的隔断槽,所述隔断槽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等 ...
【技术保护点】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楼板和框架梁,所述现浇楼板的四个角与框架梁的端部连接处设有L形的隔断槽,所述隔断槽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等于相应方向现浇楼板跨度的1/8,所述隔断槽内设有填充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楼板和框架梁,所述现浇楼板的四个角与框架梁的端部连接处设有L形的隔断槽,所述隔断槽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等于相应方向现浇楼板跨度的1/8,所述隔断槽内设有填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槽的顶部和底部均为钢丝网结构的混凝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槽靠近现浇楼板的两个内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上下平行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有挤塑板,上下相邻的挤塑板之间填充有第一苯板,所述挤塑板和第一苯板均位于两个混凝土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塑板插入到插槽中后,挤塑板与框架梁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内竖直填充有第二苯板。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