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2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属于绿色节能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建筑底壁;多块竖直围绕设置在建筑底壁承载面上的建筑外墙;以及盖合在建筑外墙顶部的建筑顶壁,建筑外墙上对称开设有调节式的通风机构,建筑顶壁处设置有辅助通风机构,建筑顶壁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太阳能温度调控机构,其中,通风机构包括:多个对称开设在建筑外墙上的窗口;安装在窗口位置处、与窗口相匹配的窗框;以及设置在窗口侧壁位置处的第一调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能够通过控制对流口的大小、对流口的形态,从而能够在室内进行风速、风量相应的调节,达到对室内的通风进行调节、控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节能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节能建筑中,往往会考虑通过节能的制冷和制热技术来保持房屋内的舒适性,但是,房屋除了温度的调控以外,往往还需要进行良好的通风,如果仅仅是在室内的封闭环境下进行制冷和制热,将会大大降低房屋的舒适度,影响室内人员的工作生活。而在现有的节能建筑物内,一般都设有内部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功能是促进建筑物内空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流通,满足室内人员从事各种活动的需要。目前,通风系统比较常用的方案是在建筑物上加开通风窗,具体是在建筑物每层的外壁上增设窗口,在建筑物顶部增设通风天窗,在建筑物内增设通风通道或管路,加大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对流。然而,目前的窗口形状单一、大小固定,往往需要通过窗户对窗口进行收窄或者扩大而调节进出风的风量,但室内环境需要多种的状态,有时候需要加强对流、有时候需要减缓对流,单一的窗口、窗户较难达到良好控制对流的效果,例如外撑式的窗户,外撑的架体会阻碍风进入室内;而滑移式的窗户,往往又是窗口的实际通风面积远小于窗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建筑底壁(11);多块竖直围绕设置在所述建筑底壁(11)承载面上的建筑外墙(12);以及盖合在所述建筑外墙(12)顶部的建筑顶壁(13),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外墙(12)上对称开设有可调节式、用于调节室内通风的通风机构,所述建筑顶壁(13)处设置有用于辅助室内通风的辅助通风机构,所述建筑顶壁(13)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调控室内温度的太阳能温度调控机构,其中,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多个对称开设在所述建筑外墙(12)上的窗口(21);安装在所述窗口(21)位置处、与所述窗口(21)相匹配的窗框(22);以及设置在所述窗口(21)侧壁位置处、用于改变窗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建筑底壁(11);多块竖直围绕设置在所述建筑底壁(11)承载面上的建筑外墙(12);以及盖合在所述建筑外墙(12)顶部的建筑顶壁(13),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外墙(12)上对称开设有可调节式、用于调节室内通风的通风机构,所述建筑顶壁(13)处设置有用于辅助室内通风的辅助通风机构,所述建筑顶壁(13)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调控室内温度的太阳能温度调控机构,其中,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多个对称开设在所述建筑外墙(12)上的窗口(21);安装在所述窗口(21)位置处、与所述窗口(21)相匹配的窗框(22);以及设置在所述窗口(21)侧壁位置处、用于改变窗口(21)与气流接触时开口大小的第一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建筑外墙(12)内部、位于所述窗框(22)一侧的空腔(221);设置在所述空腔(221)内、与所述空腔(221)相匹配的预制框(222);可调节式设置在所述预制框(222)位置处的安装板(223);以及设置在所述预制框(222)内、驱动所述安装板(223)进行位移的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四条对称一致、且竖直开设在所述预制框(222)两侧内壁位置的第一滑槽(2241);四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23)两侧、与所述第一滑槽(2241)相匹配且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2241)中的第一滑块(2242);竖直开设在所述预制框(222)非开设有所述第一滑槽(2241)内侧壁上的第二滑槽(2243);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2243)上的第二滑块(2244);竖直转动连接在所述预制框(222)内、位于所述安装板(223)一侧位置处的螺纹条(2245);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条(2245)上的移动块(2246);贯穿所述安装板(223)同一侧面上两所述第一滑块(2242)、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2244)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2246)相固定的横杆(2247);以及设置在所述预制框(222)内、位于所述安装板(223)一侧、用于驱动所述螺纹条(2245)进行转动的动力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23)内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板(223)相贯通的内腔(225),所述内腔(225)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安装板(223)与气流接触时底部板体形状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四条对称开设在所述内腔(225)内壁位置处的第三滑槽(2251);四块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三滑槽(2251)中的第三滑块(2252);两对称固定在同一所述内腔(225)侧壁的所述第三滑块(2252)上的移动板(2253);贯穿所述移动板(2253)、开设在所述移动板(2253)内部的槽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