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养护及施工作业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工程养护及施工作业控制区分别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组成,为有效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在过渡区与缓冲区之间,可以设置防冲撞装置,以加强防护作用。但目前实际使用中多采用刚式防冲撞装置,一旦发生事故对车辆及人员伤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通过气压耗能缓冲作用,消耗碰撞产生的能量,既可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起到防护作用,又通过柔性耗能缓冲,尽可能保护车辆及人员安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一支撑框架沿养护及施工作业控制区车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外侧设有第一充气叠合层,所述第一充气叠合层包括若干气肋式膜结构充气垫,第一支撑框架内侧设有用于固定其位置的第一固定件。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内侧的若干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一支撑框架(1)沿养护及施工作业控制区车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外侧设有第一充气叠合层(2),所述第一充气叠合层(2)包括若干气肋式膜结构充气垫,第一支撑框架(1)内侧设有用于固定其位置的第一固定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一支撑框架(1)沿养护及施工作业控制区车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外侧设有第一充气叠合层(2),所述第一充气叠合层(2)包括若干气肋式膜结构充气垫,第一支撑框架(1)内侧设有用于固定其位置的第一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内侧的若干第一斜撑杆(11),该第一斜撑杆(11)下端与位于第一支撑框架(1)内侧的地锚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框架(3),所述第二支撑框架(3)位于第一充气叠合层(2)远离非封闭车道一端;第二支撑框架(3)内侧设有用于固定其位置的第二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支撑框架(3)内侧的若干第二斜撑杆,该第二斜撑杆下端与位于第二支撑框架(3)内侧的地锚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柔性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叠合层(2)靠近非封闭车道一端设有第二充气叠合层(4),第二充气叠合层(4)包括若干气肋式膜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