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30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一种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属于医学实验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鼠尾静脉进针穿刺注射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提高鼠尾扎针成功率的鼠尾注射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鼠尾固定组件和扎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鼠尾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固定转轮,底板上位于固定转轮的侧方通过第一滑槽设置有活动转轮,活动转轮上设置有使活动转轮靠向固定轮的复位弹簧;所述扎针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能沿转轴横向滑动,且能随转轴转动的滑块,滑块下方设置有针筒,针筒内设置有沿针筒滑动的针头;所述针筒与固定转轮和活动转轮之间相对应;所述固定转轮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所述转轴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学实验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鼠尾静脉进针穿刺注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学研究中,大鼠(如SD大鼠,Wistar大鼠等)、小鼠(如昆明小鼠)和人类同属于哺乳类动物,具备与人类相似的器官结构以及基因。由于其具有质量小、性情温顺、生长快、繁殖周期短,抗病能力强等优点而在实验室被选为动物模型研究对象。通过在大鼠或小鼠身上进行模拟人体的药理、毒理实验、肿瘤实验及其他各种急、慢性反应实验,取得了医学界所公认的瞩目成就,极大的推动了人类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造福人类。实践中,大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目前的给药方式有灌胃给药,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尾静脉注射等。其中尾部静脉注射(又称鼠尾静脉穿刺)是一项最重要的给药方法,相对其他给药方式,不但药理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最贴近人体给药方式,而且可以节约药量和实验动物数量。但实践中,人们发现由于鼠尾静脉较细,尾静脉埋藏比较深,特别是大鼠由于其尾部角质层和静脉细小,成功穿刺非常困难,尤其是尾静脉呈“方形”或“竹节状”者,穿刺给药成功率很低。从而造成实验者特别是初学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20),底板(20)上设置有鼠尾固定组件和扎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鼠尾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20)上的固定转轮(4),底板(20)上位于固定转轮(4)的侧方通过第一滑槽设置有活动转轮(3),活动转轮(3)上设置有使活动转轮(3)靠向固定轮的复位弹簧(5);所述扎针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20)上的转轴(1),转轴(1)上设置有能沿转轴(1)横向滑动,且能随转轴(1)转动的滑块(2),滑块(2)下方设置有针筒(17),针筒(17)内设置有沿针筒(17)滑动的针头(19);所述针筒(17)与固定转轮(4)和活动转轮(3)之间相对应;所述固定转轮(4)通过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20),底板(20)上设置有鼠尾固定组件和扎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鼠尾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20)上的固定转轮(4),底板(20)上位于固定转轮(4)的侧方通过第一滑槽设置有活动转轮(3),活动转轮(3)上设置有使活动转轮(3)靠向固定轮的复位弹簧(5);所述扎针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20)上的转轴(1),转轴(1)上设置有能沿转轴(1)横向滑动,且能随转轴(1)转动的滑块(2),滑块(2)下方设置有针筒(17),针筒(17)内设置有沿针筒(17)滑动的针头(19);所述针筒(17)与固定转轮(4)和活动转轮(3)之间相对应;所述固定转轮(4)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所述转轴(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与固定转轮(4)的轴固定连接的水平伞齿(11),水平伞齿(11)与一固定的竖直伞齿(13)配合;竖直伞齿(13)上设置有固定直齿,固定直齿(21)通过齿形带(14)与所述转轴(1)上的从动直齿(1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轮(4)和活动转轮(3)表面设置有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7)内设置有针头(19)的推力弹簧(28),针头(19)侧面设置有与针筒(17)配合的楔形卡(29),针筒(17)上相应于楔形卡(29)设置有按钮(18);所述针筒(17)表面相应于针头(19)设置有观察滑道,针头(19)上设置有与观察滑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相轩孙洪赞卢再鸣石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