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8829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霉抗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新型防霉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10~30份,水溶性聚合物6~10份,羟烷基壳聚糖10~15份,氨基寡糖素10~15份,萝卜硫素8~12份,生物表面活性剂6~10份,木芙蓉叶提取物8~12份,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的复方提取物10~15份,垂盆草浸提物6~10份以及水40~50份。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防霉抗菌剂经浸渍或浸轧后整理所制得的织物,具有防臭、防腐蚀等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高,经30次洗涤抑菌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保护人体健康,提高衣物的穿着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霉抗菌剂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仅人体上半身的皮肤上每平方米就有50~5000个微生物,其中有些是对人体有益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也有许多微生物是有损于人体健康的,他们可以生存于人们日常使用的织物中,如袜子、内衣、内裤、棉被、床单、毛巾等,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这些微生物以人体分泌的汗液、油脂、皮屑或织物本身的分解物质作为营养品迅速繁殖,形成大量有害的细菌,它们能催化代谢产物分解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胺类等有臭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加上细菌本身的分泌物及其死骸腐烂的气味,释放出令人恶心的臭味,更为严重的是它们还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异常的刺激,诱发各种皮肤疾病,甚至能够传播各种疾病如性病、皮肤病等,影响健康。除此之外,微生物的存在还会导致织物纤维大分子降解,使织物出现脆损、变色、霉变等现象,影响服装及装饰品的外观、色泽;对于一些军用物品,例如降落伞、炮衣、帐篷等,则会危及安全,影响战斗力,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杀死有害微生物。实际上,人类使用抗菌剂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几千年前,世界上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就已将香料用于防腐;古埃及人就知道在伤口上覆盖银片来防止细菌感染;古希腊人就已经知道将铜片钉在船底,可以减少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蚀;蒙古牧民就已经使用银碗盛装羊奶使奶水保鲜;商代就己懂得用汞医疗癫疾等皮肤病;西汉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文物中,许多织物也都经过了防霉处理。可见很久以前,先人们就己将杀菌、消毒、防霉、防腐技术应用到实践中。织物抗菌处理是指用能杀灭对人体和衣物有害的微生物的药剂来处理织物或纤维。然而现有的织物的抗菌防霉处理,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以使经本专利技术浸渍或浸轧后整理制得的织物,具有防臭、防腐蚀等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高的抑菌率,从而保护人体健康,提高衣物的穿着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10~30份,水溶性聚合物6~10份,羟烷基壳聚糖10~15份,氨基寡糖素10~15份,萝卜硫素8~12份,生物表面活性剂6~10份,木芙蓉叶提取物8~12份,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的复方提取物10~15份,垂盆草浸提物6~10份,水40~50份。其中,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并在表面活性剂的配合下,具有增效杀菌的作用;羟烷基壳聚糖是壳聚糖通过羟烷基化改性得到的高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并且水溶性相较壳聚糖优异很多;水溶性聚合物能够使本专利技术的防霉抗菌剂具有速效和持效性,能保持长期的优越效果。作为优选地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20份,水溶性聚合物8份,羟烷基壳聚糖13份,氨基寡糖素12份,萝卜硫素10份,生物表面活性剂8份,木芙蓉叶提取物10份,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的复方提取物12份,垂盆草浸提液8份,水25份。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复配物,其中,所述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2)∶(3~5)。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选自鼠李糖脂、海藻糖脂、槐糖脂、纤维二糖脂和脂肽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复方提取物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青黛30~40%、南蛇藤40~50%和白茅根10~20%组成。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复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按比例混合,粉碎,微波水提,提取时间为30~40分钟,微波功率为600W,温度为50~75℃;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醇沉,真空抽滤,减压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05~1.1g/cm3的复方提取物。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垂盆草浸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垂盆草粉碎,以70~85%乙醇为溶剂,按照料液质量比为1∶(6~10)的比例,浸泡8~12小时,然后75~85℃回流提取二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5小时,收集回流提取液,得到垂盆草浸提物。基于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新型防霉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溶性聚合物用1/2的水配成水溶液;(2)将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羟烷基壳聚糖、氨基寡糖素、萝卜硫素、木芙蓉叶提取物和垂盆草浸提物加入上一步骤得到的水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的复方提取物,混合浸渍36~48小时,干燥,充分研磨成混合物;(3)将上一步骤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剩余的1/2水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新型防霉抗菌剂。基于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新型防霉抗菌剂在织物加工处理中的应用,包括浸轧、脱水和烘干步骤,将所述新型防霉抗菌剂配制为质量浓度10~30g/L的整理液;将织物通过所述整理液浸轧,轧余率为50~80%;在30~120℃温度下将织物烘干;和/或,包括浸渍、脱水和烘干步骤,将织物浸渍20~30分钟,将所述新型防霉抗菌剂的用量为2~3%o.w.f,浴比为1∶(10~20);在30~120℃温度下将织物烘干。基于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目的在于保护上述新型防霉抗菌剂在织物加工处理中的应用得到的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中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和羟烷基壳聚糖复配,协同增效提高了防霉抗菌剂的速效和持效性,耐久性和耐水洗性;水溶性聚合物、氨基寡糖素、萝卜硫素、生物表面活性剂、木芙蓉叶提取物、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的复方提取物以及垂盆草浸提物扩大了本专利技术防霉抗菌剂的抗菌范围,具有非常强的抗菌效率。使用本专利技术新型防霉抗菌剂经浸渍或浸轧后整理所制得的织物,具有防臭、防腐蚀等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高,经30次洗涤抑菌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保护人体健康,提高衣物的穿着性能。同时测试抗菌整理后样品的尺寸稳定性、色牢度等指标与整理前的样品比较,均在±5%以内。与其他防霉抗菌剂及整理工艺相比,处理工艺没有污染,符合健康环保的要求,适宜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20份,水溶性聚合物8份,羟烷基壳聚糖13份,氨基寡糖素12份,萝卜硫素10份,生物表面活性剂8份,木芙蓉叶提取物10份,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的复方提取物12份,垂盆草浸提液8份,水25份。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复配物,其中,所述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5∶4。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海藻糖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10~30份,水溶性聚合物6~10份,羟烷基壳聚糖10~15份,氨基寡糖素10~15份,萝卜硫素8~12份,生物表面活性剂6~10份,木芙蓉叶提取物8~12份,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的复方提取物10~15份,垂盆草浸提物6~10份,水40~5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10~30份,水溶性聚合物6~10份,羟烷基壳聚糖10~15份,氨基寡糖素10~15份,萝卜硫素8~12份,生物表面活性剂6~10份,木芙蓉叶提取物8~12份,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的复方提取物10~15份,垂盆草浸提物6~10份,水4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氨基甲基正丁基碘代炔丙酯20份,水溶性聚合物8份,羟烷基壳聚糖13份,氨基寡糖素12份,萝卜硫素10份,生物表面活性剂8份,木芙蓉叶提取物10份,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的复方提取物12份,垂盆草浸提液8份,水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复配物,其中,所述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2)∶(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选自鼠李糖脂、海藻糖脂、槐糖脂、纤维二糖脂和脂肽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提取物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青黛30~40%、南蛇藤40~50%和白茅根10~20%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青黛、南蛇藤和白茅根按比例混合,粉碎,微波水提,提取时间为30~40分钟,微波功率为600W,温度为50~75℃;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醇沉,真空抽滤,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龙有
申请(专利权)人:共青城兴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