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英果专利>正文

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5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包括紧固部,所述紧固部的顶部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夹持块,所述紧固部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中上部交叉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顶部均与夹持块中部通过转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下端均设有手握部,相邻所述手握部上设有调节机构。复位器的夹持部分别从微切口处置入骨折部位,放置在恰当的位置后,通过紧固部进行短暂紧固,再进行内固定的安装,有效解决了复位装置不易在微切口内置入和复位,导致复位困难,反复透视,步骤繁琐,从而影响手术时间,固定效果,影像学不满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长骨干骨折越来越高发,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为临床常见骨折现象,大多数采用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髓内固定和微创钢板内固定,虽然闭合复位固定是金标准,但是往往存在复位困难,手术时间长,医患辐射增加,增加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为了减少手术时间和更好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常需辅助微切口复位,由于常规手术入路和部分骨折所需复位方向不一致,以往的复位装置不易在微切口内置入和复位,迫切需要设计一种用于长骨干骨折的可拆装易置入型微创复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包括紧固部,所述紧固部的顶部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夹持块,所述紧固部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中上部交叉且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部(1),所述紧固部(1)的顶部设有夹持部(2),所述夹持部(2)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夹持块(3),所述紧固部(1)包括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中上部交叉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顶部均与夹持块(3)中部通过转动结构连接,所述转动结构两侧对称设有锁紧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下端均设有手握部(6),相邻所述手握部(6)上设有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部(1),所述紧固部(1)的顶部设有夹持部(2),所述夹持部(2)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夹持块(3),所述紧固部(1)包括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中上部交叉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顶部均与夹持块(3)中部通过转动结构连接,所述转动结构两侧对称设有锁紧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下端均设有手握部(6),相邻所述手握部(6)上设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顶部所在直线与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底部所在直线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中上部均设有多个固定孔(7),且通过螺钉插入到固定孔(7)中用螺母锁紧实现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7)至少有3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复位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果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杨英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