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1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包括:内镜套管,内镜套管的前端设有套管部切口;内镜套管的后端设有套管标记线;外环锯件为管件,外环锯件用于套设在内镜套管上,外环锯件与内镜套管为间隙配合;外环锯件的前端的端面上设有锯齿部;外环锯件的前端设有外环锯部切口;外环锯件的后端设有外环锯标记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脊柱内镜手术,尤其是腰椎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后路手术中实现精准化,可视化骨切割,进而完成椎间孔成型的操作,为手术的操作提供便利空间,由于具备了可视化切割技术,在高效的基础上实现操作的精准,同时对硬膜及神经根等重要人体组织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危险操作安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脊柱内镜手术中,需要切除部分骨质方可为手术建立一个相对宽敞自由的工作通道。尤其是在最常见的腰椎经椎间孔入路突出间盘髓核摘除术中,常常需要行椎间孔扩大成型术,简单来讲就是通过逐级环踞,骨锉或镜下磨钻等切除或磨除部分上关节突,从而去除其遮挡或对内镜改变角度的阻碍,进而完成更为复杂的手术操作。现有的椎间孔扩大成型技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传统的逐级环踞存在不可视化,成型目标区域不稳定,且随着直径的逐渐增大,神经及硬膜损伤风险增大的风险,尽管现在已有通过内镜或导航先定位一个骨针从而使环踞轴心固定的方法,但仍为非可视化技术;而采用镜下磨钻尽管安全、可视、精准,但存在效率低、费用高、需要额外配备磨钻主机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内镜下可视的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镜套管(100),所述内镜套管(100)的前端设有倾斜的套管部切口(110),所述套管部切口(110)相对于所述内镜套管(100)的轴向为倾斜设置;所述内镜套管(100)的后端设有套管标记线(120);所述套管标记线(120)的延长线通过所述套管部切口(110);外环锯件(200),所述外环锯件(200)为管件,所述外环锯件(200)用于套设在所述内镜套管(100)上,所述外环锯件(200)的内径等于所述内镜套管(100)的外径,所述外环锯件(200)与所述内镜套管(100)为间隙配合;所述外环锯件(200)的前端的端面上设有锯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镜套管(100),所述内镜套管(100)的前端设有倾斜的套管部切口(110),所述套管部切口(110)相对于所述内镜套管(100)的轴向为倾斜设置;所述内镜套管(100)的后端设有套管标记线(120);所述套管标记线(120)的延长线通过所述套管部切口(110);外环锯件(200),所述外环锯件(200)为管件,所述外环锯件(200)用于套设在所述内镜套管(100)上,所述外环锯件(200)的内径等于所述内镜套管(100)的外径,所述外环锯件(200)与所述内镜套管(100)为间隙配合;所述外环锯件(200)的前端的端面上设有锯齿部(210);所述外环锯件(200)的前端设有倾斜的外环锯部切口(220),所述外环锯部切口(220)相对于所述外环锯件(200)的轴向为倾斜设置;所述外环锯件(200)的后端设有外环锯标记线(230);所述外环锯标记线(230)的延长线通过与所述外环锯部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锯件(200)的后端设有把持柄(240),沿着所述把持柄(240)的外侧面的周向设有多个凹口(2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脊柱内镜手术的导向环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锯件(200)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根付勤贾长青梁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