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孔成型微创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38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间孔成型微创工具,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左侧设置有环锯管,所述环锯管的右端贯穿至套筒的右侧,所述环锯管的右端冲压有环齿,所述环锯管的左端焊接有把手,所述套筒内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筒、环锯管、环齿、把手、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环形滑槽、第二滑块、第二滑槽、限位块、限位圈、第三滑块、螺纹槽、调节螺栓、刻度线和测量杆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环锯切割深度无法精准掌控的问题,该环锯在使用时可通过对限位块进行固定来精准控制切割的深度,从而提高环锯可控性,也就提高了环锯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间孔成型微创工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椎间孔成型微创工具。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在椎间盘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微创工具,而环锯就是其中的一种,但现有的环锯在对软组织进行切割时,切割的深度难以控制,只能够凭借手感进行操作,从而容易造成失误,而损伤神经脊髓,从而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椎间孔成型微创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椎间孔成型微创工具,具备切割深度可精准控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环锯切割深度无法精准掌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椎间孔成型微创工具,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左侧设置有环锯管,所述环锯管的右端贯穿至套筒的右侧,所述环锯管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间孔成型微创工具,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左侧设置有环锯管(2),所述环锯管(2)的右端贯穿至套筒(1)的右侧,所述环锯管(2)的右端冲压有环齿(3),所述环锯管(2)的左端焊接有把手(4),所述套筒(1)内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所述环锯管(2)的表面并位于套筒(1)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7),所述环形滑槽(7)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的另一侧与第一滑块(6)焊接,所述套筒(1)内表面的后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孔成型微创工具,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左侧设置有环锯管(2),所述环锯管(2)的右端贯穿至套筒(1)的右侧,所述环锯管(2)的右端冲压有环齿(3),所述环锯管(2)的左端焊接有把手(4),所述套筒(1)内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所述环锯管(2)的表面并位于套筒(1)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7),所述环形滑槽(7)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的另一侧与第一滑块(6)焊接,所述套筒(1)内表面的后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2),所述环锯管(2)的表面并位于环形滑槽(7)的右侧套接有限位圈(11),所述套筒(1)的内表面并位于环锯管(2)的后侧设置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三滑块(12)焊接,所述限位块(10)的背面并位于两个第三滑块(12)之间冲压有螺纹槽(13),所述套筒(1)的背面设置有调节螺栓(14),所述调节螺栓(14)的螺纹端贯穿至套筒(1)的内表面并与螺纹槽(13)的内部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