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蝶鞍内压监测探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神经外科用蝶鞍内压监测探头。
技术介绍
国外蝶鞍内压监测为器械打开鞍底后,然后置入探头,这样会因肉眼无法察觉蝶鞍内容物微量流出影响测量结果,颅内压的动态变化是了解脑室外引流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连续准备的进行颅内压监控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人体的颅内压需要保持在一定数值内,过高或过低则会感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生命体征改变等。人体发生脑外伤或脑内病变时,颅内积血或积液,常伴有颅内压偏离正常,进而需要引流以缓解症状。临床颅内引流时如需进行颅压检测,传统治疗方法只能采用二次置管,其一管为引流功能,一管为监测功能。这样一来不仅医护人员操作繁琐,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且多处开口也更容易发生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神经外科蝶鞍内压监测探头,有效地解决了蝶鞍区的穿刺、内压监测、引流分次进行,二次置管给患者带来伤害,医务人员工作量繁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神经外科用蝶鞍内压监测探头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蝶鞍内压监测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收集装置(1),所述引流收集装置(1)底部通过第一导管(2)依次设置有第一引流控制开关(3)、单向阀(4)、手托板(5);所述手托板(5)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6),所述手托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54),所述伸缩装置(54)下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长杆(22)、第二长杆(23)、第三长杆(24),所述第一长杆(22)、第二长杆(23)、第三长杆(24)下部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固定管(37)、穿刺针头(36)、引流探头(35),所述伸缩装置(54)顶端通过软管和所述第一导管(2)、第二导管(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蝶鞍内压监测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收集装置(1),所述引流收集装置(1)底部通过第一导管(2)依次设置有第一引流控制开关(3)、单向阀(4)、手托板(5);所述手托板(5)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6),所述手托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54),所述伸缩装置(54)下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长杆(22)、第二长杆(23)、第三长杆(24),所述第一长杆(22)、第二长杆(23)、第三长杆(24)下部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固定管(37)、穿刺针头(36)、引流探头(35),所述伸缩装置(54)顶端通过软管和所述第一导管(2)、第二导管(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54)底端固定连接有空心的套筒(10),所述套筒(10)底端为锥形,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管(37)、穿刺针头(36)、引流探头(35)位于所述套筒(10)底端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鞍内压监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54)包括和所述手托板(5)固定连接的第一圆盘(9),所述第一圆盘(9)底端设置有三个大小相同的圆孔(57),所述第一圆盘(9)侧端开有三个方槽(15),所述方槽(15)均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连杆(18),所述连杆(18)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连杆(18)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动柱(28)、第二按动柱(17)、第三按动柱(16),所述第一按动柱(28)、第三按动柱(16)顶端分别通过软管和所述第一导管(2)和第二导管(6)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鞍内压监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9)底端和所述套筒(10)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0)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55),所述第二圆盘(55)顶端开有三个大小相同的、贯穿的第一圆孔(42)、第二圆孔(43)、第三圆孔(44),与所述第一圆孔(42)、第二圆孔(43)、第三圆孔(44)分别固定连接有大小相同的、中空的第一固定杆(25)、第二固定杆(26)、第三固定杆(27),所述第一固定杆(25)、第二固定杆(26)、第三固定杆(27)上部内壁均设置有四个形状相同的、分布均匀的长键槽(39),所述长键槽(39)底端间隙内均向上开有短键槽(41),所述长键槽(39)和短键槽(41)底端右侧均开有形状相同的斜槽(4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蝶鞍内压监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动柱(28)、第二按动柱(17)、第三按动柱(16)下部侧面分别设置有四个大小相同、分布均匀的键块(29),所述键块(29)滑动连接于所述的长键槽(39)内,所述第一按动柱(28)、第二按动柱(17)、第三按动柱(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