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自动送给养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080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6
一种多层自动送给养蚕装置,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整体由自动行驶小车、装料机构、升降机构及卸料机构组成,其结构新颖,将桑叶置于料斗中,在震动单元作用下,桑叶均匀散落在翻转百叶的不可翻转区域,在震动布料机的作用下,桑叶均匀移送至翻转百叶的可翻转区域,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实现翻转百叶翻转,料斗进行升降移动,与震动布料机的升降相互配合,最终实现自动养蚕机桑叶的自动投送,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清晰,可代替人工实现了桑叶自动投送,可实现多层、左右两侧同时给蚕投送桑叶,能实现多环境、全天候工作,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极大降低企业人工投入的成本,扩大养蚕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自动送给养蚕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设备
,涉及一种养蚕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层自动送给养蚕装置。
技术介绍
蚕桑养殖与生产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一直以来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蚕桑生产恢复时期以及70年代至80年代的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蚕桑产业主要以手工作业为主,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大大制约了蚕桑养殖的规模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也在积极研发和引进国外蚕桑养殖的相关机械,但成本较高,机械也较为笨重,且大多集中在桑叶采摘、除虫和喷洒农药方面,而对自动化桑叶喂蚕相关机械的研究较少。急需解决蚕桑产业发展中桑叶自动喂蚕问题,来提升整个产业的机械化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企业大规模养蚕时,人工劳动力需求大,且人工劳作耗时耗力,导致养蚕效率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效益与市场竞争等不足,提出一种多层自动送给养蚕装置,可实现自动化、多方位、多层次、多环境下能桑叶的自动送给,可以极大的提高养蚕的效益,降低人工成本,实现养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自动送给养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自动行驶小车(100)、装料机构(200)、升降机构(300)及卸料机构(400)组成;所述装料机构(200)、升降机构(300)和卸料机构(400)均通过底板(301)固定设置在所述自动行驶小车(100)的上方;/n所述装料机构(200)由料斗(201)和震动单元(202)连接构成,所述料斗(201)与震动单元(202)固定连接;/n所述升降机构(300)由底板(301)、竖直架(302)、轨道(303)、滑块(304)、连接板(305)、传动丝杆(306)、传动丝杆副(307)、轴承(308)、第一驱动电机(309)连接组成;所述底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自动送给养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自动行驶小车(100)、装料机构(200)、升降机构(300)及卸料机构(400)组成;所述装料机构(200)、升降机构(300)和卸料机构(400)均通过底板(301)固定设置在所述自动行驶小车(100)的上方;
所述装料机构(200)由料斗(201)和震动单元(202)连接构成,所述料斗(201)与震动单元(202)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300)由底板(301)、竖直架(302)、轨道(303)、滑块(304)、连接板(305)、传动丝杆(306)、传动丝杆副(307)、轴承(308)、第一驱动电机(309)连接组成;所述底板(301)与自动行驶小车(100)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架(302)与底板(30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306)上端通过轴承(308)与竖直架(302)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杆(306)下端通过轴承(308)与底板(301)转动连接,所述轨道(303)与竖直架(30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04)与连接板(30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副(307)与连接板(30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9)通过联轴器与传动丝杆(306)转动连接,所述料斗(201)与所述升降机构(300)中的连接板(305)固定连接;
所述卸料机构(400)由震动布料机(401)、翻转百叶(402)、第二电机(403)和线筒(404)连接组成;所述震动布料机(401)下端与自动行驶小车(100)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百叶(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文王中流缪宏张燕军李福东刘思幸朱林戴敏高吉成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