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装置及设有其的吸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04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设有其的吸尘器,旋风分离装置包括进气通道、第一分离通道、第二分离通道以及排气通道,第一分离通道、第二分离通道、排气通道以及进气通道由外向内依次同轴设置,进气通道、且第一分离通道、第二分离通道以及排气通道依次首尾连通,进气通道未连接第一分离通道的一端连通外界环境,排气通道未连接第二分离通道的一端连通外界环境。上述旋风分离装置,进入旋风分离装置的气流经过第一分离通道与第二分离通道两次分离,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而且,由于第一分离通道与第二分离通道同轴设置且首尾连通,因此该旋风分离装置的结构简洁紧凑,所以在吸尘器内部占用的空间较小,进而利于吸尘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风分离装置及设有其的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设有其的吸尘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吸尘器作为一种可收集灰尘与小型垃圾的清洁设备,为家居清洁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目前的吸尘器中,旋风式分离装置由于其良好的分离效果,已经取代了尘袋式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灰尘。具体地,被吸尘器吸入的带有灰尘的气流在旋风分离装置中流动,灰尘在重力及离心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向下沉积至旋风式分离装置的集尘室中,而不带有灰尘的清洁气流则从旋风式分离装置中流出,最后重新回到外界环境中。然而,一部分的旋风式分离装置采用一级旋风分离技术,因而存在一部分灰尘难以从气流中分离,导致灰尘分离效果较差。而另一部分旋风式分离装置采用了二级旋风分离技术分离灰尘,由于灰尘与气流经过两次分离,因此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目前的二级旋风分离技术普遍需要较大的空间实现,因此采用该技术的旋风式分离装置的体积也较大,进而增大了旋风式分离装置在吸尘器内部的空间占用,不利于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包括进气通道(216)、第一分离通道(61)、第二分离通道(25)以及排气通道(412),所述第一分离通道(61)、所述第二分离通道(25)、所述排气通道(412)以及所述进气通道(216)由外向内依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通道(216)、且所述第一分离通道(61)、所述第二分离通道(25)以及所述排气通道(412)依次首尾连通,所述进气通道(216)未连接所述第一分离通道(61)的一端连通外界环境,所述排气通道(412)未连接所述第二分离通道(25)的一端连通外界环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包括进气通道(216)、第一分离通道(61)、第二分离通道(25)以及排气通道(412),所述第一分离通道(61)、所述第二分离通道(25)、所述排气通道(412)以及所述进气通道(216)由外向内依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通道(216)、且所述第一分离通道(61)、所述第二分离通道(25)以及所述排气通道(412)依次首尾连通,所述进气通道(216)未连接所述第一分离通道(61)的一端连通外界环境,所述排气通道(412)未连接所述第二分离通道(25)的一端连通外界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包括:
外旋风子(20),形成所述进气通道(216)及环绕所述进气通道(216)一端外的隔离腔;及
内旋风子(41),一端伸入所述隔离腔内以形成所述第二分离通道(25)与所述排气通道(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风子(20)包括外旋风子主体(21)及绕设于所述外旋风子主体(21)一端外的导流壁(23),所述外旋风子主体(21)内形成所述进气通道(216),所述导流壁(23)与所述外旋风子主体(21)之间形成所述隔离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风子主体(21)包括第一进风部(212)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部(212)一端的第二进风部(214),所述进气通道(216)自所述第一进风部(212)远离所述第二进风部(214)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进风部(214)远离所述第一进风部(212)一端,所述导流壁(23)自所述第二进风部(214)连接所述第一进风部(212)一端的边缘朝远离所述第二进风部(214)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导流壁(23)环绕所述第一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晖颜勇陈闪毅任敏李吉李锦坤黄月林黄雪珍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