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政本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03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5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包括干脚器外罩、风生成器系统、控制主板、感应器、电池、底架,还包括设置于底架下的移动组件、设置于底架上的声控组件、设置于底架上的若干个摄像头、设置于风生成器系统上的充电口、设置于底架外沿的收边圈、设置于收边圈内的若干个测距红外测距感应器、充电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声音指令使干脚器自动移动到所指令的位置干脚人员不用走动就可以使用,需要干脚时,脚可以不用触及干脚器,就可以干脚,避免了多人使用时产生的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式的声控移动干脚器,尤其是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洗脚后如果没有及时擦干脚上的水分,容易滋生细菌,产生脚气,特别是在南方的春天和夏天季节,滋生细菌更容易,使用擦脚布是一种最见的方法,擦脚布正常情况下不会每擦一次脚就清洗一次,多次后也是容易滋生细菌,甚至会出现多人使用同一块擦脚布的情况,以致于交叉感染,特别是已经有类似香港脚的人,多次反复使用同一块擦脚布,会使香港脚的病症更严重,如多人使用同一擦脚布的话,就会产生交叉感染,由此,需要一种不用擦脚布等类似物品使用就可以干脚的,并且多人使用不会产生交叉感染的设备,甚至需要干脚的人比较累不想移动或行动不方便时,能自动干脚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声控指令的自动移动的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为了达到以上有益效果,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包括干脚器外罩、风生成器系统、控制主板、感应器、电池、底架,还包括设置于底架下的移动组件、设置于底架上的声控组件、设置于底架上的若干个摄像头、设置于风生成器系统上的充电口、设置于底架外沿的收边圈、设置于收边圈内的若干个红外测距感应器、充电头。进一步,所述风生成器系统包括风机、分风器、上出风管、下出风管。进一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架和设置于移动架下方的四个自带电机全向轮。进一步,所述收边圈设置有若干测距红外感应孔。进一步,所述底架设置有感应器支架、摄像头支架。进一步,所述干脚器外罩设有进风网和长形出风口,以及包括外罩后盖。进一步,所述声控组件包括声音输入模块和比对数据模块。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声音指令干脚器自动移动到所指令的位置,干脚人员不用走动就可以使用,需要干脚时,脚可以不用触及干脚器,就可以干脚,避免了多人使用时产生的交叉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各组件关系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风机与分风器之间关系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本技术的结构图以实施例予以说明。以图1、图2、图3所示,移动架6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3下方,自带电机全向轮602通过螺丝固定在移动架6下方,电池7置于移动架6中的电池箱601中,控制主板9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3上,声控组件10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3前方台阶301中间,第一摄像头401和第二摄像头402置于声控组件10两边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底架3上,分风器202套在风机2的出风口上,风机2螺丝固定在风机固定座201上,风机固定座201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3前方上,上出风管203与下出风管204并列焊接在风管固定座205上,风管固定座205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3上,上出风管203和下出风管204的进风口与分风器202的出风口吻合,感应器支架11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3上,感应器12通过螺丝固定在感应器支架11上,摄像头支架404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架3上,第三摄像头403通过螺丝固定在摄像头支架404上,红外测距感应器8卡在底架收边圈5的红外测距感应孔51中,干脚器外罩1盖于底架3上,下出风管204的长形出风口与干脚器外罩1的长形出风口102吻合,外罩后盖104卡在干脚器外罩1后部,于上出风管203和底架3之间,第一摄像头401、第二摄像头402、第三摄像头403、红外测距感应器8、声控组件10、风机2、感应器12、自带电机全向轮602通过导线与控制主板9连接,控制主板9通过导线与电池8连接,电池8通过导线与充电口701连接,在控制主板9中预选设置好声音输入和比对数据,当声控组件10接收到外来声音时,并比对声音属于指令时,控制主板9指令自带电机全向轮602运行,干脚器通过声音指令向指令方向移动,并根据第一摄像头401、第二摄像头402、第三摄像头403和红外测距感应器8所反馈的信息进行修正方向,当移动到人体一定距离后自带电机全向轮602停止运行,使用干脚器人将需要风干的脚放到干脚器外罩1的长形出风口102上,脚处于长形出风口102与上出风管203的出风口之间,此时感应器12接受指令反馈到控制主板9,控制主板9指令风生成器系统中的风机2运行,风从干脚器外罩1中的进风网101进,经风机2上的分风器202分别从上出风管203和下出风管204吹出,对脚进行上下风干,脚风干之后离开干脚器,感应器12反馈到控制主板9,风机2停止运行,接到外来声音指令回到充电位置时,比对声音属于指令,控制主板9指令自带电机全向轮602运行,干脚器通过声音指令向指令方向移动,即回到充电位置充电,或在预设时间后,自带电机全向轮602自动运行,干脚器自动原路返回到充电头702位置并继续充电,或当电池的电量在少量时,比如低如30%时,干脚器自动运行到充电位置充电,保持足够电量,并等待下一次的声音指令。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所列方式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依据本技术实施的思想实施,以上所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案,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可能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包括干脚器外罩、风生成器系统、控制主板、感应器、电池、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底架下的移动组件、设置于底架上的声控组件、设置于底架上的若干个摄像头、设置于风生成器系统上的充电口、充电头、设置于底架外沿的收边圈、设置于收边圈内的若干个红外测距感应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包括干脚器外罩、风生成器系统、控制主板、感应器、电池、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底架下的移动组件、设置于底架上的声控组件、设置于底架上的若干个摄像头、设置于风生成器系统上的充电口、充电头、设置于底架外沿的收边圈、设置于收边圈内的若干个红外测距感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生成器系统包括风机、分风器、上出风管、下出风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声控移动干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带有电池箱的移动架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政本
申请(专利权)人:曾政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