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喷油电饼铛
本技术涉及电饼铛
,具体涉及一种可喷油电饼铛。
技术介绍
食油也称为“食用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由此可见,食用油是人们制作食品的重要材料之一。而电饼铛是一种新兴烹饪工具,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实现上下两面同时加热。人们在使用电饼铛制作食品时,根据食品制作工艺的需要,有时需要在食品的底部和顶部涂抹食用油。食品底部涂抹的食用油由于重力的作用会较长时间的存在,而涂抹在食品顶部的食用油由于重力的作用,却会瞬时就流到了食品底部,因此需要操作者不断的打开电饼铛,时常地在食品顶部涂抹食用油,如此操作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时常的打开电饼铛,使蒸汽流出,严重影响食品的制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喷油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喷油电饼铛,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铛体、下铛体和喷油装置;/n所述上铛体的上主体块和下铛体通过铰链连接;/n所述喷油装置安装在所述上铛体内;/n所述上铛体包括上罩、压块、软管、上主体块以及上热铛;所述上罩、压块、上主体块以及上热铛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螺接;/n所述喷油装置安装在压块上,所述上罩的顶部上开有圆孔以让喷油装置的顶部露出,喷油装置底部开有五个喷油孔,所述上热铛上开有五个喷油嘴,喷油装置底部的五个喷油孔分别与上热铛上的五个喷油嘴通过软管连接,上主体块上有开有圆孔以通过软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喷油电饼铛,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铛体、下铛体和喷油装置;
所述上铛体的上主体块和下铛体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喷油装置安装在所述上铛体内;
所述上铛体包括上罩、压块、软管、上主体块以及上热铛;所述上罩、压块、上主体块以及上热铛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螺接;
所述喷油装置安装在压块上,所述上罩的顶部上开有圆孔以让喷油装置的顶部露出,喷油装置底部开有五个喷油孔,所述上热铛上开有五个喷油嘴,喷油装置底部的五个喷油孔分别与上热铛上的五个喷油嘴通过软管连接,上主体块上有开有圆孔以通过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喷油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装置安装在压块上的结构为:所述压块的顶部开有圆孔,该圆孔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喷油装置的外壁上开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这样就让所述喷油装置与压块通过螺纹连接起来,在所述喷油装置的外壁上且处在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的位置处还套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喷油电饼铛,其特征在于,喷油装置包括油壶盖和油壶;
油壶包括中空的壶体,壶体的顶部连接有壶嘴,壶嘴为自下而上一体化连接的两个环柱体,处在上部的环柱体的外径要小于处在下部的环柱体的外径,两个环柱体的外壁上均开有外螺纹,处在下部的环柱体的外壁上的外螺纹与压块的顶部开有贯通式圆孔的内壁上的内螺纹相螺接,壶嘴与壶体的中空内部相通,壶嘴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处在上部的环柱体的外壁上的外螺纹与油壶盖的盖体的内壁上的内螺纹螺接,这样就实现了油壶盖和油壶通过螺纹连接,壶体的底部开有五个喷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喷油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壶盖包括打气筒、开关装置和盖体;所述盖体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
所述打气筒用于向油壶内打气,以升高油壶内的气体压力;
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是否喷油;
所述打气筒的筒体的外壁上开有外螺纹,所述盖体的顶壁上开有贯通孔一,所述贯通孔一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打气筒的筒体的外壁上开有的外螺纹与所述贯通孔一的内壁上开有的内螺纹相螺接,这样所述打气筒就通过螺纹安装在盖体上,在所述打气筒的外壁上且处在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的位置处还套有密封圈;
所述开关装置的套筒的外壁上开有外螺纹,所述盖体的顶壁上开有贯通孔二,所述贯通孔二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开关装置的套筒的外壁上开有的外螺纹与所述贯通孔二的内壁上开有的内螺纹相螺接,这样所述开关装置就通过螺纹安装在盖体上,在所述开关装置的外壁上且处在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的位置处还套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喷油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套筒、按钮、连杆和底盘;
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在设于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啸东,李作奇,王建农,付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