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98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包括充电桩、缠绕在所述充电桩内用于将充电桩中的电能输送至新能源汽车中的充电线、以及安装在所述充电线端头处用于同新能源汽车充电口连接的保护机构;该装置通过转动绕辊将缠绕在其上的充电线松下,借助出线孔将充电线从充电桩中拉出,同时,利用保护机构将充电线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连接进行充电,保护机构中的带电部分通过弹性组件隐藏在绝缘的保护壳内,只有在绝缘保护壳与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口完全对接使得绝缘保护壳不具有任何让位空间后,继续施力才会将绝缘保护壳中的带电体从绝缘保护壳中伸出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插口对接,防止裸露的带电体与人体或车体金属部分解除发生漏电触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纯电动汽车的可充电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这些电池可以提供纯电动汽车动力。与纯电动汽车密不可分的配套设施就是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目前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普通的家用电器的插头类似,具有接线柱,通过接线柱与汽车中的充电插口连接进行充电,但是裸露的接线柱在与金属车体或人体发生接触时,或在雨雪天气下导电极易发生触电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1)、缠绕在所述充电桩(1)内用于将充电桩(1)中的电能输送至新能源汽车中的充电线(9)、以及安装在所述充电线(9)端头处用于同新能源汽车充电口连接的保护机构;/n所述充电桩(1)内转动安装有用于缠绕所述充电线(9)的绕辊(6)、所述绕辊(6)的转动中心处通过输电线(5)电性连接安装在所述充电桩(1)内用于储存电力的电力箱(4);所述充电桩(1)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线(9)穿过的出线孔(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1)、缠绕在所述充电桩(1)内用于将充电桩(1)中的电能输送至新能源汽车中的充电线(9)、以及安装在所述充电线(9)端头处用于同新能源汽车充电口连接的保护机构;
所述充电桩(1)内转动安装有用于缠绕所述充电线(9)的绕辊(6)、所述绕辊(6)的转动中心处通过输电线(5)电性连接安装在所述充电桩(1)内用于储存电力的电力箱(4);所述充电桩(1)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线(9)穿过的出线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辊(6)通过传动件(7)连接安装在所述充电桩(1)内的马达(8),所述马达(8)电性连接所述电力箱(4),其中,所述马达(8)为输出端具有正反两向转动功能的伺服电机,所述传动件(7)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外壁上安装有供人工操作的操作面板(2),所述操作面板(2)电性连接所述主板(3),所述主板(3)信号连接所述电力箱(4)和所述马达(8);所述操作面板(2)为触摸式操作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用于保护导体不外露的绝缘保护壳(11)、滑动设置在所述绝缘保护壳(11)内并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9)的活动件(12)、以及用于弹性连接所述活动件(12)与所述绝缘保护壳(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水根贺腾娅叶智彪龚舰夏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