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行车的电驱动修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电驱动修理架。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出行的提倡,人们开始重新选择骑行作为出行方式,自行车在使用时不可避免的需要经历养护和修理。为便于自行车的养护和修理,公告号为CN202572360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自行车修理架,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垂直支柱、水平支架和多个支撑脚,所述水平支架一端设有用于夹持自行车的夹持机构,所述垂直支柱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第一支柱活动套接在第二支柱内,第二支柱上端设有用于夹紧第一支柱的第二夹紧机构,所述多个支撑脚与第二支柱铰接;所述水平支架与第一支柱上端活动连接,第一支柱上端设有用于夹紧水平支架的第一夹紧机构。上述方案中,通过伸缩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调节自行车的高度,从而为养护检修自行车提供便利,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当自行车装夹固定于夹持机构后,由于用户需要同时克服自行车和第一支柱的重量,方可对高度进行调节,存在装夹后调节不便的问题,因此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时,需要用户对高度要求进行预判,然后控制第一支柱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电驱动修理架,包括基座板(1)、安装于基座板(1)的空心底柱(2)、滑移连接于空心底柱(2)的第一升降柱(3),以及滑移连接于第一升降柱(3)的第二升降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底柱(2)内转动连接有梯形丝杠(5),所述梯形丝杠(5)包括螺纹下段(51)和螺纹上段(52),所述螺纹下段(51)和螺纹上段(52)的螺距比为2:1,所述第一升降柱(3)设置有与螺纹下段(51)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套(31),所述第二升降柱(4)设置有与螺纹上段(52)螺纹配合的第二螺套(41);/n所述空心底柱(2)设置有用于驱动梯形丝杠(5)旋转的伺服电机(53),所述空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电驱动修理架,包括基座板(1)、安装于基座板(1)的空心底柱(2)、滑移连接于空心底柱(2)的第一升降柱(3),以及滑移连接于第一升降柱(3)的第二升降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底柱(2)内转动连接有梯形丝杠(5),所述梯形丝杠(5)包括螺纹下段(51)和螺纹上段(52),所述螺纹下段(51)和螺纹上段(52)的螺距比为2:1,所述第一升降柱(3)设置有与螺纹下段(51)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套(31),所述第二升降柱(4)设置有与螺纹上段(52)螺纹配合的第二螺套(41);
所述空心底柱(2)设置有用于驱动梯形丝杠(5)旋转的伺服电机(53),所述空心底柱(2)设置有用于控制伺服电机(53)的控制系统(54);
所述第二升降柱(4)设置有挂架,所述挂架正视呈三点布局设置有三个水平挂杆(61),三个所述水平挂杆(61)分别与自行车三角架的三个内角抵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电驱动修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底柱(2)、第一升降柱(3)以及第二升降柱(4)均为矩形不锈钢管,所述空心底柱(2)顶端设置有摩擦套a(21),所述摩擦套a(21)的内壁与第一升降柱(3)贴合,所述第一升降柱(3)顶端设置有摩擦套b(22),所述摩擦套b(22)的内壁与第二升降柱(4)贴合;所述摩擦套a(21)和摩擦套b(22)均包括用于法兰固定于空心底柱(2)和第一升降柱(3)的不锈钢圈(23)、以及设置于不锈钢圈(23)内的石墨圈(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电驱动修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套(31)和第二螺套(41)外壁轨迹分别与第一升降柱(3)和第二升降柱(4)的外壁轨迹相同;所述第一升降柱(3)底端内翻有贴合圈(32),所述第一螺套(31)同时贴合于贴合圈(32)和第一升降柱(3)的下端面,并设置若干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螺套(41)以上述相同方式固定于第二升降柱(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电驱动修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53)和梯形丝杠(5)之间设置有蜗轮减速机(55)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电驱动修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54)包括人机接口、单片机系统、控制模块以及开关电源;所述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景荣,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华欣电子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