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罩及角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90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3
一种护罩及角磨,其将护罩设置为内、外两层,两层之间通过手柄连接。手柄的下端设置固定卡口,卡接在外层保护罩表面弧形槽内侧的卡接部,实现对内层护罩的固定。固定卡口脱离卡接的状态下,手柄可以相应的在所述弧形槽内滑动,带动内层保护罩相应的在外层保护罩下方旋转,调节护罩整体所覆盖的区域范围和覆盖角度,以便使用者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罩及角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罩及角磨。
技术介绍
现有角磨需要设置护罩以避免角磨切削金属或其他工件时,其切削而产生的碎屑飞溅造成伤害。但是,现有角磨的护罩角度固定,一般只覆盖角磨的部分刀盘在进行切割时,只能提供基础的防护,而无法适应加工工件和加工角度进行调整。现有角磨护罩的防护角度固定,一些加工作业角度下,反而会影响施工。此外,对于大功率角磨,由于其整体结构体积大重量重,因此较难握持。加工握持过程中容易脱力而造成松脱,影响加工精度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护罩及角磨,其能够调节护罩的防护角度,方便加工,并根据护罩角度设置额外的手柄,帮助维持角磨稳定。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护罩包括:角磨机身主体结构;驱动轴,设置在角磨机身主体结构的前端,能够旋转输出驱动力;刀盘,其中心固定孔卡接所述驱动轴的下端,由所述驱动轴驱动,进行对工件的切削作业;其还包括护罩,所述护罩设置在角磨的刀盘与角磨机身主体结构之间,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罩,包括:/n角磨机身主体结构(1);/n驱动轴(11),设置在角磨机身主体结构(1)的前端,能够旋转输出驱动力;/n刀盘(12),其中心固定孔卡接所述驱动轴(11)的下端,由所述驱动轴(11)驱动,进行对工件的切削作业;/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罩(3),所述护罩(3)设置在角磨的刀盘(12)与角磨机身主体结构(1)之间,包括:/n外层保护罩(31),为扇形结构,其内侧连接所述角磨的驱动轴(11),其外侧向所述角磨机身主体结构(1)的中部延伸,其中,所述外层保护罩(31)的外侧端部向下弯折,所述弯折包围由所述刀盘(12)的后部;所述外层保护罩(31)的中间沿周向还开设有弧形槽;/n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罩,包括:
角磨机身主体结构(1);
驱动轴(11),设置在角磨机身主体结构(1)的前端,能够旋转输出驱动力;
刀盘(12),其中心固定孔卡接所述驱动轴(11)的下端,由所述驱动轴(11)驱动,进行对工件的切削作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罩(3),所述护罩(3)设置在角磨的刀盘(12)与角磨机身主体结构(1)之间,包括:
外层保护罩(31),为扇形结构,其内侧连接所述角磨的驱动轴(11),其外侧向所述角磨机身主体结构(1)的中部延伸,其中,所述外层保护罩(31)的外侧端部向下弯折,所述弯折包围由所述刀盘(12)的后部;所述外层保护罩(31)的中间沿周向还开设有弧形槽;
内层保护罩(32),为扇形结构,其内侧连接所述角磨的驱动轴(11),其外侧平行于所述外层保护罩(31)同样设置有向下的弯折,所述弯折包围由所述刀盘(12)的后部,所述内层保护罩(32)设置在所述外层保护罩(31)与所述刀盘(12)之间,其中部还连接有辅助手柄(2);
所述辅助手柄(2)垂直于所述内层保护罩(32)向上穿过所述外层保护罩(31)的弧形槽突出于所述外层保护罩(31)设置;使用者能够握持所述辅助手柄(2),沿所述弧形槽推动所述辅助手柄(2)带动所述内层保护罩(32),调节所述内层保护罩(32)与所述外层保护罩(31)重叠的面积,调节所述护罩(3)覆盖所述刀盘(12)的面积和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手柄(2)的上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驱动轴(11)的方向延伸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高度接近于所述角磨机身主体结构(1)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保护罩(31)的上表面接近所述弧形槽内侧边缘的位置还设置有凸起(33);
所述辅助手柄(2)的下端还设置有固定卡口(21),所述固定卡口(21)向所述外层保护罩(31)的内侧延伸,其接近所述外层保护罩(3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向下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内壁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拼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