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理疗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90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理疗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理疗枕理疗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包括颈椎枕本体,所述颈椎枕本体上设置有内凹部和垫肩部,其中:所述内凹部设置在所述颈椎枕本体顶面的中部位置;所述垫肩部设置在所述颈椎枕本体的侧面上;所述颈椎枕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药包,所述药包设置在所述内凹部和所述垫肩部之间以形成用于支撑人体颈部的颈椎支撑部,所述颈椎支撑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凹部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垫肩部和内凹部相互配合,不易发生偏移,使符合颈椎正常生理弯曲度的自然牵引能够长久保持,再配合颈椎支撑部和药包,将自然牵引和药物理疗有效结合,理疗效果颇为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理疗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颈椎理疗枕。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头颈部往往会因为长期处于单一姿势位置而劳损或者因为不良姿势等原因造成颈椎的不适,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颈椎枕作为一种对颈椎健康起到呵护、保健作用的枕头,备受人们欢迎,传统的颈椎枕大多是根据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度通过自然牵引的方法来起到理疗颈椎的效果,但是传统的颈椎枕在使用过程中,人体长久仰卧往往会发生偏移,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并且传统的颈椎枕仅通过自然牵引的方法,理疗效果较差。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颈椎枕,该颈椎枕包括左侧枕、枕头本体和右侧枕,枕头本体的顶面包括上凸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第一曲面的高度大于第二曲面的高度,左侧枕和右侧枕的高度不小于第一曲面的高度,该颈椎枕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体头部枕靠在第二曲面上,人体颈部枕靠在第一曲面上。申请人对比现有技术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1.该颈椎枕仅通过自然牵引的方式,理疗效果较差。2.该颈椎枕在仰卧一段时间后,颈椎枕相对于人体颈部容易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理疗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理疗枕,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椎枕本体(1),所述颈椎枕本体(1)上设置有内凹部(2)和垫肩部(4),其中:/n所述内凹部(2)设置在所述颈椎枕本体(1)顶面的中部位置,所述颈椎枕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凹陷部(8),所述凹陷部(8)与所述内凹部(2)相对设置;/n所述垫肩部(4)设置在所述颈椎枕本体(1)的侧面上;/n所述颈椎枕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设置为环形空腔(11),所述环形空腔(11)相对于所述内凹部(2)环绕设置,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药包(6),所述药包(6)设置在所述内凹部(2)和所述垫肩部(4)之间以形成用于支撑人体颈部的颈椎支撑部(5),所述颈椎支撑部(5)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理疗枕,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椎枕本体(1),所述颈椎枕本体(1)上设置有内凹部(2)和垫肩部(4),其中:
所述内凹部(2)设置在所述颈椎枕本体(1)顶面的中部位置,所述颈椎枕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凹陷部(8),所述凹陷部(8)与所述内凹部(2)相对设置;
所述垫肩部(4)设置在所述颈椎枕本体(1)的侧面上;
所述颈椎枕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设置为环形空腔(11),所述环形空腔(11)相对于所述内凹部(2)环绕设置,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药包(6),所述药包(6)设置在所述内凹部(2)和所述垫肩部(4)之间以形成用于支撑人体颈部的颈椎支撑部(5),所述颈椎支撑部(5)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凹部(2)的高度;
所述颈椎枕本体(1)的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所述颈椎支撑部(5)设置在靠近所述等腰梯形长边的位置,所述颈椎枕本体(1)长边一侧的中部区段向外凸起,以使所述凸起两侧的位置形成两个凹弧面,两个所述凹弧面向下倾斜设置形成所述垫肩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幸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觅之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