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伟专利>正文

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76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安装使用在采暖供热管路中,既能散热取暖又能通过热交换获取热水洗浴。包括:固定在换热器上的供热进口接头和供热出口接头以及两支以上的供热管;两支供热管的一端通过连通管连通;供热管及连通管内装有螺旋形吸热管,螺旋形吸热管的两端头分别连接有自来水进水接头和自来水出水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可为一组、二组及以上;二组换热器之间通过导通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占用空间少,热能梯阶利用率高,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使用在采暖供热管路中,既能散热取暖又能通过热交换获取热水洗浴的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CN200520080431.X、技术名称为“管式换热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管式换热器,既能散热取暖又能通过热交换获取热水洗浴。包括供热进口、供热出口、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只及以上的供热管,供热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供热管内插入有吸热管;供热进口和供热出口连接在供热管上,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分别与吸热管的两端连通。所述的供热管为竖向设置或者为横向设置。供热管为圆管、扁管或椭圆管。所述的吸热管为回折形结构或者为螺旋形结构。申请号为CN200510043877.X、专利技术名称为“隔水式换热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隔水式换热器,安装使用在暖气供热管路上,通过热交换获取热水洗浴。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有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壳体内设计有隔水衬,隔水衬分为隔水衬套和隔水衬板两种结构。隔水衬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热介质进口换热室和热介质出口换热室,两换热室为相通的。热介质进口换热室和热介质出口换热室内分别设计有吸热管,两换热室内的吸热管为连通的。吸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热介质进口与热介质进口换热室连接,热介质出口与热介质出口换热室连接。申请号为CN200510042204.2,专利技术名称为“逆流式换热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逆流式换热器,既能取暖又能通过热交换获得洗浴热水。包括供热进口、供热出口、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还包括二支及二支以上的供热管。供热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供热管内插入有吸热管,吸热管可以为螺旋形结构。供热进口和供热出口连接在供热管上,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连接在供热管或连通管上,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分别与吸热管的两端连通。供热进口与供热管、连通管、供热出口构成供暖热水定向流动通道,与冷水进口、吸热管、热水出口构成的洗浴水定向流动通道方向总体上相反,构成逆流式换热结构。上述的换热器的缺点是供热管弯折成180度后,吸热管将插入不进供热管内,或两供热管之间连通后,把握好的180度U形弯吸热管在弧处切割断才能插入供热管内,或把吸热管切割成直管插入供热管内后,再用吸热管弯头跨穿过连通管逐一焊接成整体,这样供热管内,左右的螺旋形的吸热管连接时需要弯头焊接,易泄漏和浪费焊接材料。因此,结构不合理,制造工艺复杂,浪费焊接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造工艺简单,热能利用率高的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包括固定在换热器上的供热进口接头和供热出口接头,以及两支以上的供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供热管的一端通过连通管连通;供热管及连通管内装有螺旋形吸热管,螺旋形吸热管的两端头分别连接有自来水进水接头和自来水出水接头。根据所述的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供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件。根据所述的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供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固定有一隔水板。根据所述的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板固定在供热管与连接管的接口处。根据所述的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为一组、二组及以上;二组换热器之间通过导通管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逆流式换热结构,且结构合理,所以本专利技术换热效率高,节约能耗。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吸热管在供热管、连通管连接相邻供热管时转折处必须用弯头焊接跨过,吸热管跨入相邻连通管时必须用封头或联箱封盖才能形成交换腔体这一缺陷。本专利技术吸热盘管整体插入横向连通管和两竖立供热管内无需焊接,无泄漏,节省焊接材料,产品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体积小,占用空间少,热能梯阶利用率高,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连通管;2、供热管;3、吸热管;4、供热出口接头;5、自来水进水接头;6、支撑件;7、自来水出水接头;8、供热进口接头;9、隔水板;10、连接管;11、导通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在换热器上的供热进口接头8和供热出口接头4,以及两支供热管2;两支供热管2的下端通过连通管1连通;供热管2及连通管1内装有螺旋形吸热管3,螺旋形吸热管3的两端头分别连接有自来水进水接头5和自来水出水接头7。两支供热管2的上端连接有支撑件6。供热管接头4和8可互换使用、自来水管接头5和7可互换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如图2所示,两支供热管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内固定有一隔水板9。隔水板9可固定在供热管2与连接管10的接口处。本专利技术的多组换热器结构如图3所示,图3所示为二组换热器。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的二组换热器之间的上端通过导通管11连通,下端可固定连接有支撑件6。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制作工艺用直径为76毫米或89毫米不锈钢管一端切割成45度角,另一端切割成平口形成竖立的供热管2。再将一横管两端头切割成45度角,形成横向的连通管1,把盘握好试过压的180度螺旋吸热管插入横连通管内,然后再分别把两竖立的供热管45度角端向里插入,然后焊接。连接密封成U形弯,U形弯上端处用支撑件连接,目的是使本专利技术外观美观、坚固。供热进出口接头,自来水进出口接头于U形弯供热管端口处连接,形成逆流循环换热结构。本实施例中,螺旋形的吸热管3为一体的吸热管,不需另焊接。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制作工艺 用直径为76毫米或89毫米不锈钢管两端头切割成45度角,形成竖立的供热管2,两横向的管端头切割成45度角,形成下端的连通管和上端的横向连接管,把盘握好试过压的180度螺旋吸热管插入下端的横向的连通管1内,然后再分别把两竖立供热管2插入,连接密封成U形弯;然后在上端的连接管10与左端的供热管2在45度角接口处加贴隔水板,最后焊接成产品。供热进出口接头与自来水进出口接头连接于连接管端部,形成逆流循环式换热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包括固定在换热器上的供热进口接头(8)和供热出口接头(4),以及两支以上的供热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供热管(2)的一端通过连通管(1)连通;供热管(2)及连通管(1)内装有螺旋形吸热管(3),螺旋形吸热管(3)的两端头分别连接有自来水进水接头(5)和自来水出水接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供热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件(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供热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内固定有一隔水板(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板(9)固定在供热管(2)与连接管(10)的接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器为一组、二组及以上;二组换热器之间通过导通管(11)连通。全文摘要一种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安装使用在采暖供热管路中,既能散热取暖又能通过热交换获取热水洗浴。包括固定在换热器上的供热进口接头和供热出口接头以及两支以上的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流式螺旋形换热器,包括:固定在换热器上的供热进口接头(8)和供热出口接头(4),以及两支以上的供热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供热管(2)的一端通过连通管(1)连通;供热管(2)及连通管(1)内装有螺旋形吸热管(3),螺旋形吸热管(3)的两端头分别连接有自来水进水接头(5)和自来水出水接头(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