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厚发专利>正文

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73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安装在伞中棒的顶部,包括用于连接伞骨的环巢部,所述伞中棒的顶部侧壁开设若干通孔,所述环巢部底部中央设有内空腔,该内空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若干凸块;所述伞中棒插入环巢部底部的内空腔,该环巢部内壁上的凸块卡入伞中棒的侧壁通孔内从而将该环巢部与伞中棒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伞上巢的环巢部内开设内空腔以容纳伞中棒,并利用伞中棒的通孔与内空腔的凸块相互配合卡接代替打钉固接的传统方式,充分释放了被传统柱状体以及打钉所占的空间,缩短了伞具折叠后的长度,方便携带,且方便安装与拆卸,能够减少生产安装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部件,尤其涉及一种伞上巢的结构改进,适用于自动或手动的折叠伞上使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伞具中,如图1所示,安装在伞中棒顶部的上巢通常由用于连接伞骨的环巢部91以及沿该环巢部91底部向下延伸的柱状体92组成,其中,所述环巢部91沿周向设有一圈外凸台,该外凸台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凹位,该凹位具有可供伞骨端部上下活动的空间。伞中棒顶部与所述柱状体92套接并且通过打钉子95将中棒与上巢固定连接在一起。但现有的这种上巢结构应用于折叠伞、尤其是采用倒杆式中棒——即由管径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多根管件套接而成的中棒的折叠伞时,至少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伞中棒中管径最大的外管93与上巢的柱状体92固定连接,而管径较小的多根内管94在折叠时只能抵接于所述柱状体92的下方,由此外管93内柱状体92这段空间无法作为内管94折叠时的收藏空间,这使得伞具折叠后的长度仍较长,无法放入尺寸较小的小包内,携带起来不是很方便;二、伞中棒与上巢一般通过打钉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需要对上巢、伞中棒等部件进行打孔的同时另行用符合规格的钉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安装在伞中棒(2)的顶部,包括用于连接伞骨的环巢部(1);其特征在于:/n所述伞中棒(2)的顶部侧壁开设若干通孔(21),所述环巢部(1)底部中央设有内空腔(3),该内空腔(3)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通孔(21)相匹配的若干凸块(31),该凸块(31)的下端均具有一导滑斜面;/n所述伞中棒(2)插入环巢部(1)底部的内空腔(3)中,该环巢部(1)内壁上的凸块(31)卡入伞中棒(2)的侧壁通孔(21)内从而将该环巢部(1)与伞中棒(2)固定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安装在伞中棒(2)的顶部,包括用于连接伞骨的环巢部(1);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中棒(2)的顶部侧壁开设若干通孔(21),所述环巢部(1)底部中央设有内空腔(3),该内空腔(3)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通孔(21)相匹配的若干凸块(31),该凸块(31)的下端均具有一导滑斜面;
所述伞中棒(2)插入环巢部(1)底部的内空腔(3)中,该环巢部(1)内壁上的凸块(31)卡入伞中棒(2)的侧壁通孔(21)内从而将该环巢部(1)与伞中棒(2)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伞中棒(2)的顶部周沿设有沿其轴向伸出的若干突耳(22),所述内空腔(3)的顶部设有可供所述突耳嵌入的插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耳(22)位于伞中棒(2)侧壁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厚发
申请(专利权)人:吕厚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