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部件,尤其涉及一种伞上巢的结构改进,适用于自动或手动的折叠伞上使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伞具中,如图1所示,安装在伞中棒顶部的上巢通常由用于连接伞骨的环巢部91以及沿该环巢部91底部向下延伸的柱状体92组成,其中,所述环巢部91沿周向设有一圈外凸台,该外凸台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凹位,该凹位具有可供伞骨端部上下活动的空间。伞中棒顶部与所述柱状体92套接并且通过打钉子95将中棒与上巢固定连接在一起。但现有的这种上巢结构应用于折叠伞、尤其是采用倒杆式中棒——即由管径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多根管件套接而成的中棒的折叠伞时,至少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伞中棒中管径最大的外管93与上巢的柱状体92固定连接,而管径较小的多根内管94在折叠时只能抵接于所述柱状体92的下方,由此外管93内柱状体92这段空间无法作为内管94折叠时的收藏空间,这使得伞具折叠后的长度仍较长,无法放入尺寸较小的小包内,携带起来不是很方便;二、伞中棒与上巢一般通过打钉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需要对上巢、伞中棒等部件进行打孔的同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安装在伞中棒(2)的顶部,包括用于连接伞骨的环巢部(1);其特征在于:/n所述伞中棒(2)的顶部侧壁开设若干通孔(21),所述环巢部(1)底部中央设有内空腔(3),该内空腔(3)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通孔(21)相匹配的若干凸块(31),该凸块(31)的下端均具有一导滑斜面;/n所述伞中棒(2)插入环巢部(1)底部的内空腔(3)中,该环巢部(1)内壁上的凸块(31)卡入伞中棒(2)的侧壁通孔(21)内从而将该环巢部(1)与伞中棒(2)固定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安装在伞中棒(2)的顶部,包括用于连接伞骨的环巢部(1);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中棒(2)的顶部侧壁开设若干通孔(21),所述环巢部(1)底部中央设有内空腔(3),该内空腔(3)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通孔(21)相匹配的若干凸块(31),该凸块(31)的下端均具有一导滑斜面;
所述伞中棒(2)插入环巢部(1)底部的内空腔(3)中,该环巢部(1)内壁上的凸块(31)卡入伞中棒(2)的侧壁通孔(21)内从而将该环巢部(1)与伞中棒(2)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伞中棒(2)的顶部周沿设有沿其轴向伸出的若干突耳(22),所述内空腔(3)的顶部设有可供所述突耳嵌入的插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打钉的超短伞上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耳(22)位于伞中棒(2)侧壁所述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