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血装置及防回血输液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70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一种防回血装置,所公开的防回血装置包括止回腔、进液管、出液管、阻液板、通液孔、弹性瓣膜,其中止回腔的中部向外凸出为柱状,中部设置阻液板,阻液板上设有通液孔和瓣膜固定支架,弹性瓣膜固定于瓣膜固定支架覆盖所述通液孔,将所述止回腔分隔成为两个空气不流通的腔体,并随药液流出发生弹性形变而单向打开保证药液的正常流出,当压差消失时,弹性瓣膜可以及时恢复遮挡通液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防回血输液器,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防回血装置和防回血输液器,有效规避现有技术中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和风险,一方面减轻了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患者健康,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同时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有较大的应用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回血装置及防回血输液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回血装置及防回血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普遍使用输液方式是重力式输液,由于药液本身的重力作用,药液的液压高于人体静脉,保证药液输入进患者的血液中。然而,在输液过程中或药液输完或自停时,当液压小于静脉压时,若未及时关闭流速调节器或拔出针头,则将导致病人的静脉血回流到输液软管中,发生回血现象。一旦出现回血,轻则会惊吓到病人,造成病人的担忧和不安,重则会造成倒流到输液器内的血液凝固成块,若血块进入人体,则可能会出现血栓堵塞血管的情况,甚至发生严重医疗事故,危害人体健康。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致力于开发具有防回血功能的装置,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其中一种方案为:在滴斗中设置浮球或浮标等结构,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药液灌满滴斗,浮球浮起,药液顺着浮球或浮标与输液管的缝隙流下;停止输液时,浮球下沉,将其与输液管之间的缝隙堵住,使输液管中的药液处于失重状态,以此来达到防回血功能。如申请号为“200720186093.7”、“201120565710.0”等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回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回血装置包括止回腔(1)、进液管(2)、出液管(3)、阻液板(14)、通液孔(15)、弹性瓣膜(17),其中:/n所述止回腔(1)的中部(12)向外凸出为柱状,所述阻液板(14)设置在所述止回腔(1)的中部(12),其周缘与所述止回腔(1)内壁密封连接;/n所述阻液板(14)上设有通液孔(15)和瓣膜固定支架(16);/n瓣膜固定支架(16)上设有伸向通液孔方向的凸出固定位,所述弹性瓣膜(17)中心通过瓣膜固定支架(16)的凸出固定位固定于通液孔(15)的出液测;/n所述弹性瓣膜(17)采用医用弹性材料制成,面积大于通液孔面积,所述弹性瓣膜(17)完全遮挡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回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回血装置包括止回腔(1)、进液管(2)、出液管(3)、阻液板(14)、通液孔(15)、弹性瓣膜(17),其中:
所述止回腔(1)的中部(12)向外凸出为柱状,所述阻液板(14)设置在所述止回腔(1)的中部(12),其周缘与所述止回腔(1)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阻液板(14)上设有通液孔(15)和瓣膜固定支架(16);
瓣膜固定支架(16)上设有伸向通液孔方向的凸出固定位,所述弹性瓣膜(17)中心通过瓣膜固定支架(16)的凸出固定位固定于通液孔(15)的出液测;
所述弹性瓣膜(17)采用医用弹性材料制成,面积大于通液孔面积,所述弹性瓣膜(17)完全遮挡所述通液孔(15)并将所述止回腔(1)分隔成为两个空气不流通的腔体,并随药液流出发生弹性形变而单向打开;
所述弹性瓣膜(17)中心厚边缘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瓣膜(17)的表面中心为球形弧面,边缘曲率逐渐增大,厚度逐渐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回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液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