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输液回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89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输液回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网板,所述网板将空腔分割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壳体一端设有与前腔连通的药液进入接头,另一端设有与后腔连通的药液流出接头;所述网板上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内设有使药液只能由前腔向后腔单向流通的单向瓣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当药液从壳体内的前腔向后腔流通时,单向瓣膜可正常打开,药液可正向无阻流通;当体内血管压力大于输液容器内的压力时,单向瓣膜能够将对应的镂空孔封闭,阻止回血,避免引发医患纠纷。

Anti transfu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输液回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输液的过程中防止血液回流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防输液回血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设计

技术介绍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器内的药液在重力作用下会持续流动,直至人体的静脉压与输液器中药物的重力平衡时药液才停止。但在临床输液治疗中,输液回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输液时液体已经完全输完,但输液针及输液器仍连接时,会容易出现血液回流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压力差导致的。由于此时输液针仍在血管内,如果体内血管压力大于输液器空瓶的压力,血液会顺着输液针流出到输液管,出现输液回血的现象。当出现输液回血时,病人通常会很恐慌,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家长更容易情绪激动,引发医患,另外,输液回血如果出现时间较长还存在形成血栓的可能,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已有相关的防回血输液装置,其主要的手段是采用浮球或浮标等结构,在输液过程中,浮球浮起,药液顺着浮球或浮标与输液管的缝隙流下;停止输液时,浮球下沉,将其与输液管之间的缝隙堵住,使输液管中的药液处于失重状态,以此来达到防回血功能。但是当药液处于失重后,由于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输液回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空腔(1a),所述空腔(1a)内设有网板(2),所述网板(2)将空腔(1a)分割为前腔(1a.1)和后腔(1a.2);所述壳体(1)一端设有与前腔(1a.1)连通的药液进入接头(3),另一端设有与后腔(1a.2)连通的药液流出接头(4);所述网板(2)上设有镂空孔(2a),所述镂空孔(2a)内设有使药液只能由前腔(1a.1)向后腔(1a.2)单向流通的单向瓣膜(5)。/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输液回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空腔(1a),所述空腔(1a)内设有网板(2),所述网板(2)将空腔(1a)分割为前腔(1a.1)和后腔(1a.2);所述壳体(1)一端设有与前腔(1a.1)连通的药液进入接头(3),另一端设有与后腔(1a.2)连通的药液流出接头(4);所述网板(2)上设有镂空孔(2a),所述镂空孔(2a)内设有使药液只能由前腔(1a.1)向后腔(1a.2)单向流通的单向瓣膜(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输液回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瓣膜(5)包括片状弹性膜片(5.1),所述片状弹性膜片(5.1)设置在后腔(1a.2)内,片状弹性膜片(5.1)的侧边连接在对应镂空孔(2a)流出端的侧边处,片状弹性膜片(5.1)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够完全覆盖与其对应的镂空孔(2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输液回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弹性膜片(5.1)采用高分子聚氨酯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输液回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瓣膜(5)包括锥形弹性膜片(5.2),锥形弹性膜片(5.2)设置在前腔(1a.1)内,锥形弹性膜片(5.2)的锥尖端插入对应的镂空孔(2a)中,锥形弹性膜片(5.2)的锥形侧壁上开设有切缝(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涛钱炜张林鞠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