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操控人工智能镇痛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770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程操控人工智能镇痛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端、病人操作端和医护操作端,病人操作端与医护操作端通过无线通信端进行信息交换;一个医护操作端可操控多个病人操作端,缓解麻醉科人员不足问题,且加入人工处理更加灵活,提高安全性,麻醉科医师可以远程对多个病人的情况进行跟进和监控、对镇痛泵进行远程操控,减少奔波,且迅速对病人镇痛泵问题进行处理,减少了病人等待时间和痛苦,同时也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镇痛泵运行情况,医护与病人之间通过语音或视频的方式实时沟通,更加多样化、人性化,定期对病人镇痛情况进行远程问卷反馈,方便调用,实现个体化镇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操控人工智能镇痛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操控人工智能镇痛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镇痛泵是一种可以持续输注液体的装置,并且能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稳定的浓度,以便用更少的药物,得到更好的镇痛治疗。通常允许病人自行按压以在持续输注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额外输注剂量,因此治疗更加个体化,符合疼痛感觉个体化差异大的特征,由于镇痛泵主要应用于术后急性镇痛和产妇分娩镇痛;并且镇痛泵中常添加阿片类强效镇痛药物,该药物剂量应用把握不当常可引起病人呼吸抑制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现国内绝大部分医院主要由麻醉专科医师负责全院镇痛泵的配制和管理。然而,现实中却由于全院带泵病人多且分散分布,术后不同时间段病人对镇痛需求也不一样,麻醉科人员配备不足及成本等因素实在无法每个外科科室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对病人镇痛泵进行个体化调控管理,全程唯一速度的持续泵注容易造成部分病人由于镇痛不足而出现剧烈疼痛情况、部分病人由于镇痛过度而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下肢麻木、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切实影响病人镇痛效果及舒适度感觉。另外,目前临床中使用的电子调控镇痛泵常常出现堵塞、电量不足等机械报警而暂停运行,目前临床中解决措施是由病房护士致电麻醉科医生,由麻醉医师到达病房后诊断镇痛泵机械报警原因进行处理再启动镇痛泵运行。从病人反映镇痛泵报警问题到护士打电话、再到麻醉医师到达病房,这期间可能数小时就过去了,而镇痛泵报警的处理有时仅需要重新启动即可解决问题。正是由于麻醉医师和病人/家属无法及时取得联系并提供可靠的远程指导,无疑增加病人忍受痛苦的时间,同时也增加麻醉医师管理镇痛泵的人力成本。专利201510203314.6介绍了一种实现智能输液的镇痛泵控制方法。通过设置镇静深度检测模块和/或呼吸频次检测模块和/或血氧检测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以及与其相连获取并判断监测信号的处理器,以处理器通过对检测模块反馈信息的判断及时评估异常信号并自动调控电机使镇痛泵停止工作或减慢输液速度以期降低镇痛泵药物输注过量引起的风险。该专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镇痛泵镇痛过度带来的恶性风险,但其仍缺乏专业麻醉医师对病人异常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安全性尚需关注。另外对于病人镇痛不足情况并无“作为”,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个体化镇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程操控人工智能镇痛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器监控死板,可自动处理能力差、麻醉科人员配备不足、病人个体化镇痛程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操控人工智能镇痛泵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端,还包括病人操作端和医护操作端,病人操作端与医护操作端通过无线通信端进行信息交换;病人操作端内设有第一显示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以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显示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第一信号发射模块连接,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无线通信端的信号,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向无线通信端发射信号,第一显示模块带有触屏功能,用于病人操作,实现人机交互,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对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发送到病人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将病人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发送来的数据处理后,通过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给其他端口;病人操作端内还设有自控镇痛泵模块、呼叫模块和通讯模块,自控镇痛泵模块、呼叫模块以及通讯模块均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自控镇痛泵模块还与镇痛泵连接,自控镇痛泵模块用于调控镇痛泵,可对病人和镇痛泵的简单问题自行进行处理,呼叫模块用于呼叫医护人员,通讯模块用于与医护人员通讯联系。一种方式,病人操作端还包括远程控制服务器模块,远程控制服务器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远程控制服务器模块用于配合医护人员远程操控。一种方式,病人操作端还包括定期问卷模块,定期问卷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定期问卷模块用于对病人情况定期进行收集。一种方式,医护操作端包括第二显示模块、第三控制模块、第三信号接收模块以及第三信号发射模块,第三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显示模块、第三信号接收模块、第三信号发射模块连接,第三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无线通信端的信号,第三信号发射模块向无线通信端发射信号,第二显示模块带有触屏功能,用于医护人员操作,实现人机交互,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对第三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发送到医护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将医护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发送来的数据处理后,通过第三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给其他端口。一种方式,医护操作端还包括远程控制客户端模块,远程控制客户端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远程控制客户端模块用于执行远程操控。一种方式,医护操作端还包括镇痛泵调控模块,镇痛泵调控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镇痛泵调控模块,用于医护人员调控镇痛泵。一种方式,医护操作端还包括控制台预警模块,控制台预警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控制台预警模块用于蜂鸣警示。一种方式,医护操作端还包括通讯对接模块,通讯对接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通讯对接模块用于与病人进行通讯联系。一种方式,医护操作端还包括数据反馈模块,数据反馈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数据反馈模块用于保存病人的问卷数据,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监控和跟进。一种方式,无线通信端包括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二信号发射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二信号发射模块连接,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病人操作端或医护操作端的信号,第二信号发射模块向病人操作端或医护操作端发射信号,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处理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并发送给第二信号发射模块进行发射。镇痛泵系统的工作方法是:S1、病人通过第一显示模块下达指令到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将指令处理后转发至病人操作端的其他模块;S2、激活呼叫模块、通讯模块中的一个模块时,被激活的模块发出信号,经过第一控制模块处理后,借由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发送至无线通信端,无线通信端转发至医护操作端内的控制台预警模块或通讯对接模块,实现蜂鸣报警或通讯对接,通讯对接时,通讯对接模块将信号经由第三控制模块转发至第二显示模块;S3、激活定期问卷模块时,定期问卷模块调出问卷数据,发送至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转发至第一显示模块,病人或其家属进行填写;填写完成后提交,第一显示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处理后,通过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发送至无线通信端,无线通信端转发至医护操作端内的数据反馈模块,信号经由第三控制模块转发至第二显示模块方便医护人员查看;S4、激活自控镇痛泵模块时,病人通过第一显示模块下达调控指令激活自控镇痛泵模块,自控镇痛泵模块将界面以信号的方式借由第一显示模块传送到第一控制模块,处理后经第一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操控人工智能镇痛泵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病人操作端和医护操作端,病人操作端与医护操作端通过无线通信端进行信息交换;/n病人操作端包括:/n第一显示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以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n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显示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第一信号发射模块连接,/n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无线通信端的信号,/n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向无线通信端发射信号,/n第一显示模块,带有触屏功能,用于病人操作,实现人机交互,/n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对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发送到病人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将病人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发送来的数据处理后,通过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给其他端口;/n病人操作端内还设有:/n自控镇痛泵模块、呼叫模块和通讯模块,/n自控镇痛泵模块、呼叫模块以及通讯模块均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n自控镇痛泵模块还与镇痛泵连接,/n自控镇痛泵模块,用于病人自主调控镇痛泵,/n呼叫模块,用于呼叫医护人员,/n通讯模块,用于与医护人员通讯联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操控人工智能镇痛泵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病人操作端和医护操作端,病人操作端与医护操作端通过无线通信端进行信息交换;
病人操作端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以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
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显示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第一信号发射模块连接,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无线通信端的信号,
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向无线通信端发射信号,
第一显示模块,带有触屏功能,用于病人操作,实现人机交互,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对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发送到病人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将病人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发送来的数据处理后,通过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给其他端口;
病人操作端内还设有:
自控镇痛泵模块、呼叫模块和通讯模块,
自控镇痛泵模块、呼叫模块以及通讯模块均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自控镇痛泵模块还与镇痛泵连接,
自控镇痛泵模块,用于病人自主调控镇痛泵,
呼叫模块,用于呼叫医护人员,
通讯模块,用于与医护人员通讯联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痛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病人操作端还包括远程控制服务器模块和定期问卷模块,
远程控制服务器模块、定期问卷模块均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远程控制服务器模块,用于配合医护人员远程操控;
定期问卷模块,用于对病人情况定期进行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痛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医护操作端包括第二显示模块、第三控制模块、第三信号接收模块以及第三信号发射模块,
第三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显示模块、第三信号接收模块、第三信号发射模块连接,
第三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无线通信端的信号,
第三信号发射模块,向无线通信端发射信号,
第二显示模块,带有触屏功能,用于医护人员操作,实现人机交互,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对第三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发送到医护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将医护操作端的其他模块发送来的数据处理后,通过第三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给其他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痛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医护操作端还包括远程控制客户端模块,
远程控制客户端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
远程控制客户端模块,用于执行远程操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痛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医护操作端还包括镇痛泵调控模块,
镇痛泵调控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
镇痛泵调控模块,用于医护人员调控镇痛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痛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医护操作端还包括控制台预警模块,
控制台预警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
控制台预警模块,用于蜂鸣警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痛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医护操作端还包括通讯对接模块和数据反馈模块,
通讯对接模块、数据反馈模块均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
通讯对接模块,用于与病人进行通讯联系;
数据反馈模块,用于保存病人的问卷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俊林云陈向东夏海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